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一)
一、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黄沙( sā shā) 残( cán chán) 霞绿(lǜ lù)水
昔(xī jí)日 霏(fēi féi)霏 路转(zhuǎn zhuàn)溪桥忽见
二、选一选,填序号。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候。
C.行道迟迟 迟迟:问候。
D.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的样子。
2.《诗经·采薇》和《春夜喜雨》这两首诗都以( )为主。
A.抒情 B.叙事 C.写景
3.“明月别枝惊鹊”中“别”的意思是( )。
A.另外 B.飞离 C.区分 D.转动
三、词句综合运用。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霏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联想到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发生”中“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__________,用另一个读音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发生”的意思是( )[填序号:A.出现 B.发生事故 C.催发植物生长];这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社林”指_____________附近的树林;“见”读作__________,意思是( )[A.看见 B.会见C.出现];“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突破。
1.《诗经·采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季的景色。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李白被称为“诗仙”,他则被称“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_____代___________。“ 西江月”是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__。这首词吟咏的是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
五、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对下面诗句中的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春乃发生:竟然 B.野径云俱黑:田野间的小路,这里指整个田野
C.随风潜入夜: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D.晓看红湿处:指鲜艳湿润的花枝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直接赞美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感觉的一种)来写春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想象。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一个“喜”字,写景中处处流露出欣喜的心情。在“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也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里准能下一场透雨
B.前四句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她是那么懂事,有心,及时地静悄悄地滋润着万物
C.最后两句写了第二天清晨春雨之后诗人看到的美景:锦官城内到处是花团锦簇,鲜红欲滴
快乐小笔头
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列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请你用线连一连.
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a.春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夏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秋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冬
八、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桂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中有两个对偶句,它们是( )。(多选,填序号)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这些声音的作用是( )。(多选,填序号)
A.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B.衬托夜幕下的恐怖森严
C.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词的前4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中描写一场暴雨即将瓢泼而下时的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一种愉快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产生了这种境的原因是( )
A.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再加上丰收的繁荣景象使作者产生了愉快的心情
B.清新、欢跃、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稻花飘香等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使辛弃疾产生了愉快的心情
7.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
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8.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shā cán lǜ xī fēi zhuǎn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多音字、会认字的认读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对于多音字,首先要知道多音字的所有读音,然后结合语境,判断应该读哪个音。对于会认字,要注意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平舌音与翘舌音等。“沙”的读音要求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应读shā;“残”的读音要求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应读cán;“绿”是多音字,一般读lǜ,在“绿林、绿营、鸭绿江”中读lù;“昔”读xī,不能读成“吉”的音jí;“霏”读fēi,不要读成féi;“转”是多音字,在表示改换方向的意思时读 zhuǎn。 二、1.C 2.C 3.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语文知识的判断选择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先阅读选项内容,与自己积累的内容相对照,然后选择符合要求的正确序号填空。1.逐一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会发现C项中“迟迟”指“行路缓慢”,不是“很晚《诗经·采薇》中“杨柳依依”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春夜喜雨》写的是春天的雨景,所以都是写景;3.“别”是飞离的意思。
三、 1.雨雪纷飞的样子 示例:漫天飞舞 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蒙的冬天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综合理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先读诗句,再根据题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霏霏”的意思是雨雪纷飞;由此联想到的词语需要根据“霏霏”的意思来写,那种景象就是“漫天飞舞”;接下来写诗句的意思即可。
2.fā 示例:头发 C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综合理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先读诗句,再根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发生”中“发”读fā,另一个读音是fà,组词“头发”;“发生”是催发植物生长的意思;接下来写诗句的意思即可。
3.土地庙 xiàn C 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句综合理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先读诗句,再根据题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社林”中的“社”指土地庙,“林”指树林,“社林”指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见在这里同“现”,读作xiàn,意思是出现。弄明白句子中的字、词的意思,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容易了,这句诗的意思是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了。无论是填空还是选择,按要求解答即可。
四、1.春 冬 2.唐 杜甫 诗圣
3.宋 辛弃疾 词牌名 词的题目 田园风光 夏天的夜晚 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丰收之年 农村生活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然后回顾课文内容,最后作出相应的解答。1.《诗经·采薇》中“杨柳依依”写春天景色,“雨雪霏霏”写冬天景色。2.填空内容为文学常识,《春夜喜雨》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他被称为“诗圣”。3.前面四个空考查文学常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所作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后面几个空考查对词的理解,词吟咏的是田园风光,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五、1.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花重锦官城 2.A
3.拟人 这场春雨及时 4.视觉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5.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然后回顾课文内容,最后作出相应的解答。1.根据自己背诵的情况,补充缺少的诗句即可本题是考查对诗词中的词语理解,逐一阅读审核判断,发现A项中“乃”的意思是“就”,不是“竟然”。3.题中“知”字把“好雨”拟人化,用来赞美这场及时春雨。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作者看到的景象,也就是“视觉”,诗人想象的子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逐一审读备选项内容,诗句的后两句不是诗人看到的,而是诗人想象的内容,故选C。
六、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啊!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然后弄清楚要求练笔的切入点是什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的下片内容,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七、①—d ②—c ③-b ④—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时,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每句诗文所写的景物内容,然后判断出景物的季节。①中有“雪”是冬季,②中“九月初三”是秋天,③“白雨”表示夏季,④“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春天的景色。
八、1. A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阅读词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这是一道多选题,首先要知道对偶句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我们发现AC符合要求。
2.(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2)A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先说词中的声音,通过读词句,就可以逐一找出声音有蝉鸣、鹊啼、蛙叫、人声。写这些声音的作用很显然不是B,是AC。
3.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字的用法。首先明确“路转溪桥忽见中“见”同“现”,是“出现”的意思,然后理解备选项中“见”的意思,最后找出用法不同的是C。
4.明月 鹊 蝉 稻田 蛙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认真读词句,很容易找出前4句所描写的景物是明月、鹊、蝉、稻田、蛙。
5.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抓住雨”字,很好找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时的气象的句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6.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本词写的是晚上山前下起了雨,不是“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因此应选B。
7.(1)月初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这道题考查课外知识。这是一道拓展题,需要搜索自己积累的相关诗词句才能解答。(1)中明确填《鸟鸣涧》中的诗句,都是写“月”“鸟”的情景诗句;(2)中明确写《游山西村》中的诗句,都是写眼前景色突变的情景。
8.感受到作者闲适愉快的心境。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从作者夜行”知道他很“闲适”,从“说丰年”中可以感知他愉快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