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一生物必修一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共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15 17: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ATP糖类脂肪糖原淀粉太阳光能能量来源1复习巩固需要合成酶需要水解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需能的各个部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能、化学能)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储存在ATP中储能放能2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发生场所:
分解底物:
生成物:
反应类型:
能量变化:一、细胞呼吸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择酵母菌的原因(见P91)生活细胞内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质,
蛋白质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氧化分解(生物氧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结构:单细胞,真核生物
营养:异养
生殖方式:只要出芽生殖
呼吸方式: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而且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所以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2)如何设置实验组呢?实验组
组A:有氧条件
组B:无氧条件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如何控制?(1)你觉得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什么,因变量又应该是什么?1、提出问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
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
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
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有氧和无氧产CO2的多少及酒精的有无温度、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量实验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步骤一:配制酵母菌培养液P92
设计实验步骤
A组B组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步骤二:A实验组(有氧情况下)设计实验步骤通气目的?目的?目的?进入A瓶的空气,先进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检测二氧化碳通入氧气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步骤二:B实验组(无氧情况下)
设计实验步骤
B瓶应封口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其目的何在?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二氧化碳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分析实验结果
变混浊/快无变化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有大量二氧化碳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无酒精有酒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1、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类型?
2、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无氧呼吸产生?
3、探究实验中,有氧条件下使用10%NaOH作用是什么?
4、如何检测CO2和酒精的生成?
5、要学会自主探究中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如变量的选取和设置、无关变量的控制等。主要场所:线粒体。
最常利用的物质:葡萄糖。㈠ 有氧呼吸⒈主要场所:
线粒体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有哪些适应有氧呼吸的结构?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现在请大家速览P93-94教材,注意以下有关问题:
1.第一阶段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是什么?
2.第二阶段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是什么?
3.第三阶段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是什么?
4. 哪个阶段释放出的能量最多?
C6H12O6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①(少量) C6H12O66CO2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②①C6H12O66CO212H2O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②①③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能量酶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细胞质基质主要是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丙酮酸CO2、[H]少量[H]、O2H2O大量线粒体基质对比213.总反应式:C6H12O6酶2C3H4O3+4【H】+能量(少量) 24【H】+6O2 12H2O+能量(大量) 酶2C3H4O3+6H2O 6CO2+20【H】+能量(少量) 酶1 6 6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能量(2870kJ)1161kJ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ATP(38moL)约40%酶⒋概念: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1 场所:2 条件:3 物质变化:4 能量变化:注意点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O2、酶有机物、O2、H2O→ CO2、H2O2870kj能量:1161kj能量存于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有氧呼吸① 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第几阶段?② 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用于第几阶段?③ 如果你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消耗了2摩尔
葡萄糖,那么有多少能量转移到了ATP中?第二第三 1161kj x 2 思考:④ 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① 产生CO2的阶段( )② 产生H2O的阶段(  )③ 氧气参与的阶段(  )
④ 产生ATP的阶段(   )
⑤ 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二三三三一、二、三26细胞呼吸产物中各元素的来源 ⒈什么叫无氧呼吸? 细胞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㈡ 无氧呼吸3、无氧呼吸的反应式陆生植物根细胞、苹果、酵母菌⑴ 酒精发酵(发酵用于微生物)㈡ 无氧呼吸1 2 2C6H12O6 2C3H6O3(乳酸)+ 能量(少量)酶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高等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⑵ 乳酸发酵㈡ 无氧呼吸1 场所:2 条件:3 物质变化:4 能量变化:注意点细胞质基质酶、缺氧或无氧有机物→不彻底氧化产物196.65能量:61.08kj能量存
于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O2、酶缺氧或无氧、酶H2O、CO2C2H5OH、CO2或C3H6O3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酶31(1)酵母菌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则吸收的O2量______放出的CO2量;
(2)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______收O2 ,但_____放出CO2;
(3)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O2量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 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于线粒体D一、细胞呼吸过程题公式:1
2
3变式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
均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A水+CO2 B酒精+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C丙酮酸D无反应ACO2和H2OD无反应ACO2和H2OACO2和H2OB酒精和CO2D无反应B酒精和CO2(4)加入荧光素,重复实验一、二,发光最强的是?实验一中的丙试管变式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
均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
(A水+CO2 B酒精+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酵母菌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O2量与放出的CO2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O2 ,但能放出CO2;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O2量 呼吸作用在最适
温度(25℃~35℃)
时最强; 2、氧气
在氧气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5%)保存 393、CO24、水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 (只对于有氧呼吸)如果是细胞内的自由水,在一定范围内随自由水的增加呼吸速率加快,然后基本稳定。如果是外界的水份过多,(植物)会使供氧量不足,有氧呼吸速率减慢40含水量呼吸速率呼吸速率41学会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反应物和产物来判断:
若消耗O2或产物中有水,一定是有氧呼吸;若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则为无氧呼吸。
2、根据CO2释放量和O2的消耗量来判断:
(1) CO2释放量=O2的消耗量=0时,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此时容器内体积不发生变化;
(2) O2的消耗量=0,CO2释放量≠0时,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容器内气体体积增大;42(3) CO2释放量=O2的消耗量,只进行有氧呼吸,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但若CO2被吸收则体积变小;
(4) CO2释放量>O2的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2种呼吸方式。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43低温贮存利用N2或CO2调节O2的浓度干燥后贮存农产品的贮存和保鲜有哪些方法44利用各种菌的呼吸类型和发酵各生产阶段对氧气的需要,控制通气的情况,以生产各种产品。45透气性好,细胞呼吸正常,并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46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系细胞呼吸对氧气的需要47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48人在剧烈运动时,以无氧呼吸为主,这时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积累在骨骼肌处,使人感到酸胀乏力;若进行慢跑,则以有氧呼吸供能,这时产生的是CO2和水不会产生酸胀乏力感。491、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四、呼吸作用的意义: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501、贮藏粮食为什么要低温、干燥?2、粮食蔬菜、水果为什么要 低温、低氧? 3、水稻的露、晒田,农作物的中耕松土有什么道理? 酶的活性、氧气透气水分、酶的活性细胞呼吸概念方式应用有氧呼吸氧气:透气或低氧充氮温度:低温窖藏水分:干燥贮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无氧呼吸总式: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共同点:
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能释放出能量。
不同点:
1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分解有机物 B 释放能量
C 需要酶催化 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D课堂练习 2 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只发生在(   )
 A 活细胞     B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C 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 气孔周围的细胞A543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D4 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B课堂练习555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
 A、20倍    B、19倍 
 C、6倍多   D、12.7个百分点B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 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C课堂练习56再见5758补充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物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就像是数学中的“集合”一样,只是一个基本概念。你可以理解为:试验组是指试验中进行探究的部分,对照组是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部分。通常情况下,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区分: 1 试验组的结果是之前不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而对照组是自己已知的,不用试验就知道的常识。 2 试验组是复杂的,有许多的变量,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而对照组是简单的,几乎没有任何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