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2专题1课件集[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2专题1课件集[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3-17 21:05:00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⑴ 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⑵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周期) ⑶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交流与讨论:(自学)1.元素周期表由哪几部分构成?
2.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
3.周期是如何分类的?周期序数与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
4.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族序数与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
3。周期(1)周期是指一横行,共分7个周期(3)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周期的分类及所含元素特点4。族(1)族的分类及表示①主族:③0族:②副族:④Ⅷ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的族七主: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稀有气体元素构成的族七副: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包括8、9、10三列(2)族的分布位置
小结:(1)周期数(7) :三短、三长、一不全
(2)周期序数 = 核外电子层数 。
(3)每一周期都是从 碱金属开始,
过渡到卤素,到稀有气体结束 。
(4)镧系元素:共15种。
锕系元素:共15种。(1)族数(16) :七主、七副、0和Ⅷ
(2)主族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3)族的排列顺序:
主→副→Ⅷ →副→主→0 小结:练习: 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1、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
2、短周期元素中,
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
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14H,Be,AlC,SLi周期表中每一个小格中的符号和数字
代表什么意义呢?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
练习:1. 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6号元素: 第二周期第ⅣA 族。 第13号元素: 第三周期第ⅢA 族。 第34号元素: 第四周期第ⅥA 族。 第53号元素: 第五周期第ⅦA 族。 第88号元素: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第82号元素:第六周期第ⅣA 族。2、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195。元素周期表分区(1)金属区:周期表的左下方(2)非金属区:周期表的右上方(3)稀有气体区:周期表的最右方1、必须熟悉周期表的结构:18纵行:7主、7副、0与VIII;
7横行 :三长、三短、一不全,
镧系、锕系排下边。2、必须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总结]回顾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原子半径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1。同周期: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往右,
核电荷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减弱,
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增强。NaCsKLiRb(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2。同主族:3 Li
11Na
19K
37Rb
55CsLiOH NaOH KOH RbOH CsOH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强解释: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
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卤族元素与H2的反应光照或点燃稳定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2。同主族:9 F
17Cl
35Br
53I HClO4 HBrO4 HIO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减弱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与H2反应越来越难,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
解释: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
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性质的关系2。同主族:F
Cl
Br
I 从上往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Li
Na
K
Si
Cs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依次增大逐渐增多相同逐渐减小周期性变化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碱性减弱,酸性增强逐渐增强依次增加相同依次递增逐渐增大基本相同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酸性减弱,碱性增强逐渐减弱 1B Al SiGe As Sb Te 2 3 4 5 6 7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练习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 ;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 。CsFClCs原子结构表中位置元素性质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相似性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同主族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8 = 负价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性质(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应用1。利用“构-位-性”的关系指导化学学习[例1]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 正确的是 ( )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3受热不易分解(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应用1。利用“构-位-性”的关系指导化学学习[例2]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是 ( )
A、离子半径:Li+B、稳定性:SiH4>H2S>HF
C、酸性:H2SiO3D、碱性:Be(OH)2[例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砹化银为有色沉淀且不溶解于稀硝酸,很容易分解
B、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取新农药的元素
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强碱
D、溴化氢没有氯化氢稳定,其水溶液的酸性是盐酸>氢溴酸 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C>A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氢化物的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应用1。利用“构-位-性”的关系指导化学学习2。科学预言新元素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对工农业生产的指导方面,可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4。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练习4X、Y、Z是主族的三种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Y与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Z元素具有___________性;若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看,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S + 2Na = Na2S砷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它位于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练习51、两种短周期的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为(1)m-4 (2)m+4 (3)m+8 (4)m-2 (5)m+6。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1)(2)
B、(1)(2)(3)
C、(1)(2)(5) 
D、(1)(2)(3)(4)(5)
√1869年 门捷列夫发表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