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15 21: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决定的????????????????????????????????B.?测量仪器的量程决定的
C.?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D.?测量时所选用的单位决定的
2.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ì)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3.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20℃ 干燥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
4.下列组合属于加热工具的是(  )
A.?三脚架? 酒精灯?????????????????B.?烧杯? 解剖针?????????????????C.?培养皿? 载玻片?????????????????D.?载玻片? 盖玻片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6km=3.6km×1000m=3600m????????????????????????B.?3.6km=3.6km×1000=3600cm
C.?3.6km=3.6×1000=3600m?????????????????????????????????D.?3.6km=3.6×1000m=3600m
6.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 )???????????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事实依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7.若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试管夹在中上部




8.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B.??????????????????????????????C.??????????????????????????????D.?
9.在探究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以下问题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蚂蚁是靠触角寻找食物的吗??????????????????????????????B.?鱼的尾鳍是鱼前进的动力器官吗?
C.?光线强弱会影响昆虫的生活吗??????????????????????????D.?外界因素会影响蚯蚓的个体大小吗?
10.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11.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1升=0.001立方米),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 (? )
A.?5毫米???????????????????????????????B.?0.5毫米????????????????????????????????C.?0.05毫米???????????????????????????????D.?5微米
12.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96毫米?????????????????????????????B.?100毫米?????????????????????????????C.?102毫米?????????????????????????????D.?104毫米
1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14.体温计水银面指在 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 结果第一次为 37.5℃,第二次为 38.5℃,第三次为 38.5℃。则(??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5.某同学先后 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4? 厘米、1.73? 厘米、
1.74 厘米、 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1.7325 ?厘米??????????????????????B.?1.73 ?厘米??????????????????????C.?1.77 ?厘米??????????????????????D.?1 .772 ?厘米
二、填空题(共5题;共21分)
16.为保证安全,使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做到“三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1℃,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后,再用该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0.5℃,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 ??? ℃。


18.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
A .风是怎样形成的 B .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 .为什么会打雷
D .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 .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 .水为什么会结冰
G .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 .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19.有一天,小明坐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得通红,磁性会变化吗?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上,另一端附着一些大头针,然后加热。这时小明应该观察________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我们的眼睛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往往会发生错觉,请观察图中的图形。

(1)图甲中AB和CD哪个间距更大一些? (2)图乙中宽度和高度哪个比较大?
三、解答题(共5题;共30分)
21.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22.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
箭环蝶
停留数(只) 清水 0.5%
白酒 0.5%
蔗糖水 0.5%
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2)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  。
(3)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  。

23.著名化学家罗伯特 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4.从图中找出同学们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请试写出两条。

25.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21分)
26.?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2)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27.资料: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体长2.5m,背呈浅蓝色,腹白色,有几个乳头状突起,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全身乳白色,皮肤裸露,头部有一长喙,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科学探究,渔民捞到的是鱼类、两栖类,还是哺乳类生物?
(1)提出问题:________?
(2)建立假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你认为收集资料应包括:________。
28.小云同学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水温第二次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下面是小云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A处填写的是________。
材料
试验次数 阻燃型 普通
温度差/℃ A 温度差/℃ B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2)小云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________。
(3)请你对小云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实验方案:________。




29.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时,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
1 #6 120 木质 80
2 #7 120 木质 80
3 #7 120 水泥 90
4 #7 150 水泥 110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________→合作与交流
30.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箘。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2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________? 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A 2.B 3.D 4.A 5.D 6.D 7.D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D 15.B
二、填空题
16.不能直接用手接触;未经允许不准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17.115
18.ACEFH
19.大头针;加热时磁铁磁性减弱
20.(1)一样大(2)一样大
三、解答题
21.每个小格的面积S1=3cm×3cm=9cm2
每只脚的面积S=9cm2×41=369cm2
22.(1)AC
(2)实验的变量是食物,又因为在白酒的绳子底端箭环蝶的数量最多,所以假设是箭环蝶喜欢发酵的食物。
(3)白酒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在绳子的底端最多,所以箭环蝶都会在绳子的底端取食。
23.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意义应有的品质.
24.不应在实验室里打闹;不能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25.(1)甲在实际温度 20℃到 80℃之间的刻度格数:78-14=64 格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60/64℃
-2 和 14 差 16 格,则温差为 16×60/64 ℃=20℃-15℃=5℃
(2)设实际温度为 t 时,与甲的示数相同
(t-14) ×60/64 ℃=(t-20)
t=110℃
四、实验探究题
26.(1)1;28(2)5.20;二
27.(1)“大死鱼”属于哪一类生物
(2)“大死鱼”可能属于鱼类;“大死鱼”可能属于两栖类;“大死鱼”可能属于哺乳
(3)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生物体表特征和内部结构等
28.(1)时间/分钟(2)两次实验水的初温不同
(3)在两个盒内同时放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热水,比较同一时间内热水下降的温度
29.(1)3、4(2)下落高度;地面材料(3)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30.(1)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2)液滴数(3)葡萄糖减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