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单元 二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理解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学习查找历史资料的方法与途经。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体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比较,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认识社会、探索未来;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评价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影响;通过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感受它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重点 人口增长的原因,大众教育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难点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的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工业化城市化》,提问:两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那么在主要工业国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介绍代表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展示图表和材料,提问: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展示图表,提问: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展示图片,讲述工业革命前后的变化。归纳大众教育的相关知识。 展示图表和材料,讲述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用图片实例,让学生感受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展示材料,讲述城市化的影响和具体改进措施。展示图片,介绍环境污染。展示材料,举例说明英国环境污染带来的具体危害和英国的经验教训。提问: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展示漫画,提问: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展示图片,讲述美国的贫富差距。提问: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提问: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示材料,提问: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对比农业和工业的特点 联系实际热点。 结合中国当下的情况。 如何吸取教训。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人类的文明步伐急剧加快。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看到的机器设备,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工业革命也使工人遭受更大的剥削,工人们更紧张地工作,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工业革命还造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使得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知导入
两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那么在主要工业国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播放视频《工业化城市化》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镰刀收割
机械收割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工业化
新知讲解
人口增长
代表国家(人口增长情况):
英国(19世纪前50年,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城市
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妇女在 工厂里做工
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
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大众教育(目的: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近代法国课堂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资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曼彻斯特
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纽约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美国大域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救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很容易引发流行病。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空气污染
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环境污染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
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
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
敛形成。
思考:
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
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调查报告,美国前10%的富有家庭拥有51万亿美元财富,约占美国家庭总财富的四分之三。
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社会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有害的变化:
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1、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课堂练习
2.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
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A
拓展提高
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人类的文明步伐急剧加快。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看到的机器设备,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工业革命也使工人遭受更大的剥削,工人们更紧张地工作,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工业革命还造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使得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板书设计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方面变化:
教育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建设和发展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