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16 11: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8?姜堰区一模)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20%的硫酸,加10mL水后体积为20mL
2.(2018?巴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2018?重庆)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4.(2018?武汉模拟)化学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水结冰体积变大时,水分子由运动到静止且水分子体积变大
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5.(2018?临沂模拟)如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B.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C.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6.(2018?临沂模拟)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
A. B.
C. D.
7.(2018?自贡)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8.(2018?潍坊)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质量很小
9.(2018?成都)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间有间隙
10.(2018?东莞市一模)“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016秋?雁塔区校级期末)有下列现象:①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干冰体积大;②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③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④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kg.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 (2)微粒之间有空隙  .
(3)微粒的质量很小  . (4)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  .
12.(2015秋?濉溪县校级期末)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铝原子:  
(2)2个碳酸根离子:  
(3)正三价铁元素: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3.(2018?开封一模)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
(2)已知HClO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氯气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2018?怀柔区一模)若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序号)。
15.(2018?巴中)(2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6.(2018?海安县模拟)从微观视角看,“春雨润泽桃花开,微风拂面清香来”说明  ;CH3COOH、HCl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他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填微粒名称),
17.(2018?威海)(5分)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  ,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的观点。
1911年,声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  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  。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B。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B.氧气与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转化为氧气,故正确;
C.虽然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相同,氦原子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故错误;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所以10mL质量分数20%的硫酸,加10mL水后体积小于20mL,故错误。
2.【答案】C。
【解答】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正确;
3.【答案】A。
【解答】解: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故错误;
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电子数相同,故错误;
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错误。
4.【答案】D。
【解答】解:A、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而不是碳原子结构不同。故错误;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不同的分子,故正确;
5.【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钠原子失去电子,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钠原子失去电子,而氯原子得到电子,即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所以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故B正确。
C、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故C正确。
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而不存在氯化钠分子,故D错误。
6.【答案】C。
【解答】解:A、质子数为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质子数为1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性质稳定;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
B、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质子数为2的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而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
C、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7.【答案】B。
【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钠、镁原子分别失去1个、2个电子,形成离子,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0,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8.【答案】B。
【解答】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9.【答案】B
【解答】解:我们能闻到散发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的缘故。故选:B。
10.【答案】C。
【解答】解: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A、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说法正确;
B、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C、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答案】(1)③;(2)①;(3)④;(4)②.
【解答】解:
(1)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是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
(2)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干冰体积大.
(3)能说明微粒的质量很小 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kg.
(4)能说明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 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
12.【答案】(1)3Al;(2)2CO32﹣;(3);(4)N2;(5)He.
【解答】解:(1)3个铝原子就是在铝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Al;
(2)2个碳酸根离子就是在碳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CO32﹣;
(3)正三价铁元素就是在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3,故填:;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气分子,故填:N2;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原子,故填:He.
13.【答案】(1)氯气;(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答】解:(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属于单质的是氯气;
(2)已知HClO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氯气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4.【答案】(1)氮分子(或N2);(2)C
【解答】解:(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
(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由于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所以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约为4:1,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15.【答案】(1)三;(2)得到。
【解答】解:(1)元素种类是由原子内的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种元素,因此BC是同种元素,因此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4的易得到电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6.【答案】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氢离子。
【解答】解:“春雨润泽桃花开,微风拂面清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H3COOH、HCl等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