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 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诗海拾贝 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5 21: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诗海拾贝六年级上册情境导入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1. 了解诗歌的起源。
2. 学习《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等诗歌,了解大意,体会感情。
3.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2. 诗歌分类。将搜集到的诗歌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类。1. 诗歌搜集。可以根据本组学习主题,侧重搜集某一类诗歌。3. 诗歌欣赏。借助工具书理解一首或几首诗歌的意思。任务一: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任务二: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自主学习反馈诗歌知识小竞赛: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共收录诗歌_________篇。
2. 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
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______,宋代的______和元代的______。
3. 其成就达到唐代诗歌创作高峰的两大著名诗人是_______________。你会背诵他们
的哪些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305诗词曲李白、杜甫自主学习反馈学习古诗欣赏诗歌欣赏诗歌诵读古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欣赏诗歌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注释: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yù)雪:下雨。雨,这里作动词。
霏(fēi)霏:雪花飞舞的样子。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作品简析: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全篇共六章,书中所节选的是此诗中最脸炙人口的佳句。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柳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这季节变换之中,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欣赏诗歌《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按照音乐的特点其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音乐。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小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作品,或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展示了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欣赏诗歌欣赏诗歌诵读古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欣赏诗歌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
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乡间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
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
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欣赏诗歌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欣赏诗歌作品简析:
《春夜喜雨》是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所作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中的夜景,表达了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之情。全诗描写生动形象,以“喜”字统领全篇,虽然全诗不露喜字,但始终充满喜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万物复苏的季节,正需要雨,它就下起来了。“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洒落人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春雨的这种高尚情怀,诗人格外喜欢。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面的船上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第二天早晨,整个城市里必然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花朵,一定更惹人喜爱。春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春雨呢?
欣赏诗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欣赏诗歌诵读古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欣赏诗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
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
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
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
西省铅山县。
明月别枝惊鹊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动喜鹊飞离
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
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欣赏诗歌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作品简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道时写的。“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意思是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作者通过笔下的一个个画面表达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欣赏诗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鸣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飘香,老农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如歌,引得行人入神聆听。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望天边,尚有七八个星星闪烁。来到山前,已有两三点雨飘落。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拐个弯,溪桥一过,就在土地庙旁,出现了曾住过的旅店茅屋。这句写出了作者遇雨时寻找躲雨的地方,由焦急变惊喜的心理变化。欣赏诗歌欣赏诗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欣赏诗歌诵读古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欣赏诗歌天净沙 ·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轻烟:轻淡的烟雾。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本牧草。
红叶:即枫叶。
黄花:菊花。欣赏诗歌译文: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作品简析:
《天净沙·秋》是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散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作者选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六个感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味,这就照应了题目“秋”。孤零零的小山村,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儿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缥缈迷雾般的“轻烟”。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黯淡、冷清、迟暮的秋景图。后一句中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冷清、没有生机的地方,寻找自己满意的乐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用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色彩鲜明地描绘出秋天的美景,使原本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了。欣赏诗歌欣赏诗歌作者简介: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据《录鬼簿》载,作有杂剧15种(一说16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你能把新学的四首诗正确地背诵给大家听吗?欣赏诗歌古诗应用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 更上一层楼。 2.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少壮不努力,谁知随堂检测4.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
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诗人苏轼在《题
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
这个朴素的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随堂检测6.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7. 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 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随堂检测9. 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
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山重水复明又一村”疑无路”“柳暗花10. 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月花。”“霜叶红于二随堂检测学习现代诗欣赏诗歌太阳的话
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欣赏诗歌 作品简析:
《太阳的话》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全诗共四节。
第1节: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太阳渴望进入小屋的情感。
第2节:太阳满怀欣喜地告诉人们,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礼物。
第3节:太阳急切地唤醒人们。
第4节:太阳无私地把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送给人们。让人们从生活的
每一个角落,从身体到内心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作者写这首诗意在召唤我们珍视生命、迫求光明、热爱生活,具有积极向上、
乐观的精神。欣赏诗歌作者简介:
艾青(1910一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了诗坛。以后陆续出版多部诗集,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欣赏诗歌白桦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欣赏诗歌作品简析:
全诗共4 节,诗人描绘了一幅现实的图画:他凭窗眺望隆冬景色,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白桦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于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能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欣赏诗歌 作者简介:
叶赛宁(1895一1925),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杰出诗人,被称为“俄罗斯大自然的歌手”。他的创作实践对苏联诗歌,特别是对苏联抒情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桦》是1914年叶赛宁发表的第一篇诗作,后连续有《母亲的祈祷》等诗问世。欣赏诗歌明确:1. 现代诗用白话,古诗用文言;
2. 现代诗形式上没限制,古诗有限制;
3. 现代诗不一定押韵,古诗要押韵;
4. 现代诗没有音节声调上的要求,古诗讲究平仄。 我发现了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之处。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