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朗读 (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朗读 (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6 08:22:04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这一个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为人民、为祖国英勇牺牲的勇士,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回到狼牙山五壮士的身边。初读感知走进作者
沈重(1915——1986),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知识链接

狼牙山 位于河北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的“狼牙竞秀”。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5陀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棋盘陀”上有一小片开阔地,靠南面山崖旁有一棵古松,松下即是“棋盘”,相传为神仙之遗物。字义:①供奉祖宗神位或神佛的处所;②庙会。
组词:庙(庙会)(寺庙)(庙宇)(宗庙)
辨字:宙(宇宙)(宙斯)
造句:郊外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字义:石榴,花红色,果实球形,种子的外皮多汁,可吃。
组词:榴(石榴)(榴梿)(榴火)(手榴弹)
辨字:留(留念)(留步)(留级)(留下)
造句:满园的石榴花开了,火红火红的。字词整合字义: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视。
组词:瞄(瞄准)(瞄靶子)
辨字:描(描绘)(描写)(描图)(描述)
造句:射击时最重要的是瞄准目标。字义:①墙;②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墙的部分;③壁垒。
组词:壁(壁虎)(墙壁)(壁灯)(壁画)
辨字:劈(劈柴)(劈开)(劈波斩浪)
造句:我发现墙上有一只壁虎。字义:①落,掉下;②往下沉,往下垂。
组词:坠(坠子)(下坠)(坠落)(摇摇欲坠)
辨字:队(队伍)(队长)(队形)(队列)
造句:被击中的敌机冒着黑烟坠落在大海里。字义: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
组词:雹(冰雹)(雹子)
辨字:包(书包)(皮包)(包办)(包括)
造句:今年夏季,这里下了一场冰雹。字义:眺望,往远外看。
组词:眺(眺望)(远眺)(登高远眺)
辨字:跳(跳舞)(跳高)(跳跃)(跳板)
造句:站在万寿山上,向东远眺,隐约可见古城和白塔。 辨一辨正音:
坠落(zhuì√ zuì)
拧开(nǐnɡ√ lǐnɡ)
冰雹(báo√ bāo)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二者都有“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全神贯注”侧重指全部精神集中在某一点上;而“聚精会神”侧重指精神专注,注意力不分散。
例句:①他全神贯注地做着试验。
②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
辨形:
“抡”的右半部分是“仑”,不要写成“仓”;
“眺”的左半部分是“目”,不要写成“日”。学一学:
全神贯注(quán shén ɡuàn zhù):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精神、精力集中。
横七竖八(hénɡ qī shù bā):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
斩钉截铁(zhǎn dīnɡ jié tiě):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jū ɡāo lín xià):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屹立(yì 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昂首挺胸(ánɡ shǒu tǐnɡ xiōnɡ):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豪迈(háo mài):气魄大,勇往直前。
惊天动地(jīnɡ tiān dònɡ dì):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
气壮山河(qì zhuànɡ shān hé):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用一用:
我(全神贯注)的望着那座(屹立)于山顶的石像,雕像(昂首挺胸),神情坚毅,就像我曾读过的那首(豪迈)诗篇中的英雄人物。紧接着,太阳升起了,金色的光芒照在山水、树木和石像的身上。这(气壮山河)的画面,竟使我感动得落泪。整体感知填一填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哪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这句话交代了事件的起因: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结构图示再读课文读课文,思考问题:
1.“大举进犯”说明了什么?
“大举进犯”说明敌人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形成对比,敌众我寡,可见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2.第②段中作者是怎样对五位战士进行描写的?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指挥、命令、吼、抡、瞄准”这些词语是作者对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描写;“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是作者对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描写。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虽然他们歼敌时的动作、神态不同,但他们一心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是一致的,对敌人无比的仇恨也是一样的。3.从“热血沸腾”“紧跟”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两个词中我们能体会到战士们的想法与班长的想法一致。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4.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称作“战士”,而后半部分改为“壮士”?
因为在前文中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很好地履行了战士的职责,所以称他们为“战士”。而在后文中,因为他们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自己也没有退路可走,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最后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所以称他们为“壮士”。5.战士们当时的处境非常危险,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露出胜利的喜悦”,这应如何理解?
这里“露出胜利的喜悦”,一方面是因为群众和部队主力已经安全地转移,他们胜利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相信革命军队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敌人终将被打败。6.第⑨段中的“这声音”指的是什么?这一段文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两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梳理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思考五壮士为何自己走向绝路,你赞同他们这种做法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五壮士是为了保护群众和主力队伍才自己走向绝路的,他们的身体跌落悬崖,但是英雄的灵魂会在人民心中永存。只要信念不死,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正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们心系祖国、顽强不屈的精神,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精读课文&学法借鉴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如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4~9自然段详细描写了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具体过程,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五壮士为革命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而其他方面写得相对简略。又如课文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对五壮士中的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了重点而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其高大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其他战士则进行了简略的概括描写。
读完课文,你想对五位壮士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并写下来。
参考答案: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可是,你们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竟能毫不犹豫地献出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你们崇高的精神,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互动反馈仿写训练
用加线的词仿写。
例: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我来仿写:
爷爷一面吃西瓜,一面看新闻联播。语言积累
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
忠贞不渝、大义凛然
誓死不屈、顶天立地
带“怒”字的词语:
怒气冲冲、怒气冲天
怒不可遏、怒目而视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南宋末年,文天祥在与元军作战时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以诗明志。辨字组词。
庙(寺庙) 抡(抡起) 眺(眺望) 雹(冰雹)
宙(宇宙) 抢(抢险) 跳(跳远) 炮(炮火)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气(壮)山河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横七(竖)八 昂首(挺)胸
随堂练习按要求写句子。
1.从天而降的石块把鬼子砸得屁滚尿流。
(改为“被”字句)
鬼子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得屁滚尿流。
2.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缩句)
山路上留下了尸体。
?
聆听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