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节一次函数的应用(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9】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节一次函数的应用(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1-16 17:30:03

文档简介


第三章函数 第15节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般步骤
(1)设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
(2)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关系式;
(4)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相应的值,对所求的值进行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6)做答.
■考点1. 函数图象的交点.
从已知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求出函数值、函数表达式,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通过图象获取信息
?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掌握这个重点在于对函数图象的观察和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时,首先要看横轴、纵轴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也就是观察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获取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图象上的特殊点,这些特殊点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来源:21cnj*y.co*m】
■考点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方案问题.
“方案决策型”问题是指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方案的情形下,如何选择其中最科学、最合理、最能合乎要求的方案,通常涉及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最大或最小,一般利用这个最值解决问题。
命题角度: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2.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选择;
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个税收取问题;
4.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水、电、煤气等资源收费问题。
■考点3.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一次函数本身并没有最值,通常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首先由不等式找到x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在前面范围内的前提下求出最值.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其图象为射线或线段.涉及最值问题的一般思路:确定函数表达式→确定函数增减性→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最值.
■考点4.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
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求出面积.
■考点1:函数图象的交点
◇典例:
1.【2017随州】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C地位于A、B两地之间,甲车从A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C地,乙车从B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A地,在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地的过程中,甲、乙两车各自与C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②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③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④甲车到达C地时,两车相距40km.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时,两函数图象相交,结合交点代表的意义,即可得出结论①错误;②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③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④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甲到C地时,乙车离开C地0.5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结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时,两函数图象相交,
∵C地位于A、B两地之间,
∴交点代表了两车离C地的距离相等,并不是两车相遇,结论①错误;
②甲车的速度为240÷4=60(km/h),
乙车的速度为200÷(3.5﹣1)=80(km/h),
∵÷(60+80)=1.5(h),
∴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
③∵÷(60+80)=2(h),
∴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
④∵80×(4﹣3.5)=40(km),
∴甲车到达C地时,两车相距40km,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
2.【2017西宁】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线——宝兰客专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宝兰客专的通车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西安开往西宁,一列普通列车从西宁开往西安,
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
(1)西宁到西安两地相距________km,两车出发后________h相遇;
(2)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________h,普通列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
【解决问题】
(3)求动车的速度;
(4)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西宁,求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多少千米到达西安.
解:(1)1 000,3;
(2)12,;
(3)设动车的速度为x km/h,
根据题意,得:3x+3×=1 000,
解得x=250,
答:动车的速度为250 km/h;
(4)∵t==4(h),
∴4×=(km),
∴1 000-=(km),
答: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 km到达西安.
◆变式训练
1.【2018重庆】一天早晨,小玲从家出发匀速步行到学校,小玲出发一段时间后,她的妈妈发现小玲忘带了一件必需的学习用品,于是立即下楼骑自行车,沿小玲行进的路线,匀速去追小玲,妈妈追上小玲将学习用品交给小玲后,立即沿原路线匀速返回家里,但由于路上行人渐多,妈妈返回时骑车的速度只是原来速度的一半,小玲继续以原速度步行前往学校,妈妈与小玲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玲从家出发后步行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小玲和妈妈上、下楼以及妈妈交学习用品给小玲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当妈妈刚回到家时,小玲离学校的距离为   米.
2.【2018吉林】小玲和弟弟小东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玲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30min.小东骑自行车以300m/min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y(m)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为   m,小玲步行的速度为   m/min;
(2)求小东离家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两人相遇的时间.

■考点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方案问题.
◇典例【2018恩施】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已知采购3台A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需费用39000元;4台A型空调比5台B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
(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型空调的一半,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
(3)在(2)的条件下,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求得有几种采购方案;
(3)根据题意和(2)中的结果,可以解答本题.
解:(1)设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x元、y元,
,解得,,
答: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
(2)设购买A型空调a台,则购买B型空调(30﹣a)台,

解得,10≤a≤12,
∴a=10、11、1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
方案二:采购A型空调11台,B型空调19台,
方案三:采购A型空调12台,B型空调18台;
(3)设总费用为w元,
w=9000a+6000(30﹣a)=3000a+180000,
∴当a=10时,w取得最小值,此时w=210000,
即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10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函数和不等式的思想解答.
◆变式训练
【2018潍坊】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市政部门招标一工程队负责在山脚下修建一座水库的土方施工任务.该工程队有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已知3台型和5台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165立方米;4台型和7台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225立方米.每台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300元,每台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180元.
(1)分别求每台型, 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多少立方米?
(2)若不同数量的型和型挖掘机共12台同时施工4小时,至少完成1080立方米的挖土量,且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问施工时有哪几种调配方案,并指出哪种调配方案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考点3: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典例:
【2018湘西】某商店销售A型和B型两种电脑,其中A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400元,B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500元.该商店计划再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a(0<a<2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60台,若商店保持同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总利润=A型电脑每台利润×A电脑数量+B型电脑每台利润×B电脑数量”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且电脑数量为整数”求得x的范围,再结合(1)所求函数解析式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
(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a=100时,y=50000,③当100<m<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别进行求解.
解:(1)根据题意,y=400x+500(100﹣x)=﹣100x+50000;
(2)∵100﹣x≤2x,
∴x≥,
∵y=﹣100x+50000中k=﹣10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为正数,
∴x=34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6600,
答:该商店购进A型34台、B型电脑66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6600元;
(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
33≤x≤60
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34时,y取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34台A型电脑和66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
②a=100时,a﹣100=0,y=50000,
即商店购进A型电脑数量满足33≤x≤60的整数时,均获得最大利润;
③当100<a<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60时,y取得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60台A型电脑和40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
【点评】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x值的增大而确定y值的增减情况.
◆变式训练
【2018孝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孝感市槐荫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代理A,B两种型号的净水器,每台A型净水器比每台B型净水器进价多200元,用5万元购进A型净水器与用4.5万元购进B型净水器的数量相等.
(1)求每台A型、B型净水器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2)槐荫公司计划购进A,B两种型号的净水器共50台进行试销,其中A型净水器为x台,购买资金不超过9.8万元.试销时A型净水器每台售价2500元,B型净水器每台售价2180元,槐荫公司决定从销售A型净水器的利润中按每台捐献a(70<a<80)元作为公司帮扶贫困村饮水改造资金,设槐荫公司售完50台净水器并捐献扶贫资金后获得的利润为W,求W的最大值.

