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第1章第1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第1章第1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15 07: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方面
1.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识别生物分类的二歧分支图。
(二)能力方面
尝试使用一分为二、逐步对比排列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表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参与分类活动,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与教材“观察与思考”相关的图片、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新课导入 利用学生熟悉的超市、图书馆等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提问: 1.超市、图书馆中商品或书籍的摆放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要这么摆放? 2.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有没有根据颜色或包装分类的?为什么? 回答:商品和书籍没有根据它们的包装去分类,是因为包装是会变化的,不管是颜色还是样式都不是固定的,就不能用作分类的依据,所以根据商品的用途或书籍的内容进行分类。 提问:对多种多样的生物如何分类?依据什么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固定标准是什么?分类依据──生物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思考,尝试回答。 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创设新情境。
二.“按图索骥”──植物分类活动 利用教材中的第一个“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活动,先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回顾复习,包括种子结构、引导学生尝试完成分支图。 提问: 1.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F中的哪类植物? 2.上述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不同点? 3.这些不同点都描述了植物的哪些结构? 4.你认为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5.这些不同点可以归纳为哪方面的特征? 提问: 1.这样的特殊图表绘制得有什么特点? 2.图表线框里内容的表述有什么特点? 3.A、B、C、D、E、F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 二歧分支图根据生物特征的“有”或“无”,特征的“是”或“否”,一分为二,逐级分支。 回忆,思考,观察,回答。 分类方法──二歧分类法 一分为二,逐步对比排列 利用教材中的二歧式分支图,层层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的差异逐渐将它们分开,归入不同的类群当中。 ? ? ? 引发思考,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支图,了解其特点。
三.“尝试二歧分类”──动物分类活动 利用教材中的第二个“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运用刚学到的分类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动物类群知识,将教材提供的10种动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分类图解,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提问: 1.将图片中的10种动物分成两组,说出你的理由,每组里有哪些动物? 2.能否将这两组动物再进行分类,分别分成两组,理由是什么?每组有哪些动物? 3.依此法,你能用二歧分支图将这10种动物全部列入表中相应的位置吗? 4.你分类的依据仅仅是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吗? 思考,讨论,分析,回答,展示交流。 布置任务,尝试仿照前一个活动,应用二歧分支图进行生物分类。
四.课堂小结 提问: 不同小组完成的分支图是一样的吗?哪种正确?这说明什么? 通过二歧分类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尽管分支图呈现不同,但都依据生物特征的有或无,是或否,就能将多种生物彼此分开。所以说生物分类,图无定式,分有定法。 思考,回答,倾听。 总结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分类依据──生物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二)分类方法──二歧分类法
一分为二,逐步对比排列
检测案
1.在植物所有的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为_种子植物___,它又分为_被子植物___和__裸子植物___;另一类则是__孢子植物____植物,它又分为_藻类___植物、____苔藓___植物和___蕨类_ 植物。
2.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C )
①藻类 ②苔藓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蕨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3.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 √ )
4.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 ( √ )
5.给植物归类,并列举2-3种该类别动物或植物。
特征 类群名称 举例
2片子叶,网状叶脉
没有根、茎、叶
种子裸露,
有角质鳞片或甲
胎生哺乳

反思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