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与诗同行六年级上册情境导入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接触和了解了诗歌。接下来,我们要做一回小诗人,体验一下诗歌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觉得如何?1. 学习现代诗歌。
2. 尝试写诗并交流欣赏。
3. 欣赏诗歌,激发热爱诗歌的兴趣。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2. 与同学交流诗歌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你从哪些字眼中体验
到了这种感觉。1. 自由朗读三首儿童小诗。任务一: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任务二:了解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自主学习反馈诵读儿童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我们去看海自主学习反馈诵读儿童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致 老 鼠自主学习反馈诵读儿童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爸爸的鼾声自主学习反馈欣赏诗歌欣赏诗歌欣赏诗歌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 海纳百川,胸怀广大。
2. 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3. 跃动着鲜活的生命。
4. 永远不会停止呼吸
……了解作者: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
代表作:《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
《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
《风中的树》《带雨的花》
《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
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
《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等
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
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我们去看海》是一首儿童诗,表达了作者对海边的向往。
诗的第一节说我们去看海,是一种邀请的形式,这一节与最后一节相互照应。
第二节和第三节运用了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海里的资源丰富,有陆地上没有的东西,好像一个大宝库。我们在海里玩耍,歌声和笑声伴着我们溅起海水,溅起水花的声音像歌一样。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我们和大海融为了一体。
作者这十四行诗句,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欣赏图片欣赏诗歌 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了解作者:
阎妮,1972年10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北京。 笔名山飒。毕业于法兰西神学院。曾任东北小作家协会副主席。七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十五岁加入北京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阎妮的诗》《红蜻蜓》《凛风快剑》,散文小说集《再来一次春天》,法文长篇小说《和平天门》《柳的四生》《围棋少女》《女皇》《尔虞我诈》《亚洲王》,书画集《镜中丹青》,散文集《午后四时,能否在东京相见》,电影文学剧本数种。作品曾获中国儿童诗歌大赛第一名、教育部银帆奖,被评为“北京希望之星”。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诗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爱做坏事,但还是喜欢它们。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地做事。如果改正了缺点,还可以和猫做朋友。小诗人把老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让老鼠和猫交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阅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小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欣赏诗歌 致狐狸
闫妮
我喜欢你们——
一身雪白的皮毛
美丽的尾巴
虽然爱骗人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
如果我懂得你们的语言
一定要你们改正爱骗人的毛病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收获成果才有意义
?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乌鸦
欣赏诗歌 《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童诗。小诗人敏锐地捕抓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作的题材,因为她觉得爸爸的鼾声十分有趣。欣赏诗歌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它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理解内容:
《爸爸的鼾声》一诗中,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她觉得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她又觉得火车到了站。
全诗童趣盎然,充满了父子亲情。表达了作者对爸爸的关心、关爱之情。欣赏诗歌诗歌故事诗歌故事 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在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逸闻趣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给诗加 “腰”诗歌故事 明确:本文主要讲的是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
三人分别给诗句“清风细柳,淡月梅花”加腰的事情。《给诗加“腰”》主要讲了什么?诗歌故事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诗歌故事诗中的”秋”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气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诗歌故事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诗歌故事了解作者:
桂文亚,1949年生于台北,安徽省贵池县人。美国《世界日报》儿童版主编,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特约编审。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媒体推广及编写工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两代情》《妈妈手记》《思想猫游英国》《班长下台》《长着翅膀游英国》《美丽眼睛看世界》《来和小羊羔照个相》《二郎桥那个野丫头》等。
诗歌故事1.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课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读诗时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在读诗时,“我”总是会提出疑问,并想办法解决。由于“我”读诗时的认真,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表达了作者热爱读“秋”诗,对“秋”诗产生极大的兴趣,也说明了读诗时要认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读懂诗的含义。诗歌故事2. 文中作者的爸爸说读诗时会有“妙处”,什么叫“妙处”?
明确:在读诗时,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这,就是诗的妙处。3. 最后一句话说“我”增长了知识,请问“我”增长了什么知识?
明确:我增长的知识是:读诗时,要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等。诗歌故事1.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长安明月高照,家家户户传来捶打衣服的声音。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3.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新近种在篱边的菊花,秋天来到还没有开花。
4.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位于长沙市南)上秋风萧瑟,远望白帆点点,白帝城边树木凋零,一派荒凉稀疏的景象。
诗歌欣赏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歌欣赏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做小诗人学写诗歌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一、巧用比喻——描写事物的特点学写诗歌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学写诗歌二、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学写诗歌 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
天花板都会震动
爸爸伤心的时候
眼睛呆呆的
好像一个木头人
爸爸生气的时候
好像火山爆发
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学写诗歌三、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着树叶玩飞镖游戏学写诗歌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学写诗歌四、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学写诗歌五、摹声法——增加趣味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学写诗歌六、假设法——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学写诗歌七、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学写诗歌八、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
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学写诗歌九、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明显 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学写诗歌十、故事法——将故事写成诗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顶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够不到。
够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学写诗歌十一、对比法——凸显内容 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
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
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
藏在肚子里。 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学写诗歌合作编诗集: 1. 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
2. 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 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