考点4.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
◇典例:
【2017义乌】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
(1)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
(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
(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题意点P与点C重合,可得点P坐标为(3,4);
(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在边AD上时,②当点P在边AB上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三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②如图2中,当点P在AB上时.③如图3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分别求解即可;
解:(1)∵CD=6,
∴点P与点C重合,
∴点P坐标为(3,4).
(2)①当点P在边AD上时,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
设P(a,﹣2a﹣2),且﹣3≤a≤1,
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1(a,2a+2)在直线y=x﹣1上,
∴2a+2=a﹣1,
解得a=﹣3,
此时P(﹣3.4).
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3(﹣a,﹣2a﹣2)在直线y=x﹣1上时,
∴﹣2a﹣2=﹣a﹣1,解得a=﹣1,此时P(﹣1,0)
②当点P在边AB上时,设P(a,﹣4)且1≤a≤7,
若等P关于x轴的对称点Q2(a,4)在直线y=x﹣1上,
∴4=a﹣1,解得a=5,此时P(5,﹣4),
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4(﹣a,﹣4)在直线y=x﹣1上,
∴﹣4=﹣a﹣1,
解得a=3,此时P(3,﹣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
(3)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设P(m,4).
在Rt△PNM′中,∵PM=PM′=6,PN=4,
∴NM′==2,
在Rt△OGM′中,∵OG2+OM′2=GM′2,
∴22+(2+m)2=m2,
解得m=﹣,
∴P(﹣,4)
根据对称性可知,P(,4)也满足条件.
②如图2中,当点P在AB上时,易知四边形PMGM′是正方形,边长为2,此时P(2,﹣4).
③如图3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设AD交x轴于R.易证∠M′RG=∠M′GR,推出M′R=M′G=GM,设M′R=M′G=GM=x.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
∴R(﹣1,0),
在Rt△OGM′中,有x2=22+(x﹣1)2,解得x=,
∴P(﹣,3).
点P坐标为(2,﹣4)或(﹣,3)或(﹣,4)或(,4).
◆变式训练
【2018绵阳】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0,4),C(﹣3,0).动点M,N同时从A点出发,M沿A→C,N沿折线A→B→C,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C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移动,移动的时间记为t秒.连接MN.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移动过程中,将△AMN沿直线MN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点D处,求此时t值及点D的坐标;
(3)当点M,N移动时,记△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2018江汉油田】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点H的坐标是(7,80);④n=7.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017一模】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时间t的值最多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17兰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O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0),B(0,2).动点P在直线y=x上运动,以点P为圆心,PB长为半径的⊙P随点P运动,当⊙P与?ABCO的边相切时,P点的坐标为   .
【2017重庆A】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38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先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他们两人在A.B之间的C地相遇,相遇后,甲立即返回A地,乙继续向A地前行.甲到达A地时停止行走,乙到达A地时也停止行走,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时,甲与A地相距的路程是   米.
【2018阜新】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距B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的速度是   km/h.
【2018南通】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
辆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
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
(1)慢车的速度为   km/h,快车的速度为   km/h;
(2)解释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并求出点C的坐标;
(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500km.
【2017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m分别交于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2,0).
(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
(2)设点P为线段OB的中点,连结PA,PC,若∠CPA=∠ABO,则m的值是________.
【2018莱芜】快递公司为提高快递分拣的速度,决定购买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分拣.已知
购买甲型机器人1台,乙型机器人2台,共需14万元;购买甲型机器人2台,乙型机器人
3台,共需24万元.
(1)求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台的价格各是多少万元;
(2)已知甲型和乙型机器人每台每小时分拣快递分别是1200件和1000件,该公司计划购买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8台,总费用不超过41万元,并且使这8台机器人每小时分拣快递件数总和不少于8300件,则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哪个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万元?
【2018临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到达B地后,乙继续前行.设出发x h后,两人相距y km,图中折线表示从两人出发至乙到达A地的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中信息,求:
(1)点Q的坐标,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2)甲、乙两人的速度.
【2018益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1,2),(3,1),(﹣2,﹣1),其中有两点同时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将这两点分别记为A,B,另一点记为C.
(1)求出k的值;
(2)求直线AB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设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D,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直接写出PC+PD的最小值(不必说明理由).

【2018邵阳】小明参加100m短跑训练,2018年1~4月的训练成绩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成绩(s)
15.6
15.4
15.2
15
体育老师夸奖小明是“田径天才”,请你预测小明5年(60个月)后100m短跑的成绩为(  )(温馨提示;目前100m短跑世界记录为9秒58)
A.14.8s B.3.8s C.3s D.预测结果不可靠
【2017辽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
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
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
③b=960;
④a=34.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7鄂州】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min到家,再过5min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m/min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m)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
①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
②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为50m/min;
③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
④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17?南充】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看报然后返回,他离家的距离y与离家的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在图书馆看报30分钟,那么他离家50分钟时离家的距离为   km.
【2018咸宁】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
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2分钟;
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
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18衢州】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   千米.
【2018杭州】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驶路程s(千米)随行驶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9点出发,若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的范围是   .
【2017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m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2,0).
(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2)设点P为线段OB的中点,连结PA,PC,若∠CPA=∠ABO,则m的值是   .
【2017青岛】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图中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表示乙离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填l1或l2);
甲的速度是   km/h,乙的速度是   km/h;
(2)甲出发多少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2018抚顺】如图,正方形AOBO2的顶点A的坐标为A(0,2),O1为正方形AOBO2的中心;以正方形AOBO2的对角线AB为边,在AB的右侧作正方形ABO3A1,O2为正方形ABO3A1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BO3A1的对角线A1B为边,在A1B的右侧作正方形A1BB1O4,O3为正方形A1BB1O4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1BB1O4的对角线A1B1为边在A1B1的右侧作正方形A1B1O5A2,O4为正方形A1B1O5A2的中心:…;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点O2018的坐标为   .
【2018威海】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某市政府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提供10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小王利用这笔贷款,注册了一家淘宝网店,招收5名员工,销售一种火爆的电子产品,并约定用该网店经营的利润,逐月偿还这笔无息贷款.已知该产品的成本为每件4元,员工每人每月的工资为4千元,该网店还需每月支付其它费用1万元.该产品每月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万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该网店每月利润w(万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小王自网店开业起,最快在第几个月可还清10万元的无息贷款?

