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15 12: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初一生物
2018.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衣藻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酵母菌⑧眼虫
A.①⑤⑦⑧ B.①③④⑧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2.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需要营养 B.生物能繁殖 C.生物能呼吸 D.生物能生长
3.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可用来判断该小颗粒是生物的是( )
A.能移动 B.呈球形 C.体小且呈绿色 D.有细胞结构
4.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 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C.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 D.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可不记录
5.某研究小组要进行“某校同学是否吃早餐”的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可选择初一(1)班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个班不吃的人数多
B.可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来代表整体的状况
C.可先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汇总所有班级的数据
D.可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6.小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7.在科学探究中,当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进一步查找资料 B.作出新的假设
C.重新进行实验 D.修改实验数据
8.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北京动物园 B.北京动物园的一个池塘
C.北京动物园的所有植物 D.北京动物园的一片草地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0.下列现象中,主要是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是( )
A.植物根向地生长 B.杨树秋冬季落叶
C.朵朵葵花向太阳 D.莲藕的茎有管状小孔
1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
C.地衣将岩石风化为土壤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12.养花时,要给花浇水、施肥、松土、照射阳光,天冷了还要搬进室内,而且一个花盆中要栽种适量花卉,这体现了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温度 ⑤生存空间 ⑥水分
A.⑥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① D.⑥②③④⑤①
13.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蝗虫来说,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因素 B.农田中的其他蝗虫
C.农田中的蛇、微生物和其他蝗虫 D.农田中的作物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这句谚语的生物学含义是( )
A.表示出了一个生态系统
B.表明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
C.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间的关系
D.表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间吃与被吃的捕食关系
1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草原上的猫头鹰与兔子 B.蚁群中的兵蚁与蚁后
C.菜田中的白菜与菜青虫 D.森林中的杨树与桦树
16.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洋葱表皮必须薄而透明,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做装片 B.不易污染显微镜 C.能让光线透过 D.易于染色
17.下图①~④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8.某一图像在低倍镜下位于视野右下方(如图),若想在高倍镜下观察它,应将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下 B.右上 C.左上 D.右下
19.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20.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其它设置均相同,绘出以下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视野最暗的是② B.正确观察顺序是③①②
C.观察视野③时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D.放大倍数从高到低依次是②①③
21..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③和④ D.①和⑥
22.下图中盖盖玻片的操作规范的是( )
23.下列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染色体、细胞壁
24.把红苋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红;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变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5.在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26.生长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小蝌蚪发育成青蛙,下列与此有关的细胞活动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 D.细胞癌变
27.下图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
C.遗传物质改变 D.形成各种组织
28.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  )
A.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细胞 B.人体→器官→系统→细胞→组织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29.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哪类(  )
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 B.④①② C.④①③ D.④③①
30..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A.食物泡 B.液泡 C.细胞核 D.伸缩泡
二、非选择题(6题,共计40分)
31. (6分)下图一为光学显微镜示意图,图二是某同学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图像。请回答问题:
(1)对光时,图一中编号为[ ]的结构应全部与通光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注视目镜,同时转动[4]______________,调整到视野亮白为止。放置玻片标本后,转动[ ]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高度,找到清晰的物像。这台光学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体最大能被放大______________倍。
(2)图二中,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三个透明的黑色圆圈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避免的方法是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其一端接触载玻片中央的水滴,再轻轻______________(填“平放”或“斜放”)下。
32.(5分)下图是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是为了研究 对鼠妇分布的影响,A区和B区的光照处理应 (填“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或“保持一致”)。
(2)通气孔开在A区和B区的中间原因是: 。
(3)隔周,该小组同学再次进行实验,发现有1只鼠妇总停留在B区,实验结束后用解剖针轻触,它可以自由活动。该情况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填“舍弃该数据”或“如实记录”)。
33.(8分)下图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甲、乙细胞,可选取的生物材料依次是 和 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写一种即可)。制作甲细胞的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制作乙细胞装片时,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结构
是[ ]_________。
34.(6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 。
(2)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够___________环境。
(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此限度,草原很难恢复原样。
(5)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5.(7分)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分别对三种生物的细胞形态与基本结构进行了观察,他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如下。
(1) 小华观察的上述细胞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是它具有 。小华选择的这三种生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均由 构成生命体。
(2)由图乙细胞构成 组织。
(3)上述三种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细胞的边界---- 、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 以及细胞质。
36.(8分)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1所示。 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熟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的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 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
图1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 1997 年 通过“ 核移植” 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翰·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 核移植” 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 克隆”。
图2
(1) 图 1 中 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_______→________→个体。
(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更像青蛙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初一生物答案
2018.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A
D
D
A
B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A
A
D
D
C
C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A
B
B
B
C
D
C
D
A
二、非选择题(6题,共计40分)
31. (6分)(1)1、3、4(或:1、3 );反光镜;5;400
(2 )气泡;斜放
32.(5分)(1)湿度;保持一致
(2 )对照
(3 )不属于;如实记录
33. (8分)(1)蚕豆叶片 口腔上皮(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清水 生理盐水
(2) 3 叶绿体 2 细胞膜
34. (6分)(1)食物网
(2)太阳能
(3)适应
(4)自动调节
(5)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5. (7分)(1)甲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分,分级赋分) 细胞
(2)神经
(3)细胞膜 细胞核
36. (8分)(1)分裂  结构  功能  器官  系统
(2)青蛙Ⅲ的细胞核来自青蛙Ⅱ的幼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两个要点写全给 2分)
(3)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