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广东化学科考试说明样题
一、选择题
1、(了解:容易)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2、(了解:容易)镁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答案】B
3、(了解:容易)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3和O2互为同位素 B、O2比O3稳定
C、等体积O3和O2含有相同质子数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B
4、(了解:容易)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A、6 B、12 C、26 D、30
【答案】C
5、(了解:中等难度)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L 1mol·L—1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0.1mol 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 H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6.02×1023
【答案】D
6、(理解:中等难度)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 mL1 mol·L—1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
A、1 :2 :3 B、6 :3 :2 C、3 :1 :1 D、1 :1 :1
【答案】C
7、(理解:中等难度)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C
8、(理解:中等难度)R、W、X、Y、Z、Q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同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若R(OH)m 为强碱,则W(OH)n 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 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C
9、(了解:容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答案】D
10、(了解:容易)下列情况中,埋在地下的输油管道被腐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11、(了解:中等难度)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 H2O IO3— → I2 MnO4— → Mn2+ HNO2 →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2
【答案】B
12、(了解:中等难度)背景材料:①2004年夏季,特氟隆不粘锅事件引起公众关注;②2004年冬季,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③2005年初春,广东大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降雨;④2005年春末,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露事故。下列相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C、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D、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露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
【答案】CD
13、(理解:中等难度)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外压为1atm),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 H2Se B、HBr C、 AsH3 D、 GeH4
【答案】A
14、(理解:中等难度)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答案】D
15、(理解:中等偏易)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答案】BC
16、(理解:中等难度)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A、O3 + 2KI + H2O == 2KOH + I2 + O2
B、2CH3COOH + Ca(ClO)2 == 2HClO + Ca(CH3COO)2
C、I2 + 2NaClO3 == 2NaIO3 + Cl2
D、4HCl + MnO2 == MnCl2 + Cl2↑ + 2H2O
【答案】AD
17、(理解:中等难度)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Ni(s)+ 4CO(g)Ni(CO)4(g)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
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答案】B
18、(理解:中等偏易)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 + 2OH— == Cl— + ClO— + H2O
B、F2与NaOH溶液反应:F2 + 4OH— == 2F— + O2↑ + 2H2O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H+ + OH— == H2O
D、Na2SO3与稀HNO3反应:SO32— + 2H+ == SO2↑+ H2O
【答案】AC
19、(理解:中等难度)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答案】AC
20、(理解:中等偏易)关于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答案】B
21、(理解:中等难度)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答案】D
22、(理解:中等难度)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氢气、氧气时作阳极
【答案】AC
23、(理解:中等偏易)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判断
A 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工业合成氨反应 N2与H2合成NH3是一个放热反应 I对;Ⅱ对;有
B Cl2和SO2混合后可用于漂白纸浆 Cl2和SO2都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I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I对;Ⅱ对;无
D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I对;Ⅱ对;有
【答案】CD
24、(理解:中等难度)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 + LiMn2O4 == Li2Mn2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 + LiMn2O4 + e— == 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 + e— == Li
【答案】B
25、(理解:中等难度)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 + 3H2(g) 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
1、(理解:中等难度)(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答:
(2)要配制浓度约2mol·L—1NaOH溶液100mL,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答案】(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凡合理答案均可。(由题意知冰醋酸熔点16.6℃,因此当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时,自然想到升高温度让其熔化,方法多多:将其放置温度高于16.6℃的房间,或用热毛巾握持一会儿,或将其试剂浸入温水中。)(2)AD
2、(综合应用:中等难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 Na2SO4 + SO2↑+ 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如图配置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①溶液褪色 ②溶液褪色 ③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①NaSO3 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 固体变质 ②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理解:中等难度)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2)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第6页右上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