【2018日照】“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或外出旅游.周末,小红相约到郊外游玩,她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刚到达乙地,接到妈妈电话,快速返回家中.小红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中,行进路程y(km)随时间x(h)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1)小红从甲地到乙地骑车的速度为   km/h;
(2)当1.5≤x≤2.5时,求出路程y(km)关于时间x(h)的函数解析式;并求乙地离小红家多少千米?

【2018常德】某水果店5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共花费1700元,其中甲种水果8元/千克,乙种水果18元/千克.6月份,这两种水果的进价上调为:甲种水果10元千克,乙种水果20元/千克.
(1)若该店6月份购进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与5月份都相同,将多支付货款300元,求该店5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分别是多少千克?
(2)若6月份将这两种水果进货总量减少到120千克,且甲种水果不超过乙种水果的3倍,则6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多少元?

【2018巴中】学校需要添置教师办公桌椅A、B两型共200套,已知2套A型桌椅和1套B型桌椅共需2000元,1套A型桌椅和3套B型桌椅共需3000元.
(1)求A,B两型桌椅的单价;
(2)若需要A型桌椅不少于120套,B型桌椅不少于70套,平均每套桌椅需要运费10元.设购买A型桌椅x套时,总费用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求出总费用最少的购置方案.

【2018河北】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5的图象l1分别与x,y轴交于A,B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
(1)求m的值及l2的解析式;
(2)求S△AOC﹣S△BOC的值;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k的值.


第三章函数 第15节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般步骤
(1)设出实际问题中的变量;
(2)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关系式;
(4)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相应的值,对所求的值进行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6)做答.
■考点1. 函数图象的交点.
从已知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求出函数值、函数表达式,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通过图象获取信息
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掌握这个重点在于对函数图象的观察和分析,观察函数图象时,首先要看横轴、纵轴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也就是观察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获取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图象上的特殊点,这些特殊点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方案问题.
“方案决策型”问题是指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方案的情形下,如何选择其中最科学、最合理、最能合乎要求的方案,通常涉及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最大或最小,一般利用这个最值解决问题。
命题角度: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2.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选择;
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个税收取问题;
4.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水、电、煤气等资源收费问题。
■考点3.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一次函数本身并没有最值,通常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首先由不等式找到x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在前面范围内的前提下求出最值.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其图象为射线或线段.涉及最值问题的一般思路:确定函数表达式→确定函数增减性→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最值.
■考点4.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
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求出面积.
■考点1:函数图象的交点
◇典例:
1.【2017随州】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C地位于A、B两地之间,甲车从A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C地,乙车从B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A地,在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地的过程中,甲、乙两车各自与C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②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③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④甲车到达C地时,两车相距40km.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时,两函数图象相交,结合交点代表的意义,即可得出结论①错误;②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③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④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甲到C地时,乙车离开C地0.5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结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时,两函数图象相交,
∵C地位于A、B两地之间,
∴交点代表了两车离C地的距离相等,并不是两车相遇,结论①错误;
②甲车的速度为240÷4=60(km/h),
乙车的速度为200÷(3.5﹣1)=80(km/h),
∵÷(60+80)=1.5(h),
∴乙车出发1.5h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
③∵÷(60+80)=2(h),
∴乙车出发2h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
④∵80×(4﹣3.5)=40(km),
∴甲车到达C地时,两车相距40km,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
2.【2017西宁】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线——宝兰客专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宝兰客专的通车对加快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西安开往西宁,一列普通列车从西宁开往西安,
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
(1)西宁到西安两地相距________km,两车出发后________h相遇;
(2)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________h,普通列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
【解决问题】
(3)求动车的速度;
(4)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西宁,求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多少千米到达西安.
解:(1)1 000,3;
(2)12,;
(3)设动车的速度为x km/h,
根据题意,得:3x+3×=1 000,
解得x=250,
答:动车的速度为250 km/h;
(4)∵t==4(h),
∴4×=(km),
∴1 000-=(km),
答: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 km到达西安.
◆变式训练
1.【2018重庆】一天早晨,小玲从家出发匀速步行到学校,小玲出发一段时间后,她的妈妈发现小玲忘带了一件必需的学习用品,于是立即下楼骑自行车,沿小玲行进的路线,匀速去追小玲,妈妈追上小玲将学习用品交给小玲后,立即沿原路线匀速返回家里,但由于路上行人渐多,妈妈返回时骑车的速度只是原来速度的一半,小玲继续以原速度步行前往学校,妈妈与小玲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玲从家出发后步行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小玲和妈妈上、下楼以及妈妈交学习用品给小玲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当妈妈刚回到家时,小玲离学校的距离为   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运用
【分析】由图象可知:家到学校总路程为1200米,分别求小玲和妈妈的速度,妈妈返回时,根据“妈妈返回时骑车的速度只是原来速度的一半”,得速度为60米/分,可得返回时又用了10分钟,此时小玲已经走了25分,还剩5分钟的总程.
解:由图象得:小玲步行速度:1200÷30=40(米/分),
由函数图象得出,妈妈在小玲10分后出发,15分时追上小玲,
设妈妈去时的速度为v米/分,
(15﹣10)v=15×40,
v=120,
则妈妈回家的时间:=10,
(30﹣15﹣10)×40=200.
故答案为: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的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运用,分别求小玲和妈妈的速度是关键,解答时熟悉并理解函数的图象.
2.【2018吉林】小玲和弟弟小东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玲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30min.小东骑自行车以300m/min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y(m)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为   m,小玲步行的速度为   m/min;
(2)求小东离家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两人相遇的时间.
【考点】一次函数实际应用
【分析】(1)认真分析图象得到路程与速度数据;
(2)采用方程思想列出小东离家路程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两人相遇实际上是函数图象求交点.
解:(1)结合题意和图象可知,线段CD为小玲路程与时间函数图象,折现O﹣A﹣B为为小东路程与时间图象
则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为4000m,小玲步行速度为2000÷10=200m/s
故答案为:4000,200
(2)∵小东从离家4000m处以300m/min的速度返回家,则xmin时,
∴他离家的路程y=4000﹣300x
自变量x的范围为0≤x≤
(3)由图象可知,两人相遇是在小玲改变速度之前
∴4000﹣300x=200x
解得x=8
∴两人相遇时间为第8分钟.
【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考查了对一次函数图象代表意义的分析和从方程角度解决一次函数问题.
■考点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方案问题.
◇典例【2018恩施】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已知采购3台A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需费用39000元;4台A型空调比5台B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
(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型空调的一半,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
(3)在(2)的条件下,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求得有几种采购方案;
(3)根据题意和(2)中的结果,可以解答本题.
解:(1)设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x元、y元,
,解得,,
答: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
(2)设购买A型空调a台,则购买B型空调(30﹣a)台,

