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点评
在本册教材中这是第一次提出要绘制画图软件工具栏中没有的基本图形,学生需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意识到各种工具的强大功能,可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正如周老师的分析,学生已经较熟练掌握画图软件基本操作,本节课的目标是要将使其对画图软件的综合使用能力、对图画创作的综合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达到将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目的。
所以在第一部分,根据教材上的范例让学生用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画出半圆(多个工具的合用)和用椭圆变出半圆(图形的拆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 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为了实现一个目的,应该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用已有的工具创作出新的图形,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这也是 知识的衍生。思维的训练比起工具和方法的讲解难度更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算一个难点,老师们不能忽略了这部分。
周老师在第二部分,多窗口操作中,大胆放手,提出要求,让孩子先尝试练习,然后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最后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 生之间再进行讨论,答疑解惑。整个学习流程重新建构,极大的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这一教学模式也正是当 前广泛推荐得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周老师在本课中针对教学的一部分尝试了这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周老师的教学反思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收获不小, 教学效益很高。老师们不防也在自己的课堂上试一试,打破常规传统的课堂模式。
双窗口的操作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周老师精心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巩固提升阶段进行双窗口下的图画合成。在此建议可以给学 生提供文字场景,让学生能快速的根据场景,选择需要的素材,并结合文字叙述进行图画合成。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想给学生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但对于三年级的学 生来说,他们常常会被精美的素材吸引,而将时间过多用在了素材的选定上,这就忽略了本课的重点操作。
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教学反思
由于三年级的孩子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本次教学针对以往的学习调整了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围绕如何画出半圆(西瓜和蘑菇)?如何让瓢虫飞在树叶上?两个基本的活动穿贯于本次教学中。由设置疑问开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探求、实践、交流,很好的完成本次学习。
第一个任务相对简单,此环节教师给出启发和引导:西瓜和蘑菇与工具栏的哪个工具画出的图案有相似的地方?让孩子们自己去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并给出建议:可以看书“图9-2 画半圆形的方法”。通过实践和相互交流讨论,本环节的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课后认真回顾本环节,仍有可以拓展的空间。例如:有学生提出质疑,用曲线和加直线的方法也可以画出西瓜和蘑菇;除了用橡皮擦擦去多余的部分,还可以用选定工具完成;在学习中还有些孩子做了背景选择,形成彩色橡皮擦删除失败等等。
本课第二个活动涉及的是多窗口的“图块”操作,包含:图块的复制,移动,缩放。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直接给孩子们抛出操作过程,却未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本次教学中,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引入活动(瓢虫怎么飞在树叶上?),让孩子先去探索,去实践,发现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会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集中注意力。而双窗口之间的切换操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看书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此环节中,采用老师配合学生一起来完成的方式进行,学生一边操作,老师一边引导孩子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操作加以讲解,及时更正。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操作技能,也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得到启发,知道利用知识的迁移可以产生新方法,解决许多新问题。为了让能力强的孩子有提升的空间,本次教学还增加了“巩固提升”的环节。
本课学习双窗口进行“图块”操作局限于成品图画,有孩子就提出:自己的画的画可以合成在一起吗?有这样提问的孩子应该给予鼓励。因此,在小结部分,给予学生启发,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窗口“复制图块”的操作不仅仅局限于成品画图,在今后自己绘画复杂作品时,采用画面合成的方法,更便于绘制和修改。
回顾本次教学,对于双窗口的操作,怎样才算是打开了两个窗口,应该明确的给学生指出:通过看任务栏的窗口按钮是否有两个画图程序按钮;另外,除了两个窗口的画面可以合成,三个窗口呢?更多呢?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去拓展探索。
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第九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如何利用已知工具灵活、创造性的绘制图画;利用多窗口“复制图块”的技巧,组合新图画。尽管在第六课中体验过“复制图块”的操作,但第六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仅涉及了图块的移动,并未涉及到对图块进行缩放的操作。
学生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工具栏,颜色处理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画图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仅会利用已知工具进行绘画,也缺乏对画图创作的综合处理能力。不善于开动脑筋,缺乏探索精神。本课所涉及的 “打开”文件和 “复制图块”分别在第四课和第六课中学生已经初步体验过,大部份孩子操作较熟练,但是以上操作均在限制在单窗口中进行,而本课的两个知识点均要求在双窗口中进行,预知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
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
掌握在不同窗口中进行画面合成的技巧。
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
【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疑问:如何画出半圆?如何让瓢虫飞在树叶上?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孩子们观察、讨论、探索,实践,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迁移和灵活运用,创新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
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
利用不同窗口中进行“图块的复制”的技巧组合新图画。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
利用“图块复制”技巧合成画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的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孩子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掌握了许多画图的本领,请孩子们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孩子们回答:电脑简笔画、喷枪、刷子、拼装图形、复制图块、给画图涂颜色……
【启发孩子对旧的知识进行回顾,养成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好习惯】。
2、孩子们掌握的本领可真不少,这跟孩子们上课认真是分不开的。利用画图工具,可以画出许多漂亮的图画。
3、小明、小华跟咱们一样,也在学习画图,他们想画一个西瓜和蘑菇,在工具栏却找不到画半圆的工具,你们能帮助他吗?
