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这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索》(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一书的配套课件,这本书的形成历时十余年,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以“把每一节课当作礼物送给学生”作为设计追求!
购书可与作者联系,QQ:871003695;手机/微信:13990810599。
书到付款。
谜底:大家一起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二氧化碳(CO2) 没有二氧化碳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实验6-3现象分析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现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小纸袋、一段细绳、一根木棍、铁架台、一瓶二氧化碳等,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请你来当设计师在细木棍的两端各系上大小的完全一样的小纸袋,在木棍的中间部位系上一根细绳,使两端平衡,并把它系在铁架台上,向其中一个小纸袋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两端的小纸袋是否继续保持平衡。CO2哈哈!可以象倒水一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喔。
实验6-4现象分析塑料瓶变瘪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现有一瓶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你来当设计师CO2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然后将瓶子倒过来,玻璃片不会掉下来。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完成下表能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大气体无味无色不支持燃烧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呈紫色,石蕊的溶液,叫做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石蕊溶液实验: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将溶有二氧化碳水溶液中倒入其中。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1.水使石蕊变红2.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溶液变红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小花仍为紫色小花仍为紫色小花变为红色CO2+H2O= H2CO3实验:将第四朵小花烘干红色的小花又变成紫色。现象:分析: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H2O +CO2↑或Ca(OH)2+CO2=CaCO3↓+H2O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O2→ 用一支试管取适量澄清石灰水,按图示装置连接好,轻轻的振荡雪碧瓶,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雪碧饮料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为了使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而在开始时,墙壁会变湿,这是什么原因?自我挑战生个炭火盆一是为了提高室内温度,二是为了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水,所以在开始时,墙壁会变湿。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C+O2 = CO2②Ca(OH)2+CO2=CaCO3↓+H2O点燃美国某地质勘探队,有一次在勘探油矿时,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忽然从地下喷出一大堆像雪花一样的固体。好奇的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被冻伤。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会吸干冰收大量的热。利用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以下用途: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的用途食品的冷藏盒保鲜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灭火CO2的用途CO2物理性质
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升华、会吸热。1.如图:将一支盛有CO2 的试管倒立在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
看到 ,
原因是 。2.如果将水换成石蕊试液,可以
看到 ,
原因 。3.如果将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可以
看到 ,
原因 。
试管内液面上升CO2 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上升的石蕊试液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上升的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练习: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阅读材料】
教室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尽管教室中的CO2 浓度一般不会达到致人死亡的程度,但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阻碍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是在冬季教室门窗紧闭、通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大。一项关于教室空气中CO2 浓度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空气CO2 浓度的增加,学生思维能力明显下降,完成作业效果也影响明显。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荒岛上,有一座山叫大石山,山脚下有一条很深的峡谷,峡谷中到处是人和动物的尸骨。一天一个探险者带着他的狗从峡谷中经过,走着走着,他的狗突然倒下去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刚才还好好的,周围又没有枪声,怎么突然就死去了呢?于是他蹲下去,想看个究竟,刚蹲下死亡之谷去就再也没有起来了。后来,很多的探险者都葬身此地。于是人们称这条峡谷为死亡之谷,不敢轻易从这里经过。根据《健康报》1999年2月报道,河南省正阳县有位50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先做灯火实验,一定要证明菜窖安全方可进入!1.什么叫温室效应?
2.为什么合理限度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很重要?
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哪些?自学导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正是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氧气二氧化碳人、动物、植物的 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能保持相对稳定?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二氧化碳就这样在空气中循环着,因此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滥砍滥伐等各种因素而不断上升,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哪些原因导致了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有哪些危害?1.有专家预测,今后数十年中,二氧化碳将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3~5 ℃,两极地区有可能升高1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和岛国。如①2004年南极一块叫“拉森B”冰架发生坍塌的事件,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的面积还大。②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我国的台湾省将损失272平方公里的土地,台湾将有超过50万人面临威胁。③在太平洋上曾经有个岛国叫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迁往新西兰。2.土地沙化,造成农业减产。3.引起暴雨、洪灾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发生频率的强度增强;4.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1.各国严格执行有关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和国际规定。
2.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减少使用化石能燃料,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森林;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3.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如何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努力去做。 答:双面使用纸张、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购物使用环保袋、以步代车、节约用电等。达标检测 1.某学生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 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低处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 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农作物
3.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 )
A.吊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吊入一杯水
C.吊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
D.吊入一盏燃着的油灯
BD 4.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
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
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BC 跳过课外探究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了解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CO2小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