解得,10≤a≤12,
∴a=10、11、1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
方案二:采购A型空调11台,B型空调19台,
方案三:采购A型空调12台,B型空调18台;
(3)设总费用为w元,
w=9000a+6000(30﹣a)=3000a+180000,
∴当a=10时,w取得最小值,此时w=210000,
即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10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函数和不等式的思想解答.
◆变式训练
【2018潍坊】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市政部门招标一工程队负责在山脚下修建一座水库的土方施工任务.该工程队有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已知3台型和5台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165立方米;4台型和7台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225立方米.每台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300元,每台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180元.
(1)分别求每台型, 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多少立方米?
(2)若不同数量的型和型挖掘机共12台同时施工4小时,至少完成1080立方米的挖土量,且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问施工时有哪几种调配方案,并指出哪种调配方案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
(2)利用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求出方案数量,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求出最低费用.
解:(1)设每台型,型挖掘机一小时分别挖土立方米和立方米,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每台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30立方米,每台型挖据机一小时挖土15立方米.
(2)设型挖掘机有台,总费用为元,则型挖据机有台.根据题意,得

因为,解得,
又因为,解得,所以.
所以,共有三种调配方案.
方案一:当时, ,即型挖据机7台,型挖掘机5台;
案二:当时, ,即型挖掘机8台,型挖掘机4台;
方案三:当时, ,即型挖掘机9台,型挖掘机3台.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随的减小而减小,
当时,,
此时型挖掘机7台, 型挖掘机5台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12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增减性,解答时先根据题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再应用一次函数性质解答问题.
■考点3: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典例:
【2018湘西】某商店销售A型和B型两种电脑,其中A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400元,B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500元.该商店计划再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a(0<a<2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60台,若商店保持同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总利润=A型电脑每台利润×A电脑数量+B型电脑每台利润×B电脑数量”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且电脑数量为整数”求得x的范围,再结合(1)所求函数解析式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
(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a=100时,y=50000,③当100<m<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别进行求解.
解:(1)根据题意,y=400x+500(100﹣x)=﹣100x+50000;
(2)∵100﹣x≤2x,
∴x≥,
∵y=﹣100x+50000中k=﹣10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为正数,
∴x=34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6600,
答:该商店购进A型34台、B型电脑66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6600元;
(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
33≤x≤60
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34时,y取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34台A型电脑和66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
②a=100时,a﹣100=0,y=50000,
即商店购进A型电脑数量满足33≤x≤60的整数时,均获得最大利润;
③当100<a<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60时,y取得最大值.
即商店购进60台A型电脑和40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
【点评】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x值的增大而确定y值的增减情况.
◆变式训练
【2018孝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孝感市槐荫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代理A,B两种型号的净水器,每台A型净水器比每台B型净水器进价多200元,用5万元购进A型净水器与用4.5万元购进B型净水器的数量相等.
(1)求每台A型、B型净水器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2)槐荫公司计划购进A,B两种型号的净水器共50台进行试销,其中A型净水器为x台,购买资金不超过9.8万元.试销时A型净水器每台售价2500元,B型净水器每台售价2180元,槐荫公司决定从销售A型净水器的利润中按每台捐献a(70<a<80)元作为公司帮扶贫困村饮水改造资金,设槐荫公司售完50台净水器并捐献扶贫资金后获得的利润为W,求W的最大值.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设A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m元,则B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m﹣200)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5万元购进A型净水器与用4.5万元购进B型净水器的数量相等,即可得出关于m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购买资金=A型净水器的进价×购进数量+B型净水器的进价×购进数量结合购买资金不超过9.8万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由总利润=每台A型净水器的利润×购进数量+每台B型净水器的利润×购进数量﹣a×购进A型净水器的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解:(1)设A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m元,则B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m﹣200)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m=2000,
经检验,m=2000是分式方程的解,
∴m﹣200=1800.
答:A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2000元,B型净水器每台的进价为1800元.
(2)根据题意得:2000x+1800(50﹣x)≤98000,
解得:x≤40.
W=(2500﹣2000)x+(2180﹣1800)(50﹣x)﹣ax=(120﹣a)x+19000,
∵当70<a<80时,120﹣a>0,
∴W随x增大而增大,
∴当x=40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20﹣a)×40+19000=23800﹣40a,
∴W的最大值是(23800﹣40a)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考点4.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
◇典例:
【2017义乌】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
(1)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
(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
(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题意点P与点C重合,可得点P坐标为(3,4);
(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在边AD上时,②当点P在边AB上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三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②如图2中,当点P在AB上时.③如图3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分别求解即可;
解:(1)∵CD=6,
∴点P与点C重合,
∴点P坐标为(3,4).
(2)①当点P在边AD上时,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
设P(a,﹣2a﹣2),且﹣3≤a≤1,
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1(a,2a+2)在直线y=x﹣1上,
∴2a+2=a﹣1,
解得a=﹣3,
此时P(﹣3.4).
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3(﹣a,﹣2a﹣2)在直线y=x﹣1上时,
∴﹣2a﹣2=﹣a﹣1,解得a=﹣1,此时P(﹣1,0)
②当点P在边AB上时,设P(a,﹣4)且1≤a≤7,
若等P关于x轴的对称点Q2(a,4)在直线y=x﹣1上,
∴4=a﹣1,解得a=5,此时P(5,﹣4),
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4(﹣a,﹣4)在直线y=x﹣1上,
∴﹣4=﹣a﹣1,
解得a=3,此时P(3,﹣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
(3)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设P(m,4).
在Rt△PNM′中,∵PM=PM′=6,PN=4,
∴NM′==2,
在Rt△OGM′中,∵OG2+OM′2=GM′2,
∴22+(2+m)2=m2,
解得m=﹣,
∴P(﹣,4)
根据对称性可知,P(,4)也满足条件.
②如图2中,当点P在AB上时,易知四边形PMGM′是正方形,边长为2,此时P(2,﹣4).
③如图3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设AD交x轴于R.易证∠M′RG=∠M′GR,推出M′R=M′G=GM,设M′R=M′G=GM=x.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
∴R(﹣1,0),
在Rt△OGM′中,有x2=22+(x﹣1)2,解得x=,
∴P(﹣,3).
点P坐标为(2,﹣4)或(﹣,3)或(﹣,4)或(,4).
◆变式训练
【2018绵阳】
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0,4),C(﹣3,0).动点M,N同时从A点出发,M沿A→C,N沿折线A→B→C,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C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移动,移动的时间记为t秒.连接MN.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移动过程中,将△AMN沿直线MN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点D处,求此时t值及点D的坐标;
(3)当点M,N移动时,记△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1中,连接AD交MN于点O′.想办法求出点D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①如图2中,当0<t≤5时,△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是△AMN.②如图3中,当5<t≤6时,△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是四边形ABNM.分别求解即可;
解:(1)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
(2)如图,连接AD交MN于点O′.
由题意:四边形AMDN是菱形,M(3﹣t,0),N(3﹣t,t),
∴O′(3﹣t,t),D(3﹣t,t),
∵点D在BC上,
∴t=×(3﹣t)+4,
解得t=.
∴t=s时,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点D处,此时D(﹣,).
(3)如图2中,当0<t≤5时,△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是△AMN,S=?t?t=t2.
如图3中,当5<t≤6时,△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是四边形ABNM.
S=×6×4﹣×(6﹣t)?[4﹣(t﹣5)]=﹣t2+t﹣12.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8江汉油田】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点H的坐标是(7,80);④n=7.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两车距离为函数,由图象可知两车起始距离为80,从而得到乙车速度,根据图象变化规律和两车运动状态,得到相关未知量.
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乙的速度为120km/h.①正确;
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则m=160,②正确;
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
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函数图象为背景,考查双动点条件下,两点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函数关系,解答时既要注意图象变化趋势,又要关注动点的运动状态.
