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1-15 10:27:36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沪粤版 八年级上5.2 探究物质的密度1、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学习目标在生活中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这种说法对吗?新知导入难道一个小铁钉的质量会比一大块木头的质量还大吗? 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不能只看是什么材料,还要考虑它们的体积。可见,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提出问题: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①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②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_____________。可能成正比新知讲解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研究对象:
(2)讨论下面的问题
A、实验中应当选择哪些测量工具,测哪些物理量?
塑料块铁块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天平量筒形状规则刻度尺 B、实验部步骤有哪些?(1)取形规、体积不同的两木块,用天平测出质量,用刻度尺测出长宽高,然后算出体积,并求出质量与体积之比。
(2)取体积不同的两实心铁块,用天平测出质量,用刻度尺测出长宽高,然后算出体积,并求出质量与体积之比。
C、实验记录表格4、分析数据(1)比较1、2、3(或4、5、6)得:
①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②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是一个定值,它跟质量、体积无关。 结论:(2)比较1、4(或2、5)得:
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同。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结论: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三、密度
1、密度定义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2、密度的公式3、单位
单位: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
Kg/m3 、1g/cm3 1g/cm3=1×103kg/m3
单位的读法:
水的密度:1.0×103kg/m3
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
意义: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1)8.9×103kg/m3=_________g/cm3
(2)5.5g/cm3 =_____________kg/m3
(3)7.9×103kg/m3 = ________g/cm3单位的换算:8.95.5×1037.9例1:一块铝,它的质量是 0.675t,体积是 25dm3,求:⑴铝的密度为多少 kg/m3?合多少g/cm3?
(2)它表示什么意义? 已知: 求: 铝的密度 ρ.解: 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合2.7g/cm3.物理意义:1m3铝的质量是2.7×103kg m=0.675t=675KgV=250dm3=0.25m3例2:一物体的质量是0.5kg,体积为20cm3的密度为多少 kg/m3?已知:金冠的质量m=0.5kg=500g体积V=20cm3求:做成这种金冠的物质的密度ρ答:这种金冠的物质的密度为2.5×103 Kg/m3 通过探究,你认为“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故答案为:铁的密度大于木头.课堂练习1.由密度公式ρ= m/v可知 (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D、以上都不对C
2.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_______,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 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________。
不同改变3.一杯盐水,用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盐水(  )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B4、【娄底】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 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0.165、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明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钥匙的质量比铝钥匙的质量小
B.铜钥匙的质量比铝钥匙的质量大
C.铜钥匙的体积比铝钥匙的体积小
D.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D6、小亮做“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 g、178 g、356 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是________(填该数据的数字和它的单位)。
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70 cm3没有用放入铜块后水和铜块的总体积减去最初水的体积
1、【2017.辽阳】小刚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量糖水的密度
(1)小刚将天平放在 水平 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左零刻线拓展提高(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白糖倒入量筒中,待白糖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糖水的体积是_____cm3,配制糖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501.14×103(2)将质量为32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白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白糖的质量是_____ g;172、【2017. 濮阳】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刘同学分别选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电子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两物质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记录了数据如表. (1)分析表中的实验序号1、2、3、4(或5、6、7、8)实验中甲(或乙)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 1和5(或2和6,或3和7,或4和8) 实验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①对同种物质来水,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这个比值与质量和体积的值_________ .
②对于甲与乙两种不同物质来说,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无关不同的1、密度定义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2、密度的公式课堂总结密度定义公式单位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5页自我评价与作业1、2、3、4、5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4、经历密度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讨论、交流和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
经历建立密度概念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
难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正确理解密度的公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从鉴别物质说起
问题:1、如何辨别红墨水和蓝墨水?
2、如何辨别水和酒精
3、如何辨别两块体积、颜色相同的两金属块
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今天我们探究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
学生讨论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实验探究
1、提供;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铜块。让学生分别用手掂量一下,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用量筒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不相等。
3、提出问题: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提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1)、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A、你准备选取哪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B、实验中应当选择哪些测量工具,测哪些物理量?
C、实验部步骤有哪些?要收集哪些证据?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明确实验思路和做法
4、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5、分析与论证: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表格记录数据,并计算出每组数据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交流分析:(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清分析数据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2)、不同物质有什么相同点?(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不变),有什么不同点?(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三、密度
1、密度定义
从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有的特性,它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物理学中就把它定义为密度。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讨论:(1)、由密度的定义怎样计算密度?能否用公式表示?
(2)、怎样由密度的公式得出单位?
小结:ρ= m/V 单位: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单位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Kg/m3 、1g/cm3 1g/cm3=1×103kg/m3
(3)、单位的读法及换算:8.9×103kg/m3
3、练习:(1)、一块铁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这块铁的密度是多少?
学生讨论练习后教师评析:(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讲评)
已知:m=1.97t=1.97×103kg V=0.25m3 求:ρ
解:ρ=m/V=1.97×103kg/0.25m3=7.9×103kg/m3=7.9 g/cm3
(2)、一块铁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这块铁的密度是多少?
(2)、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多少千克?
巩固提升
1.由密度公式ρ= m/v可知 (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D、以上都不对
2.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
一般 ,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
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________。
3.一杯盐水,用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盐水(  )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4、【湘西】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娄底】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 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明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钥匙的质量比铝钥匙的质量小
B.铜钥匙的质量比铝钥匙的质量大
C.铜钥匙的体积比铝钥匙的体积小
D.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
6.【2017.辽阳】小刚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量糖水的密度
(1)小刚将天平放在 水平 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线 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质量为32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白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白糖的质量是 17 g;
(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白糖倒入量筒中,待白糖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糖水的体积是 50 cm3,配制糖水的密度是 1.14×103 kg/m3.
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
学生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了解密度的概念
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理解密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