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明湖居听书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明湖居听书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5 18: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明湖居听书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作广义使用,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 1.了解并欣赏说唱艺术,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感情。(重点)2.学习运用想象,借助语言描写,欣赏难以言状的音乐艺术
的方法。(难点)3.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抓
住描写音乐的比喻句,感受精彩的音乐描写。(重点)刘鹗(1857—1909),字铁云,原名孟鹏,是晚清光绪年间的传奇人物。祖籍江苏丹徒,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刘鹗《老残游记》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 中国四大讽刺小说标注字音。偌大 疙瘩 羯鼓
煞是奇怪 熨斗 花坞春晓
周匝 霍然 戚戚ruògē dajiéshàyùnwùzāhuòqī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什么是通感?结合文意,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2):描写说书前书场的盛况。第二部分(3—8):描写琴师、黑妞、白妞三人的技艺。第三部分(9):听书人听书后的评价。琴师弹奏外貌:初奏:轮指:先抑后扬甚为丑陋入耳动心不甚留神1.作者在明湖居先后听了哪几段演出?黑妞演唱外貌:演唱:先扬后抑朴素洁净 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寂”——演唱的起始——演唱的发展——旋律的跌宕——演唱的高潮——演唱的结束白妞说书2.自读文中描写白妞说书的语段,白妞说书时,她的
声音有哪些变化?作者是如何来描绘她的歌声的?初不甚大熨斗熨过 (触觉)
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视觉)
一条飞蛇在黄山 ……(视觉)放那东洋烟火 (视觉)陡然一落忽又扬起越唱越高吃了人参果( 味觉)3.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文中除了直接描写她
的歌声外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衬托 ① 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
1)戏园盛况 ②
(以景衬人)

③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鸦雀无声作铺垫,衬托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说明白妞说书雅俗共赏,衬托说书造诣深2)琴师的弹奏----抑扬顿挫,入耳动听
黑妞的演唱----以为观止矣衬托白妞说书的不同凡响(以人衬人)明湖居听书听书前戏院盛况:轰动泉城琴师演奏:不同凡响听书中黑妞演唱:以为观止白妞出场:“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白妞说书:运用通感听书后观众评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成就拓展阅读:这首诗是如何让你感受到音乐之美的?琵 琶 行
白居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