(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数学一模 )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时间t的值最多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式,再令两函数解析式的差为50,可求得t,即可得出答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设甲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甲=kt,
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则y甲=60t.
设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乙=mt+n,
把(1,0)和(4,300)代入可得
,解得:,
所以y乙=100t﹣100.
令|y甲﹣y乙|=50,
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
当100﹣40t=50时,可解得t=,
当100﹣40t=﹣50时,可解得t=,
又当t=时,y甲=50,此时乙还没出发,
当t=时,乙到达B城,y甲=250;
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时,两车相距50千米.
故选D.
【2017兰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O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0),B(0,2).动点P在直线y=x上运动,以点P为圆心,PB长为半径的⊙P随点P运动,当⊙P与?ABCO的边相切时,P点的坐标为   .
【考点】切线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设P(x,x),⊙P的半径为r,由题意BC⊥y轴,直线OP的解析式y=x,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可知OP⊥OC,分分四种情形讨论即可.
解:∵C(﹣3,2),
∴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
∵直线OP的解析式为y=x,
∵﹣×=﹣1,
∴OP⊥OC,
①当⊙P与BC相切时,∵动点P在直线y=x上,
∴P与O重合,此时圆心P到BC的距离为OB,
∴P(0,0).
②如图1中,当⊙P与OC相切时,则OP=BP,△OPB是等腰三角形,作PE⊥y轴于E,则EB=EO,易知P的纵坐标为1,可得P(,1).
③如图2中,当⊙P与OA相切时,则点P到点B的距离与点P到x轴的距离相等,可得=x,
解得x=3+或3﹣,
∵x=3+>OA,
∴⊙P不会与OA相切,
∴x=3+不合题意,
∴P(3﹣,).
④如图3中,当⊙P与AB相切时,设线段AB与直线OP的交点为G,此时PB=PG,
∵OP⊥AB,
∴∠BGP=∠PBG=90°不成立,
∴此种情形,不存在P.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的坐标为(0,0)或(,1)或(3﹣,).
【2017重庆A】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38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先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他们两人在A.B之间的C地相遇,相遇后,甲立即返回A地,乙继续向A地前行.甲到达A地时停止行走,乙到达A地时也停止行走,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时,甲与A地相距的路程是   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的速度和各段用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得乙到达A地时,甲与A地相距的路程.
解:由题意可得,
甲的速度为:÷5=60米/分,
乙的速度为:÷(14﹣5)﹣60=70米/分,
则乙从B到A地用的时间为:2380÷70=34分钟,
他们相遇的时间为:2080÷(60+70)=16分钟,
∴甲从开始到停止用的时间为:(16+5)×2=42分钟,
∴乙到达A地时,甲与A地相距的路程是:60×(42﹣34﹣5)=60×3=180米,
故答案为:180.
【2018阜新】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距B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的速度是   km/h.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甲的速度为6km/h,乙出发后2.5小时两人相遇,可以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解:由题意,甲速度为6km/h.当甲开始运动时相距36km,两小时后,乙开始运动,经过2.5小时两人相遇.
设乙的速度为xkm/h
2.5×(6+x)=36﹣12
解得x=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本题为一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背景下所代表的意义.解答这类问题时,也可以通过构造方程解决问题.
【2018南通】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
辆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
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
(1)慢车的速度为   km/h,快车的速度为   km/h;
(2)解释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并求出点C的坐标;
(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500km.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由图象可知,两车同时出发.等量关系有两个:3.6×(慢车的速度+快车的速度)=720,(9﹣3.6)×慢车的速度=3.6×快车的速度,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依此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点C表示快车到达乙地,然后求出快车行驶完全程的时间从而求出点C的横坐标,再求出相遇后两辆车行驶的路程得到点C的纵坐标,从而得解;
(3)分相遇前相距500km和相遇后相遇500km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1)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
根据题意,得,解得,
故答案为80,120;
(2)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是:快车到达乙地;
∵快车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720÷120=6(h),
∴点C的横坐标为6,
纵坐标为(80+120)×(6﹣3.6)=480,
即点C(6,480);
(3)由题意,可知两车行驶的过程中有2次两车之间的距离为500km.
即相遇前:(80+120)x=720﹣500,
解得x=1.1,
相遇后:∵点C(6,480),
∴慢车行驶20km两车之间的距离为500km,
∵慢车行驶20km需要的时间是=0.25(h),
∴x=6+0.25=6.25(h),
故x=1.1 h或6.25 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500k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3)要分相遇前与相遇后两种情况讨论,这也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
【2017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m分别交于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2,0).
(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
(2)设点P为线段OB的中点,连结PA,PC,若∠CPA=∠ABO,则m的值是________.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A与点C重合, 当x=2时,y=-2+m=0,即m=2. ∴直线AB为y=-x+2,则B(0,2) ∴OB=OA=2,AB=2 , 设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d, 由S△OAB= , 则4=2 d, ∴d= . 2)作OD=OC=2,则∠PDC=45°,如图,
由y=-x+m可得A(m,0),B(0,m), 则可得OA=OB,则∠OBA=∠OAB=45°, 当m<0时,∠APO>∠OBA=45°,∴此时∠CPA>45°,故不符合, ∴m>0. ∵∠CPA=∠ABO=45°, ∴∠BPA+∠OPC=∠BAP+∠BPA=135°, 即∠OPC=∠BAP, 则△PCD~△APB, ∴ , 即 , 解得m=12. 故答案为 ;12.
【2018莱芜】快递公司为提高快递分拣的速度,决定购买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分拣.已知
购买甲型机器人1台,乙型机器人2台,共需14万元;购买甲型机器人2台,乙型机器人
3台,共需24万元.
(1)求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台的价格各是多少万元;
(2)已知甲型和乙型机器人每台每小时分拣快递分别是1200件和1000件,该公司计划购买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8台,总费用不超过41万元,并且使这8台机器人每小时分拣快递件数总和不少于8300件,则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哪个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万元?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2)用不等式组确定方案,利用一次函数找到费用最低值.
解:(1)设甲型机器人每台价格是x万元,乙型机器人每台价格是y万元,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台价格分别是6万元、4万元
(2)设该公可购买甲型机器人a台,乙型机器人(8﹣a)台,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
∵a为正整数
∴a的取值为2,3,4,
∴该公司有3种购买方案,分别是
购买甲型机器人2台,乙型机器人6台
购买甲型机器人3台,乙型机器人5台
购买甲型机器人4台,乙型机器人4台
设该公司的购买费用为w万元,则w=6a+4(8﹣a)=2a+32
∵k=2>0
∴w随a的增大而增大
当a=2时,w最小,w最小=2×2+32=36(万元)
∴该公司购买甲型机器人2台,乙型机器人6台这个方案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36万元.
【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列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增减性、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
【2018临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到达B地后,乙继续前行.设出发x h后,两人相距y km,图中折线表示从两人出发至乙到达A地的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中信息,求:
(1)点Q的坐标,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2)甲、乙两人的速度.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应用
【分析】(1)两人相向而行,当相遇时y=0本题可解;
(2)分析图象,可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1小时,甲由相遇点到B用小时,乙走这段路程用1小时,依此可列方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1)设PQ解析式为y=kx+b
把已知点P(0,10),(,)代入得
解得:
∴y=﹣10x+10
当y=0时,x=1
∴点Q的坐标为(1,0)
点Q的意义是: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后,经过1个小时两人相遇.
(2)设甲的速度为akm/h,乙的速度为bkm/h
由已知第小时时,甲到B地,则乙走1小时路程,甲走﹣1=小时[来源#&:中教@^%网]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6km/h、4km/h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函数意义.同时,要分析出各个阶段的路程关系,并列出方程.
【2018益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1,2),(3,1),(﹣2,﹣1),其中有两点同时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将这两点分别记为A,B,另一点记为C.
(1)求出k的值;
(2)求直线AB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设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D,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直接写出PC+PD的最小值(不必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1)确定A、B、C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2)理由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3)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0,﹣4),连接CD′交x轴于P,此时PC+PD的值最小,最小值=CD′的长;
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相同,
∴A(1,2),B(﹣2,﹣1),C(3,1)
∴k=2.
(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则有,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3)∵C、D关于直线AB对称,
∴D(0,4)
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0,﹣4),连接CD′交x轴于P,此时PC+PD的值最小,最小值=CD′==
【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
【2018邵阳】小明参加100m短跑训练,2018年1~4月的训练成绩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成绩(s)
15.6
15.4
15.2
15
体育老师夸奖小明是“田径天才”,请你预测小明5年(60个月)后100m短跑的成绩为(  )(温馨提示;目前100m短跑世界记录为9秒58)
A.14.8s B.3.8s C.3s D.预测结果不可靠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加1个月,成绩提高0.2秒,所以y与x之间是一次函数的关系,可设y=kx+b,利用已知点的坐标,即可求解.
解:(1)设y=kx+b依题意得(1分)

