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高考分类试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5高考分类试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08-10 13: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05广东)19、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
B、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
C、HCO3- 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 = Na+ + HCO3-, HCO3- H+ + CO32- H2O H++OH-
(05广东)17、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 (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
C、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05广东)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I-、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05广东)15、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 4CO2 + 5H2O
(05广东)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O2(g) + 2NO(g);ΔH>0, 达到平稳。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05广东)1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 2Ag =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 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 D、Tl+的还原性比Ag强
(05广东)10、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05广东)6、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 + 4OH- = AlO2- + 2H2O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 → 2C6H5OH + CO32-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 + H+ = CO2↑+ H2O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 2Cl2= Fe3+ +Br2 + 4Cl -
(05广东)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NH3↑+ 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 CO3+O2
(05广东)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B、常温常压下,4g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05广东)1、Se是人体必需微量 元素,下列有关Se和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Se 和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Se和 Se互为同位素
C、Se和 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全国卷Ⅲ)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HCOO-+H+=HCOOH
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H2OH2S+2OH-
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BaSO4↓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 Ca2++OH-+HCO=CaCO3↓+H2O
(全国卷Ⅲ)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 KH
A.失去1 mol电子 B.得到1 mol电子
C.失去2 mol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全国卷Ⅲ)9.同一主族的两种元豢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
(全国卷Ⅲ)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甲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全国卷Ⅱ)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全国卷Ⅱ)10.相同体积的pH =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全国卷Ⅱ)9.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全国卷Ⅱ)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全国卷Ⅱ)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全国卷I)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
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
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全国卷I)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全国卷I)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2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全国卷I)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全国卷I)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H2O C.SiCl4 D.PCl5
(05江苏)1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05江苏)11.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 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 B 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
C 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05江苏)8.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铜片与浓硫酸共热
C 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D 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05江苏)7.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磷 B 铁 C 钙 D 碘
(05广东)21.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05广东)22.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 + 2H++ 2Cl— == MgCl2 + H2↑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 + SO42— == 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 +2H+ == 2Na+ + H2O + CO2↑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 + Fe3+ == 2Fe2+
(05广东)24、下列于化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为负极
B.0.1molN2与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molNH3。
C. 1mol/LAlCl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18gH2O中含1mol氧原子
(05广东)25、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是强酸
B. 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D.过氧化氢是水的同分异构体
(05江苏)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05江苏)16.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NO B.Na+、SO、Cl—、ClO—
C.H+、Mg2+、SO、NO D.Ag+、K+、NO、Na+
(05江苏)1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2OH—=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 OH— = FeO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05江苏)13.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05江苏)12.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 > 7,且c(OH—) > c(Na+) > c(H+) > c(CH3COO—)
B.pH > 7,且c(Na+) + c(H+) = c(OH—) + c(CH3COO—)
C.pH < 7,且c(CH3COO—) >c(H+) > c(Na+) > c(OH—)
D.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
(05江苏)10.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05江苏)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 Ca2+ + OH— = CaCO3↓ + H2O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 NH △ H2O + NH3↑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
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2 H++ 2NO = Cu2+ + 2NO↑+H2O
(05江苏)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 Cl2 + 6 FeI2 = 2FeCl3 + 4 FeI3 B.Cl2 + FeI2 = FeCl2 + I2
C.Co2O3 + 6 HCl = 2CoCl2 + Cl2↑+ 3H2O D.2Fe3+ + 2I— = 2Fe2+ + I2
(05江苏)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反应AgCl + NaBr = 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05江苏)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05北京)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
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B)
(05北京)8.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05北京)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相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中的c(OH—)相等
C.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中的共价键数相等
D.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与1molC6H6(g)的密度相等
(05天津)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
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05天津)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05天津)9.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
NO(g) + CO(g) 1/2N2(g) + CO2(g);△H = -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
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05天津)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Na2O2 + 2HCl == 2NaCl + H2O2 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
仅涉及消去反应类型
C.10mL 0.02mol/L AgNO3溶液与10mL 0.02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2
(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D.10mL 0.04mol/L HCl溶液与10mL 0.02mol/L Na2CO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设溶液总体积不变)
(05北京)11.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05上海)1、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
A、三溴笨酚 B、烧碱 C、乙酸乙脂 D、石碳酸
(05上海)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臭氧的分子式O3
(05上海)5、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
(05上海)6、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睛,1L 0.1mol/L 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2NA
(05上海)10、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05上海)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
D、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05上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32- + 2H+ → CO2↑ + H2O
B、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S2- + 2H+ → H2S↑
C、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 C6H5O- + CH3COOH → C6H5OH + CH3CO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Fe2+ + Cl2 → Fe3+ + 2Cl-
(05上海)14、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 )>c(OH )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 ) >c(OH )>c(H+)
D、N3 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05上海)16、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 )、c(HCO3 )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05上海)18、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A、D3O+ B、Li+ C、OD D、OH
(05上海)23、(A)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反氢元素放在VIIA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反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 族。
(3)现有甲、乙两种元素,甲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上有5个电子,乙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
①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
② 甲元素与硫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
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05上海)23、(B)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 A (b) B
(c) C (d) D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IV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 。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Na Cl
23、(A)(本题共8分)
(1)右表中
(2)IVA
(3)① 右表中
② 氯
H2S + Cl2 → 2HCl + S↓
23、(B)(本题共8分)
(1)b
(2)H
(3)① 右表中
② 镁
b、c
(05上海)24、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2、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24、(本题共8分)
(1)H2O2
(2)H2CrO4 Cr(OH)3
(3)
(4)3.36L
(05上海)25、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g) + I2(g) 2HI(g) + Q (Q>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25、(本题共8分)
(1)K =
(2)0.167mol/L·min
(3)① 减小 c
② f
(4)见右图
(05天津)1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 2e— ==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05北京)27.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 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 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Z2Y的化学式是
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的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
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Ⅰ)的电极名称是 (填写正极或负极);
C(Ⅱ)的电极反应式是 。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7.⑴ Na2O ⑵ 2Na2O2 +2H2O == 4NaOH + O2↑
⑶ 负极 Cl2 + 2e—== 2Cl—
⑷ Cu + H2O2 + 2H+ == Cu2+ + 2H2O
0 x
y
放电
充电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A
B
C
D
Mg Al
A
B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