。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②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 。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 象是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
【答案】(1)(如图)
(2)①先开K1、再开K2,从K2处通入干燥的HCl气体,管口K1处有白雾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关闭K2,随即关闭K1。②产生白烟。石蜡油充满B管; A管中HCl混有空气、未使石蜡油两端液面相平。
4、(理解:中等难度)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角架
E、泥三角 F、洒精灯 G、烧杯 H、墨筒
(2)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答案】(1)BEF;(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3)D(4)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不会进一步氧化单质碘)。
5、(理解:中等难度)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⑴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CuSO4溶液CuSO4·5H2O……CuO
①步骤I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 。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 。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 ,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 。
⑵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 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
②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
。
【答案】⑴①称量、溶解、过滤;②既促进Fe3+转化为Fe(OH)3沉淀,又阻止Cu2+的水解;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且温度不超过100℃;加热均匀。
⑵①CuO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②量筒、水槽(或集气瓶)、秒表(计时器)、导管
6、(理解:中等偏易)在密闭容器中,由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可得到3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己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l 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mol。
(2)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XeF6(g)XeF4(g)+ F2(g),
其反应热△H 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Xe + 3 F2 === Xe F6 ;6 ;(2)>;随着温度的升高,Xe F6(g)Xe F4 (g) + F2 (g)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ΔH>0。(3) XeF6 、XeF4 、XeF2 、Xe 、F2
7、(综合应用:中等难度)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该Mg(OH)2的生产工艺如下:
⑴精制卤水中的MgCl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xClx·m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K~523K下水热处理8h,发生反应:
[Mg(OH)2-xClx·mH2O]==(1-)Mg(OH)2+MgCl2+mH2O
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水洗的目的是 。
⑶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
⑷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 △H1=+81.5kJ·mol-1
Al(OH)3(s)=Al2O3(s)+H2O(g); △H2=+87.7kJ·mol-1
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
原因是 。
⑸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 。
【答案】⑴2MgCl2+(2-x)Ca(OH) 2+2mH2O==2[Mg(OH)2-xClx ·mH2O]+(2-x)CaCl2
⑵除去MgCl2 、CaCl2 、Ca(OH)2 ⑶水热处理、表面处理。⑷①吸热(或“吸热分解”,或“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②Mg(OH)2;单位质量Mg(OH)2和Al(OH)3的热效应分别是:81.5kJ·mol-1/58g·mol-1=1.41 kJ·g-1、87.7kJ·mol-1/78g·mol-1=1.12 kJ·g-1 ;单位质量的Mg(OH)2吸热更多。⑸C ;分解物(氧化物)不燃烧、无毒害
8、(综合应用:中等偏难)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⑴Pb(NO3)2溶液中, 2(填“>”、“=”、“<”);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离子 Pb2+ Ca2+ Fe3+ Mn2+ Cl—
处理前浓度/(mg·L—1) 0.100 29.8 0.120 0.087 51.9
处理后浓度/(mg·L—1) 0.004 22.6 0.040 0.053 49.8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⑷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2EH(s)+Pb2+E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填代号)。
A、4~5 B、6~7 C、9~10 D、11~12
【答案】⑴> ;Pb2+与Cl—结合(反应),Pb2+浓度减少。⑵Pb2+、Pb(OH)+、H+ ;
Pb(OH)++OH—Pb(OH)2;⑶Fe3+ ;⑷B
9、(理解:中等难度)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制备TiO2和Ti的原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TiO2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加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因素,废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己知:①C (s) +O2 (g) = CO2 (g); △H = —393.5 kJ·mol—1
②2CO (g) + O2 (g) =2CO2 (g); △H = —566 kJ·mol—1
③TiO2(s) + 2Cl2 (g) =TiCl4(s) + O2(g);△H = +141 kJ·mol—1
则TiO2(g)+2Cl2(g)+2C(s) =TiCl4(s) + 2CO (g)的△H= __________。
反应TiCl4 +2Mg =2MgCl2 + 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将Fe3+ 还原为Fe2+ ;析出(或分离、或得到)FeSO4·7H2O;
(2) FeSO4·7H2O ;石灰(或碳酸钙、废碱)
(3) —80 kJ·mol—1;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10、(综合应用:中等偏难)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A、大于2 mol B、等于2 mol
C、小于2 mol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A、a<b B、a>b C、a=b D、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1-a) (2)3a (3)2 3-3a D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4)(5)B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11、(综合应用:中等难度)(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相对速率