解答,
∴y=﹣0.2x+15.8.
当x=60时,y=﹣0.2×60+15.8=3.8.
因为目前100m短跑世界记录为9秒58,显然答案不符合实际意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17辽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
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
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
③b=960;
④a=34.
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①由x=0时y=1200,可得出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②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乙的速度,再根据甲的速度=路程÷时间﹣乙的速度可求出甲的速度,二者相除即可得出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③根据路程=二者速度和×运动时间,即可求出b=800,结论③错误;④根据甲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两地间的距离÷甲的速度+4,即可求出a=34,结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①当x=0时,y=1200,
∴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
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
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
60÷40=1.5,
∴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
③b=(60+40)×(24﹣4﹣12)=800,结论③错误;
④a=1200÷40+4=34,结论④正确.
故选D. 
【2017鄂州】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min到家,再过5min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m/min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m)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
①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
②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为50m/min;
③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
④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由当t=0时y=1400,可得出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结论①正确;②利用速度=路程÷时间结合小东的速度,可求出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50m/min,结论②正确;③由t的最大值为27,可得出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结论③正确;④根据路程=2400+小东步行的速度×(27﹣22),即可得出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结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2·1·c·n·j·y
解:①当t=0时,y=1400,
∴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的距离为1400米,结论①正确;
②2400÷(22﹣6)﹣100=50(m/min),
∴小东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50m/min,结论②正确;
③∵t的最大值为27,
∴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min到达学校,结论③正确;
④2400+(27﹣22)×100=2900(m),
∴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900m,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
故选D.
 
