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任务是学习演讲辞。演讲辞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鼓舞听众的情绪,唤起他们的共鸣。自古至今,无数伟人名家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演讲不计其数,或以思想启迪人,或以情感打动人,或以语言感染人,或以气势鼓舞人。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讲辞蕴涵了汹涌的激情,以磅礴的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融思想、情感、语言、气势为一体的演讲辞。
教学目标:
1、结合演说辞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2、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彩。 3、理解马丁?路德?金为之献身的事业的崇高意义,感受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品味演讲中和内容有机结合的精彩的语言艺术。 2、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背景,理解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阅读课文,查阅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经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
2、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本文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名人导入,呈现现实与历史的巨大落差,激发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知道这些著名的美国人?(PPT显示图片)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詹姆斯、加内特;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约翰逊、鲍威尔;世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政治家: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赖斯;著名艺人:迈克尔·杰克逊、威尔·史密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是黑人。而这些黑人在美国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要得益于一次运动和一个人,那就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马丁·路德·金。下面我们跟随马丁·路德·金的步伐,回到50多年前,感受《我有一个梦想》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必要的背景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背景资料:你知道这个著名演讲的导火索是什么吗?
明确:1955年12月1日,蒙马利哥市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冒犯了当地的法规而被判入狱。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希望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号召黑人要坚持斗争。最后终于迫使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
2. 怎样划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思路?
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 的决心与信念。
3.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什么样的梦想?
明确: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首先要争取正义和公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我们现在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指通过黑人民权运动,要还黑人以正义和公正。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实现正义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过斗争来实现的。)??其次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梦想的核心内容。)? 再次是终于自由的理想境界(“有了这个信念……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如果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自由的理想境界。)
三、品读语言。(设计意图: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概括观点和情感,能分析并解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语言是理解思想情感的抓手)
1、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说说划横线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恰切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解放黑奴宣言》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黑奴所带来的希望和鼓舞。
2、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说说划横线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明确:这里运用了排比,层层递进,感情强烈;“穷困的孤岛”比喻中有对比。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力的揭示了美国物质充裕,而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受到白人歧视的悲惨事实。
或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充裕的物质生活比喻为“海洋”,把贫困的物质生活比喻为海洋中的“孤岛”。把备受歧视不能被社会中掌握物质财富和权利的人所容纳的黑人比喻为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中“爽朗的秋天”和“酷暑”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氛围比喻为“爽朗的秋天”;把“黑人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比喻为“酷暑”。
或:“爽朗的秋天” 比喻黑人获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时代, “酷暑”比喻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的斗争精神和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
四、问题探究。(设计意图: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作为一篇为自由、平等和正义而呐喊的战斗宣言,它如何大量运用排比句式的?运用这样的句式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本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句法上善用排比是它的一大特点。如第2段开篇说明黑人现状时,一连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中有比喻,避免了呆板和单一,显得生气勃勃、绚丽多姿,具有强烈的动感和韵律性。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在回答种族分子对民权运动诘难“你们什么时侯才能满足”时,一连使用了5个“只要……,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的排比句式,既简练生动,又全面周到,显示出了演讲者清醒的头脑和表述功力。而在“我的梦想”处更是连用了6个“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由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了民权运动的终极目的——建立一个种族平等的美好社会。
排比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大力渲染了一种感人的气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五、运用拓展。(设计意图: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马丁·路德·金,你会怎样去演说这篇演讲辞?
1、播放马丁·路德·金现场演讲视频,给同学们一点启发。
2、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酝酿自己该怎么讲。
(学生登台演讲)
教师总结 演讲应该注意的方面: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语调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和力度,使现场观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要配合一定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
六、课堂总结。(设计意图:激情总结,与本文的情感气势相衔接,形成一个激情洋溢的主旋律)
本文感情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为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现美好的未来作结。全文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整篇演讲辞,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最后让我们共同祈祷:
砸碎种族隔离的镣铐,走出物质贫困的孤岛,
结束流亡痛苦的煎熬,兑现正义银行的支票,
攀登平等光明的大道,拥抱民主平等的美好。
让我们期待:
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能快乐的舞蹈,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充满欢笑,
让地球变成我们幸福的故土家园,让自由之声响彻在天涯海角!
七、作业布置(设计意图:读写结合)
阅读英文版《我有一个梦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马丁?路德?金
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逻辑性、针对性、思想性)
语言:整散结合 长短交错 工于修辞??
(鼓动性、情感性)
课件20张PPT。一、新课导入。我们所熟悉的黑人
背景资料
1955年12月1日,蒙马利哥市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冒犯了当地的法规而被判入狱。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号召黑人要坚持斗争。最后终于迫使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二、整体感知。 这篇演讲辞的中心是号召黑人为实现自由与平等、为争取公民权利而共同斗争。演讲者满怀信心地描述了自己对未来在平等的绿洲上创建生活的梦想,表露了自己坚信有朝一日必将获得自由的心声。(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下列问题(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消除种族歧视,实现理想的步伐。 三、问题讨论1.演讲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2.如何实现梦想?3.梦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本文响彻寰宇的原因有哪些?演讲的目的和原因: 目的:要求美国政府按照以前的承诺兑现诺言,让黑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应有的自由、权利和幸福。 原因:美国政府没有按宪法和独立宣言的规定兑现诺言,黑人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十分严重。实现梦想的方式:
作者反对以暴易暴,主张要团 结一切力量,并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同时,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我们的目标,决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梦想的含义:
在政治上,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在经济上,拥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权利和发展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被限制在贫民区。本文响彻寰宇的原因:
1、理想的崇高性和要求的正当性。
2、感情真挚,感天动地。
3、演讲的艺术性与说服力珠联璧合。 “三多”:多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多用修辞。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语言方面的特点: 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倍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他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这几句话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复几种修辞方法。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倍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排比的修辞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四、技法指导在写作中运用排比,可采取如下几种方式:[尝试运用]
请运用排比,以“和谐”为中心写一个片段。
参考答案:和谐是山间叮咚的泉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和谐是清晨第一缕阳光,冲破了黑暗和阴霾;和谐是一阵轻柔的海风,拂去萦绕在心头的烦忧和纷扰。有人渴望橄榄枝永久地摇曳在枝头,有人相信爱是人类力量的源泉,有人崇尚科技引领着人类的进步……然而和谐才是基础,它是摩天大厦最坚固的基石。五、布置作业阅读英文版《我有一个梦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