(CH3)2C=CHCH3 10.4
CH3CH=CH2 2.03
CH2=CH2 1.00
CH2=CHBr 0.04
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C=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的关系: 。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CH3)2C=C(CH3) 2 B、CH3CH=CH CH3
C、CH2=CH2 D、CH2=CHCl
(3)烯烃与溴化氢、水加成时,产物有主次之分,例如:
CH2=CHCH3 + HBr → CH3CHBrCH3 + CH3CH2CH2Br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CH2=CH CH2CH3 + H2O CH3CH(OH)CH2CH3 + CH3CH2CH2 CH2 OH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下列框图中B、C、D都是相关反应中的主要产物(部分条件、试剂被省略),且化合物B中仅有4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种氢原子。
上述框图中,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填框图中序号),属于消去反应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主要产物,标明反应条件):_______ _______。
【答案】(1)① C=C上甲基(烷基)取代,有利于加成反应;② 甲基(烷基)越多,速率越大;③ C=C上溴(卤素)取代,不利于加成反应(2)D;(3)(CH3)3CBr;①②;③;CH2=C(CH3)2 + H2O (CH3)3COH
12、(综合应用:中等难度)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
⑴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造纸等的粘胶纤维[成分是(C6H10O5)m],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工艺简图如下:
近来,化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NMMO加工纤维素的新方法,产品“LyoceⅡ纤维”成分也是(C6H10O5)m。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可充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②与“LyoceⅡ纤维”工艺相比,粘胶纤维工艺中会产生含有 (只填非金属元素符号)的废物,并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③“LyoceⅡ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原因是 。
⑵“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的NMMO可按如下路线制备(反应条件均省略):
其中,化合物Ⅰ可三聚为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合物Ⅱ可使溴水褪色。
①化合物I也可聚合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②化合物Ⅱ与氧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③关于化合物Ⅲ、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都可发生酯化反应 B、Ⅲ可被氧化,Ⅳ不可被氧化
C、都溶于水 D、Ⅲ可与钠反应,Ⅳ不可与钠反应
E、Ⅲ是乙醇的同系物 F、Ⅲ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
④写出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⑴①NMMO ②Cl、S ③新工艺环境污染小,纤维素原料可再生
⑵① eq \o\ac(,-)CH=CH eq \o\ac(,-)n;② 2CH2=CH2+O22;③A、C、F;
④
13、(综合应用:中等难度)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已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此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结构简式 Br—CH2—CH2—CH(CH3)—CH2—Br
键线式 (环己烷) (环丁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环烷烃与 是同分异构体。
⑵从反应①~③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 (填名称)。
判断依据为 。
⑶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⑷写出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一种方法。试剂 ;现象与结论
。
【答案】⑴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烯烃”);⑵环丙烷;反应温度最低。⑶ +HBr→CH3CH2CH2CH2Br;⑷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是丙烯,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14、(综合应用:中等难度)下表是10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4 ⑩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金属性最强的
是 (填元素符号)
(2)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的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的元素是 (填表中编号)。
(3)表中10种元素两两组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写出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写出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4)元素⑥的氢氧化物水溶液与元素⑨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元素④的氢化物比其同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都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Ne K;(2)①⑦;(3)KCl、NaCl(合理答案均可);SiO2、SiC;
(4)2NaOH+Cl2==NaClO+NaCl+H2O;(5)元素④的氢化物为H2O,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需要消耗较多能量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所以其沸点较高
15、(综合应用:中等难度)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请填空: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B的晶体类型为 。
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
【答案】(1) +4(2)SiO2 原子晶体 SiO2+2CSi+2CO↑(3)CaSiO3 Na2SiO3
n
·
a
·
b
·
c
·
d
·
e
NH3
H2
0
t2
t1
t
带孔橡胶塞 锥形瓶 集气瓶 分液漏斗 导管 液体 固体
K1
K2
K3
K4
K5
A
C
B
石蜡油
温度/K
平
衡
体
系
的
分
压
/KPa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340
400
500
600
7000
800
900
1000
石灰乳
精制卤水
→ 合成 → 水热处理 → 过滤 → 水洗 → 表面处理 → 过滤水洗 → 干燥
1
0.8
0.6
0.4
0
4
6
8
10
12
14
2
1
3
4
5
pH
α
TiO2+ 、SO42-
H2TiO3
TiO2
FeSO4 ·7H2O
水浸
煅烧
浓H2SO4
353K
钛铁矿
Fe3+ 、Fe2+
TiO2+ 、SO42-
热过滤
滤渣(弃)
滤液
过滤
① Fe
② 冷却
TiO2 → TiCl4
Ti
Mg
800℃,Ar
C
A
D
B
① Br2,光照
②
H2O
⑤
③
④
纤维素
(原料)
纤维素黄原酸钠
(粘胶)
粘胶纤维
(产品)
1.NaOH
2.CS2
向稀HCl中挤出
NMMO浓溶液
蒸发浓缩
除杂
废纺丝浴液
纺丝
过滤
溶解
混合
洗涤
上油
干燥
打包
冷凝水
NMMO
纤维素(原料)
LyoceⅡ纤维
(产品)
I
Ⅱ
H2C—CH2
O
HOCH2CH2OH (Ⅲ)
HO—CH2CH2—O—CH2CH2—OH
(Ⅳ)
CH2CH2
CH2CH2
NH
O
CH2CH2
CH2CH2
NCH3
O
CH2CH2
CH2CH2
N
O
CH3
O
(NMMO)
H2
O2
H2O
NH3
CH3OH
H2O2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