【2017?南充】小明从家到图书馆看报然后返回,他离家的距离y与离家的时间x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在图书馆看报30分钟,那么他离家50分钟时离家的距离为   km.
【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速度以及对应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得他离家50分钟时离家的距离或者根据题意求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求出当x=50时,对应的y的值即可解答本题.
解:方法一:由题意可得,
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用的时间是:55﹣(10+30)=15分钟,
则小明回家的速度为:0.9÷15=0.06km/min,
故他离家50分钟时离家的距离为:0.9﹣0.06×[50﹣(10+30)]=0.3km,
故答案为:0.3;
方法二:设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该函数过点(40,0.9),(55,0),
,解得,,
即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0.06x+3.3,
当x=50时,y=﹣0.06×50+3.3=0.3,
故答案为:0.3. 
【2018咸宁】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
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2分钟;
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
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由图可得,
甲步行的速度为:240÷4=60米/分,故①正确,
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2400÷(16×60÷12)=30(分钟),故②错误,
乙追上甲用的时间为:16﹣4=12(分钟),故③错误,
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2400﹣(4+30)×60=360米,故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18衢州】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   千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首先设当40≤t≤60时,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为y=kt+b,然后再把(40,2)(60,0)代入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出k、b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再把t=45代入即可.
解:设当40≤t≤60时,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为y=kt+b,
∵图象经过(40,2)(60,0),
∴,
解得:,
∴y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y=﹣x+6,
当t=45时,y=﹣×45+6=1.5,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
【2018杭州】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驶路程s(千米)随行驶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9点出发,若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的范围是   .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求出甲车的速度,再根据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乙车9点出发,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解:根据图象可得,甲车的速度为120÷3=40(千米/时).
由题意,得,
解得60≤v≤80.
故答案为60≤v≤8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2017丽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m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2,0).
(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2)设点P为线段OB的中点,连结PA,PC,若∠CPA=∠ABO,则m的值是   .
【分析】(1)把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m的值;然后结合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A、B的坐标,然后利用等积法求得点O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2)典型的“一线三等角”,构造相似三角形△PCD∽△APB,对m的取值分析进行讨论,在m<0时,点A在x轴的负半轴,而此时,∠APC>∠OBA=45°,不合题意;故m>0.由相似比求得边的相应关系.www.21-cn-jy.com
解:(1)当直线AB经过点C时,点A与点C重合,
当x=2时,y=﹣2+m=0,即m=2,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则B(0,2).
∴OB=OA=2,AB=2.
设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由S△OAB=OA2=AB?d,得
4=2d,
则d=.
故答案是:.
(2)作OD=OC=2,连接CD.则∠PDC=45°,如图,
由y=﹣x+m可得A(m,0),B(0,m).
所以OA=OB,
则∠OBA=∠OAB=45°.
当m<0时,∠APC>∠OBA=45°,
所以,此时∠CPA>45°,故不合题意.
所以m>0.
因为∠CPA=∠ABO=45°,
所以∠BPA+∠OPC=∠BAP+∠BPA=135°,即∠OPC=∠BAP,则△PCD∽△APB,
所以=,即=,
解得m=12.
故答案是:12.
 
