初中物理《电功率》主题单元设计
《电功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电功率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章课程的设置是在学生知道了一些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功、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本章教材综合性较强,内容和课后习题中都要运用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还要涉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有关概念。
单元学习重点: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单元学习难点:正确利用电功和电功率解决有关问题。
本单元划分为三个专题:电功及焦耳定律;电功率;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预期学习成果:
1、小组完成一份“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报告单。
2. 小组完成一份“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报告单。
2、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和解决相关问题。
4、能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了解电能表的重要参数,会读数。
2.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4.区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会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的关系,理解焦耳定律。 2.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培养节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电功、电功率的学习,培养节能意识。
对应课标
1. 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2.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生活中如何计量消耗电能的多少?
2.家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一样吗,如何进行比较, 主题单元问题
设计 3.电功率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专题一: 电功 ( 2 课时)
专题二: 电功率 ( 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 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 1 课时)
专题一 电功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了解电能跟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2.了解电能表的重要参数,会读数。
3.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家庭中如何计量消耗电能的多少,
专题问题设计 2.家用电器可以分为哪几类,
3.电流经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进行探究,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火柴等等。
教学支撑环境:物理实验室
其他:记录用的纸、笔,学习活动评价量规表等
学习活动设计
一、电功的概念
活动1:讨论家庭中计量消耗电能的方法。
讨论如何通过电能表读出某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 活动2:交流电流做功时能量的转化,理解电功与消耗电能的关系。 二、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1:讨论电流经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2:小组交流整合猜想要素,提出探究的方案。
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评估整合最优方案。 活动3:学生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的热效应的相关因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实验展示,提出实验结论及观点。 三、电热的利与弊
活动4: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辩论电热的利与弊。 四、课堂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启发与感悟、疑问与困惑等层面对本节课进行回
顾总结。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知识的评价——电功的测量,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评价方法:现场过程性评价
评价要点 评价指标:(1)能够紧密联系生活交流电功的测量。
(2)能够积极猜想设计并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3)小组合作积极高效。
2.过程的评价——制定并使用学习活动评价量规
专题二 电功率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2.知道电功率的公式和单位。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电功率的大小是仪器的主要指标之一。
1.40W与10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有什么不同,
专题问题设计 2.可以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3.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其电功率一般不同,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电源、开关、导线、不同规格灯泡两只、电流表、电压表。 教学支撑环境:物理实验室
其他:记录用的纸、笔,学习活动评价量规表等
学习活动设计
一、认识电功率
活动1:家庭中各个房间需要不同的亮度,你会怎么选则提供的灯泡,为什么,
学生们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客厅、书房安装60W的灯泡;卧室、厕所里安装25W的灯泡。
活动2: 教师演示60W和25W灯泡正常工作情况。
问1:电灯泡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刚才实验看出60W的电灯泡比25W的更亮,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问2: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思考: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这表明相同时间内 60W的电灯泡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问3:可以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从刚才的比较中得出应该怎么来描述电功率呢,
学生阅读电功率部分,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请仔细观察教科书图7-2-2并思考讨论:
(1)该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2)看两小时电视要消耗多少电能,
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操作如下:(1)将小灯泡串联,保持电流相等,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2)将小灯泡并联,保持电压相等,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学生分组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表格,选择实验仪器,分小组进行实验。 三、课堂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启发与感悟、疑问与困惑等层面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知识的评价——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和根据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评价方法:现场过程评价评价
评价指标:(1)通过实例比较可以理解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评价要点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电压对于电功率的影响。
(3)小组合作积极,实验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2.过程的评价——制定并使用学习活动评价量规
灯泡的电功率 专题三
1课时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它的实际功率。
1. 观察用电器铭牌,你发现了什么,
专题问题设计 2.如果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它的电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
3.怎样测量出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 教学支撑环境:物理实验室
其他:记录用的纸、笔,学习活动评价量规表等
学习活动设计
一、灯泡的电功率
活动1:观察灯泡的铭牌标示,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观察桌面上的灯泡铭牌,你们发现了什么,
2.如果此灯泡两端加的电压小于220V,那么灯泡的电功率是25W吗,
交流后发表看法。
活动2:实验探究比较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
学生根据7-3-2手动组装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完成实验,填写下表:
实验次序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V 灯泡的亮度
1 等于2.5V
2 略大于2.5V
3 略小于2.5V
分析: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活动3.学生自学98业内容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 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2)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 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3)结合以上两点得出灯泡的亮度由 _______ 决定,并举例让学生判断。
(4)“220V 25W、3V 0.75W”这些字样我们还能知道什么,
归纳结论:电压与电功率的关系,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的电功率。
活动4.结合本节例题及常见电器设备的电功率,交流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电器和保护电器 二、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活动5: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画出实验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写出实验方案和详细步骤,说明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实验,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额
?交流总结测量额定功率的方法。
活动6:知识拓展:当加在白炽灯两端的电压与其额定电压相比变化不大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保持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不变。在用电高峰期,家庭电路的白炽灯要比正常时要暗一些。(1)请分析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一个标有“220V 40W”的白炽灯,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3)当加在这个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210V时,它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 三、课堂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启发与感悟、疑问与困惑等层面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知识的评价——理解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评价方法:现场过程性评价
评价要点 评价指标:(1) 能够通过交流,讨论理解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 能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组合作主动积极、高效,实验探究目的明确,操作正确。
2.过程的评价——制定并使用学习活动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