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化学实验
(05广东)1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A、苯、酒精、硝基苯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猛、活性炭
(05广东)9、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全国卷Ⅲ)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05江苏)1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05江苏)12.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人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
A 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05江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 NaCl溶液:将45 mL
水加入到盛有5 g 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鉴定SO: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鉴别环已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已烯和苯中
(05江苏)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05上海)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05上海)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05上海)19、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BD )
(05上海)20、水蒸气中常含有部分(H2O)2,要确定(H2O)2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1L水蒸气冷凝后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测产生氢气的体积
B、1L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后,测浓硫酸增重的质量
C、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水的pH
D、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氢氧原子比
(05天津)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05天津)1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05北京)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锅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05北京)28.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⑴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 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⑴ 3Fe + 4H2O Fe3O4 + 4H2↑
⑵ 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⑶ 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⑷ ① 将Fe2+氧化成Fe3+
②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 Fe3++ 3H2O Fe(OH)3 + 3H+,过量盐酸抑制FeCl3水解
(05上海)26、(B)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 ,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 ,现象是 。
26(B)(本题共12分)
C6H6 + Br2 C6H5Br + HBr↑
反应液微沸 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
或 2Br2 + 6NaOH → 5NaBr + NaBrO3 + 3H2O
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
(05上海)27、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猴,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为Fe2+。实验步骤如下:
(1)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
(a) 容量瓶 (b) 烧杯 (c) 烧瓶
(2)步骤II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 。
(a) 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 (b) 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 确定氧化Fe2+所需NaClO3的量 (d) 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3)用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NaClO3 + 3H2SO4 → 3Fe2(SO4)3 + NaCl + 3H2O
若改用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2HNO3 + 3H2SO4 → 3Fe2(SO4)3 + NO↑ + 4H2O
已知1mol HNO3价格0.16元、1mol NaClO3价格0.45元,评价用HNO3代替NaClO3作氧化剂的得弊,利是 ,弊是 。
聚合硫酸铁溶液中SO42 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不是3:2。根据下列供选择的试剂和基本操作,测定聚合硫酸铁产品溶液中SO42 与Fe3+物质的量之比。
(4)测定时所需的试剂 。
(a) NaOH (b) FeSO4 (c) BaCl2 (d) NaClO3
(5)需要测定 和 的质量(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选出测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 (按操作先后顺序列出)。
(a) 萃取、分液 (b) 过滤、洗涤 (c) 蒸发、结晶
(d) 冷却、称量 (e)烘干或灼烧
27、(本题共12分)
(1)b
(2)b、c
(3)利:原料成本较低 弊:产生气体对大气有污染
(4)a、c
(5)Fe2O3、BaSO4
(6)b、e、d
(05天津)28.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
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
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
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得Na2CO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温度盐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 — —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
⑴ 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低于3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
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⑶ 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_______,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⑷ 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
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1 mL,再
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
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NaHC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⑴ NH4HCO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
⑵ 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4Cl NH4HCO3
⑶ NaHCO3 NaCl NH4Cl NH4HCO3
HCl
⑷
(05江苏)19.(10分)请按要求填空: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 KMnO4溶液;
④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 g干燥的NaCl固体;
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⑧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2)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H<0)生成氢气的体积,
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②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
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氢气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请指出能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
(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
19.(10分)
(1)①②⑤⑧
(2)①广口瓶中进气导管不应插入水中,排水导管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②偏大
③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从漏斗中缓慢滴加无水乙醇。
(05江苏)20.(12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 ~ 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 ~ 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 ~ 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加热的作用是 。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
。
(4)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温度/℃ 0 10 30 50 56.7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2 35.3 35.6 33.0 30.5 27.0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
(5)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 。
20.(12分)
(1)除油污 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2)应该铁屑过量(或反应后溶液中必须有铁剩余),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
(3)用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4)如图
(5)56.7℃ < t < 64℃
(05江苏)29.(8分)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 。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③加入 ,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 ,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29.(共8分)
(1)Ca2++CO32-=CaCO3↓(2分) CaCO3+2H+==Ca2++CO2↑+H2O(2分)
(2)①碳酸钠溶液(1分) ⑧稀硝酸(1分) ④蒸发 结晶(各1分)
(全国卷I)28.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右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 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 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
⑦ 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⑴ 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关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⑷ 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⑺ 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28.(1)样品重,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偏高
(4)把反应中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
(5)判断反应中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6)×100%
(7) 取一定量的纯碱试样,溶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BaCO3) (或其它合理答案)
(全国卷Ⅱ)28.(16分)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
⑴图中,A管的作用是
。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炔发生了 反应。
⑶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炔发生了 反应。
⑷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
28.(16分)
⑴调节水面的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2+2H2O=C2H2↑+Ca(OH)2
⑵KMnO4溶液褪色 氧化
⑶溴的CCl4溶液褪色 加成
⑷检查乙炔的纯度 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每空2分,共16分)
(全国卷Ⅲ)27.(20分)
有6瓶白色同体试剂,分别是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6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被l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⑵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⑶鉴别余下未检出物质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是
27.(20分)
⑴6种固体全部溶解,5支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CuSO4
⑵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SO=BaSO4↓
2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Cu2++2OH-=Cu(OH)2↓
Cu2++CO=CuCO3↓
BaCl2
⑶(i)分别取⑵中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两种溶液,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
(ii)分别取少最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残象的是Na2SO4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NH4)2SO4溶液。
(05广东)20、(14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 Na2SO4 + SO2↑+ 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 ①如图配置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 ①溶液褪色
②溶液褪色
③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①NaSO3 变质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SO3 固体变质
②不是浓硫酸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05广东)21、(10分)
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角架
E、泥三角 F、洒精灯 G、烧杯 H、墨筒
(2)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21. (1) B E F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 D
(4)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不会进一步氧化单质碘)
水
乙醇
乙酸
碳酸钠
饱和溶液
I
酸溶
II
取样分析
IV
氧化、水解、聚合
III
还原
FeO
Fe2O3
Fe3O4
红褐色溶液
28%H2SO4
Fe
产品
NaClO3
H2SO4
无水乙醇
导管
A
钠
广口瓶 量筒
导管B
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温度/℃
0
20
40
60
8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带孔橡胶塞 锥形瓶 集气瓶 分液漏斗 导管 液体 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