【2017青岛】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图中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表示乙离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填l1或l2);
甲的速度是   km/h,乙的速度是   km/h;
(2)甲出发多少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知道乙的函数图象为l2,根据速度=,利用图中信息即可解决问题;
(2)分相遇前或相遇后两种情形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1)由题意可知,乙的函数图象是l2,
甲的速度是=30km/h,乙的速度是=20km/h.
故答案为l2,30,20.
(2)设甲出发x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由题意30x+20(x﹣0.5)+5=60或30x+20(x﹣0.5)﹣5=60
解得x=1.3或1.5,
答:甲出发1.3小时或1.5小时两人恰好相距5km.
【2018抚顺】如图,正方形AOBO2的顶点A的坐标为A(0,2),O1为正方形AOBO2的中心;以正方形AOBO2的对角线AB为边,在AB的右侧作正方形ABO3A1,O2为正方形ABO3A1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BO3A1的对角线A1B为边,在A1B的右侧作正方形A1BB1O4,O3为正方形A1BB1O4的中心;再以正方形A1BB1O4的对角线A1B1为边在A1B1的右侧作正方形A1B1O5A2,O4为正方形A1B1O5A2的中心:…;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点O2018的坐标为   .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由题意Q1(1,1),O2(2,2),O3(,4,2),O4(,6,4),O5(10,4),O6(14,8)…观察可知,下标为偶数的点的纵坐标为2,下标为偶数的点在直线y=x+1上,点O2018的纵坐标为21009,可得21009=x+1,同侧x=21010﹣2,可得点O2018的坐标为(21010﹣2,21009).
解:由题意Q1(1,1),O2(2,2),O3(,4,2),O4(,6,4),O5(10,4),O6(14,8)…
观察可知,下标为偶数的点的纵坐标为2,
下标为偶数的点在直线y=x+1上,
∵点O2018的纵坐标为21009,
∴21009=x+1,
∴x=21010﹣2,
∴点O2018的坐标为(21010﹣2,21009).
故答案为(21010﹣2,21009).
【点评】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18威海】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某市政府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提供10万元的无息创业贷款.小王利用这笔贷款,注册了一家淘宝网店,招收5名员工,销售一种火爆的电子产品,并约定用该网店经营的利润,逐月偿还这笔无息贷款.已知该产品的成本为每件4元,员工每人每月的工资为4千元,该网店还需每月支付其它费用1万元.该产品每月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万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该网店每月利润w(万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小王自网店开业起,最快在第几个月可还清10万元的无息贷款?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与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1)y(万件)与销售单价x是分段函数,根据待定系数法分别求直线AB和BC的解析式,又分两种情况,根据利润=(售价﹣成本)×销售量﹣费用,得结论;
(2)分别计算两个利润的最大值,比较可得出利润的最大值,最后计算时间即可求解.
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代入A(4,4),B(6,2)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8,
同理代入B(6,2),C(8,1)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
∵工资及其他费作为:0.4×5+1=3万元,
∴当4≤x≤6时,w1=(x﹣4)(﹣x+8)﹣3=﹣x2+12x﹣35,
当6≤x≤8时,w2=(x﹣4)(﹣x+5)﹣3=﹣x2+7x﹣23;
(2)当4≤x≤6时,
w1=﹣x2+12x﹣35=﹣(x﹣6)2+1,
∴当x=6时,w1取最大值是1,
当6≤x≤8时,
w2=﹣x2+7x﹣23=﹣(x﹣7)2+,
当x=7时,w2取最大值是1.5,
∴==6,
即最快在第7个月可还清10万元的无息贷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与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代数应用题,能力要求比较高.
【2018日照】“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或外出旅游.周末,小红相约到郊外游玩,她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刚到达乙地,接到妈妈电话,快速返回家中.小红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中,行进路程y(km)随时间x(h)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1)小红从甲地到乙地骑车的速度为   km/h;
(2)当1.5≤x≤2.5时,求出路程y(km)关于时间x(h)的函数解析式;并求乙地离小红家多少千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OA段的速度,可得结论;
(2)当1.5≤x≤2.5时,设y=20x+b,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解:(1)在OA段,速度==20km/h,
故答案为20.
(2)当1.5≤x≤2.5时,设y=20x+b,把(1.5,10)代入得到,10=20×1.5+b,
解得b=﹣20,
∴y=20x﹣20,
当x=2.5时,解得y=30,
∴乙地离小红家30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18常德】某水果店5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共花费1700元,其中甲种水果8元/千克,乙种水果18元/千克.6月份,这两种水果的进价上调为:甲种水果10元千克,乙种水果20元/千克.
(1)若该店6月份购进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与5月份都相同,将多支付货款300元,求该店5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分别是多少千克?
(2)若6月份将这两种水果进货总量减少到120千克,且甲种水果不超过乙种水果的3倍,则6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多少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设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由甲种水果不超过乙种水果的3倍,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解:(1)设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100千克,购进乙种水果50千克.
(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
根据题意得:w=10a+20(120﹣a)=﹣10a+2400.
∵甲种水果不超过乙种水果的3倍,
∴a≤3(120﹣a),
解得:a≤90.
∵k=﹣10<0,
∴w随a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a=90时,w取最小值,最小值﹣10×90+2400=1500.
∴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15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
【2018巴中】学校需要添置教师办公桌椅A、B两型共200套,已知2套A型桌椅和1套B型桌椅共需2000元,1套A型桌椅和3套B型桌椅共需3000元.
(1)求A,B两型桌椅的单价;
(2)若需要A型桌椅不少于120套,B型桌椅不少于70套,平均每套桌椅需要运费10元.设购买A型桌椅x套时,总费用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求出总费用最少的购置方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2套A型桌椅和1套B型桌椅共需2000元,1套A型桌椅和3套B型桌椅共需3000元”,建立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题意建立函数关系式,由A型桌椅不少于120套,B型桌椅不少于70套,确定出x的范围;
(3)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1)设A型桌椅的单价为a元,B型桌椅的单价为b元,
根据题意知,,
解得,,
即:A,B两型桌椅的单价分别为600元,800元;
(2)根据题意知,y=600x+800(200﹣x)+200×10=﹣200x+162000(120≤x≤130),
(3)由(2)知,y=﹣200x+162000(120≤x≤130),
∴当x=130时,总费用最少,
即:购买A型桌椅130套,购买B型桌椅70套,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36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读懂题意,列出方程组或不等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8河北】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5的图象l1分别与x,y轴交于A,B两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
(1)求m的值及l2的解析式;
(2)求S△AOC﹣S△BOC的值;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k的值.
【考点】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1)先求得点C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l2的解析式;
(2)过C作CD⊥AO于D,CE⊥BO于E,则CD=4,CE=2,再根据A(10,0),B(0,5),可得AO=10,BO=5,进而得出S△AOC﹣S△BOC的值;
(3)分三种情况:当l3经过点C(2,4)时,k=;当l2,l3平行时,k=2;当11,l3平行时,k=﹣;故k的值为或2或﹣.
解:(1)把C(m,4)代入一次函数y=﹣x+5,可得
4=﹣m+5,
解得m=2,
∴C(2,4),
设l2的解析式为y=ax,则4=2a,
解得a=2,
∴l2的解析式为y=2x;
(2)如图,过C作CD⊥AO于D,CE⊥BO于E,则CD=4,CE=2,
y=﹣x+5,令x=0,则y=5;令y=0,则x=10,
∴A(10,0),B(0,5),
∴AO=10,BO=5,
∴S△AOC﹣S△BOC=×10×4﹣×5×2=20﹣5=15;
(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为l3,且1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l3经过点C(2,4)时,k=;
当l2,l3平行时,k=2;
当11,l3平行时,k=﹣;
故k的值为或2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分类讨论思想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