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5 08: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学习目标:
一、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掌握三民主义思想的具体含义
三、通过所给材料会评价三民主义思想(进步性、局限性)
创立兴中会,投身民主革命;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发动二次革命,捍卫共和制度;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
实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你知道孙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吗?1894年1905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24年1915年1917年发动护国运动,捍卫共和制度;发动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制度;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康有为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实践的失败。◆思考: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的探索结局如何?春愁难谴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北上联军八国众,
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
汉人惊破奴才梦。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对此孙中山有何想法?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口号,它号召和感动了无数人,成为法国革命的目标,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及代表了这种理想。孙中山把自己的三民主义等于这一口号。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思考:孙中山在海外流亡期间,学习了西方哪些理论? 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理论”,主张实行为一般国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政府拥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让五权分工合作,造就一个万能政府。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思考:
从这一宪法理论中,可以看出哪些是吸收西方民主政治,哪些是中国文化的影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孙中山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这显然是吸收了什么思想?儒家传统的大同思想1、思想渊源:② 中国的大同思想③ 进化论④ 单税社会主义⑤ 马克思《资本论》多元并且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和创新①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政治:鸦片战争后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
经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文化: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其它:众多救国方案的碰壁与幻灭
孙中山第一次转变(改良--革命)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2.产生背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中国大同思想单税社会主义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孙中山为同盟会
亲笔书写的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1905年8月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中华民国
国民一律平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问题: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
结果如何?①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②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③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革命成果被窃取失败实践: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问题: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思想(进步性、局限性)?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①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
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革命党人在其指导下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进步性:局限性: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没明确反帝要求,没有提出民族平等原则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决定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一战期间,民族资本“短暂春天” ,无产阶级壮大。帝国主义侵略;军阀割据;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孙中山第二次转变,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黄埔军校”、国共酝酿合作。◆ 背景:探究二: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经济:政治:思想: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①不反帝→反帝
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②与反帝反封建相结合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反帝明确化民权普遍化更关注民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思考:三大政策是什么?
你认为它与新三民主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探究三: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①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② 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③ 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④ 成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的纲领探究三: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 思考: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发展有何影响?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多角度看三民主义⑴ 从时代背景看,它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
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⑵ 从纲领内容看,它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推翻满清统治;
⑶ 从民生意识看,它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
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⑷ 从民主政治看,它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⑸ 从时代发展看,它与时俱进,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同样都是反对少数民族专制,二者有何区别?推翻元朝之后建立明朝,仍然是封建性质的专制政权,他实现的是政权的更替。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他实现的不仅是政权的更替,更是制度的更新。孙中山朱元璋★反思历史,缅怀先烈★我们今天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
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
斗争精神。
④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1、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
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D2、孙中山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 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D3、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C、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4、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其表现有:
① 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 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 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B5、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 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是:
A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相继失败 B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C、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D、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6、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节制资本A7、对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叙述全面的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C、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D、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8、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出现的事件有: ① 建立中国国民党 ② 召开国民党“一大”③ 第一次国共合作④ 国民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C9、孙中山遗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国民党“一大”宣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