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42面广东省兴宁一中 renwofei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1.结构2.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3、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
①与氧气反应:
a常温:4Na+O2= b加热:2Na+O2=
②与硫混合研磨反应:2Na+S=
③与卤素反应: 2 Na+Cl2 =
④与氢气反应:2Na+H2=2Na2O (白) Na2O2(淡黄) 2NaCl(白烟)2NaHNa2S(2)与水的反应:
2Na+2H2O =
(3)与无水乙醇的反应:
2Na+2C2H5OH =
(4)与盐酸反应:
2Na+2H+=
(5)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04+2Na+2H20=2NaOH+H2↑浮、熔、游、响、红2C2H5ONa+H2↑ 2Na++H2↑ Na2SO4+H2↑ +Cu(OH)2↓ 4.钠的存放和取用
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人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例1]将4.6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 )
A.黄色固体混合物 D.硫粉与硫化钠
C.过氧化钠与硫化钠 D.氧化钠与硫化钠[解析]在加热条件下,钠既能与硫化合生成 Na2S,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02,而钠又是过量的,所以除生成Na2S外还有Na202生成。[例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干冰 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AC B[解析]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多种物质起反应。高温下可与CO2反应,故A项是不正确的。C项中NaHCO3受热既生成水也产生CO2,D项中有水等,这些物质都与钠反应,故C、D两项也不正确。.5.钠的存在与用途(了解)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OH再与盐反应):
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2H2O=NaOH+H2↑ (1)
CuSO4+2NaOH=Na2SO4+Cu(OH)2 (2)
合并(1)(2)得: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 ↑
②与FeCl3溶液反应: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
注意: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2价 -1价碱性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常温下缓慢氧化 燃烧或加热不稳定,易转化为Na2O2 较稳定Na2O + H2O ==2NaOH Na2O + CO2 ==Na2CO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Na2O+2HCl==2NaCl+H2O 用于制取Na2CO3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钠的化合物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电子式?附:常见的漂白剂和脱色剂的运用:
漂白剂一般因与有机色素发生反应而使色素褪色。脱色剂常 因物理的吸附作用使色素吸附于其上而褪去溶液中的颜色。
增白剂即不是漂白也不是脱色只不过增色。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易溶(大) 易溶(小)结晶Na2CO3 ·10H2O风化 受热易分解(二).钠盐(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与NaOH不反应,但能Ca(OH)2反应: CO32-+Ca2+=CaCO3 ?CO32-+Ca2+=CaCO3?注意:CO2通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有晶体析出2.如何鉴别NaHCO3和Na2CO3?(1)将两粉末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加入酚酞试剂,显深红色的是Na2CO3,显浅红色的是NaHCO3。
(2)将两固体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向两溶液中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无气泡,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
(3)将两固体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NaHCO3,不能产生气体的是Na2CO3。
(4)将两固体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向两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不产生沉淀的是NaHCO3。不分解 分解产生CO2慢 快现象与滴加顺序
有关现象与滴加顺序
无关产生白色淀无明显现象玻璃,造纸,制皂 发酵,医药,灭火器 相互转化:制取NaHCO3的方法
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3、CO2(氨碱法),利用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H4HCO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3从溶液中析出(课本49面侯式制碱法?):
NaCl+ NH3+H2O+CO2=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 +CO2↑+H2O
表面变暗( ) 变为白色固体
( ) 表面形成溶液( )
结块( ) 最后变为白色
粉末( )。 生成Na2O生成NaOHNaOH潮解生成Na2CO3?10H2O晶体风化生成Na2CO3钠置于空气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镁的工业常见制法——电解法流程: 镁的提取与应用 1、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导电导热2、化学性质: 比较强的还原性二、镁的性质再见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