【为孩子们提出一个疑问,质疑工具栏上的工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根据疑问去寻求解决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
(一)探索半圆的画法
1、老师出示课件,展示“西瓜和蘑菇”,并给予启发和建议:
(1)观察“西瓜和蘑菇”形状,跟工具栏上的什么工具画出的图案有相似的地方?
(2)可以用多种工具来组合绘制图画;
(3)可以看书38页的讲解。
(4)同桌的同学可以讨论。
2、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画半圆的方法并完成“西瓜和蘑菇”。
请完成的学生讨论演示。
【此环节的任务相对简单,孩子们通过看书和相互讨论均能完成,因此,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完成,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孩子们真能干,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工具栏上的工具,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候,我们还要开动脑筋,利用这些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
4、作品交流。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漂亮的作品吧。老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老师适当提出建议。
(二)探索组合图形的方法。
1、孩子们,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相互帮助,就能解决困难。今天 ,我们就顺利地帮助了小明、小华同学,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还想挑战新的任务吗?
2、教师出示任务二。
小明同学画了一片树叶;
小华同学画了一只瓢虫。
3、他们想:如果这只瓢虫飞在树叶上,该是多么生动的一幅图画啊!
孩子们,让我们来帮小明和小华完成这个愿望,帮助他们把两幅图组合在一起,好吗?【树叶和瓢虫的文件老师已经发在了同学们的桌面上】。
4、学生活动:孩子们看书探索完成任务二。
【三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老师先抛出操作过程,许多孩子最后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此环节让孩子自己先去探索,去实践,发现自己会遇到哪些问题,在接下来老师讲解的时候才会针对自己的问题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5、老师巡视了一周,孩子们的确遇到许多困难,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1)老师先请一位孩子,用我们第四课学习的“打开”文件的方法,在两个画图窗口中分别打开“树叶”和“瓢虫”。
【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的操作,老师要重点提示“打开两次画图程序”。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许多孩子会在同一窗口中打开两个文件,造成操作失败】
(2)现在,我们要把这只漂亮的“瓢虫”放到树叶上去。还记得第六课“复制图块”的方法吗?我们可以用“复制图块”的方法把“瓢虫”复制到“树上”上。请一位孩子上来示范。(孩子边操作,老师边讲解)
第一步:在“瓢虫”窗口选取“选定”工具,把“瓢虫”选定,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
第二步,切换到“树叶”窗口,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为什么瓢虫后面有白色的区域呢,因为没有选择透明背景);
第三步,移动“瓢虫”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大小。
【此环节的任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看书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完成,学生一边操作,老师一边引导启发孩子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操作加以讲解,及时更正。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操作技能,也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得到启发,知道利用知识的迁移可以产生新方法,解决许多新问题。调整图块大小之前的选定区域的保持一定要重点提醒。】
(3)学生通过示范后继续完成任务二。
(三)巩固提升
1、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帮助小明、小华完成了任务。现在,请孩子们打开桌面的文件夹“资料”包,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漂亮的图画?
孩子们回答:有草地、蝴蝶、荷叶、青蛙、蜻蜓、花草……
2、孩子们,你们可以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组合出哪些丰富多彩的作品?
学生回答:草地上飞舞的蝴蝶;荷叶上跳跃的青蛙;花草上的蜻蜓……
3、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请孩子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画面合成”的方法来描绘这些美丽、丰富的图画吧。
3、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活动三。
4、作品交流。老师展示学生面画合成后的作品,学生进行点评,老师适当给出建议。
【本环节可以根据课堂节奏,为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一个分层次学习的空间,需要老师精心准备素材。】
三、课堂小结
1、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
孩子们讨论汇报。
2、老师小结:
(1)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时,我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工具栏上的基本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
(2)如果在一张纸上画出所有的图形就不便于修改和调整,这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画图窗口先绘制出单个的图画,然后采用画面合成的方法,不仅修改容易,也可以组合出丰富有层次的作品。
【本节除了学生进行汇报,老师在小结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启发,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窗口“复制图块”的操作不仅仅局限于成品画图,在今后自己绘画复杂作品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课件8张PPT。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画半圆
(1)画椭圆
(2)直线—半圆
(3)擦去(清除)多余部分画面合成
(1)打开两个画图窗口;
(2)分别打开树叶和瓢虫;
(3)在“瓢虫”窗口选取“选定”工具,把“瓢虫”选定,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
(4)切换到“树叶”窗口,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注意改变透明背景);
(5)移动“瓢虫”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大小。打开桌面的文件夹“资料”包,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画面合成”的方法来描绘这些美丽、丰富的图画。练习(1)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时,我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工具栏上的基本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
(2)如果在一张纸上画出所有的图形就不便于修改和调整,这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画图窗口先绘制出单个的图画,然后采用画面合成的方法,不仅修改容易,也可以组合出丰富有层次的作品。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