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学案+练习(打包7套)

文档属性

名称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学案+练习(打包7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17 20:09:38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例题一]
以下各项中不是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 C
[分析]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例题二]
我国哪一类生物的种类在世界上的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A.鱼类 B.被子植物 C.鸟类 D.裸子植物
[答案] D
[分析]我国裸子植物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26.7%,被称为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例题三]
生物的多样性实质是指(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
[答案]A
[分析]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都是由它控制的。
[例题四]
判断:某种生物的减少或灭绝,不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答案] 错误
[分析]某种生物的减少或灭绝,会影响与之相关的生物的食物链,会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只是一种生物的灭绝,生态系统还可以进行自我的调节,但灭绝的生物的数量增加,就会极大地影响生态系统。
[例题五]
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C
【分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最具有生物多样性。
[例题六]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该题是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物种的一个典型实例。
[例题七]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答案】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分析】该题考察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例题八
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你认为这与基因多样性有关系吗?
[例题九]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片片白云绕山间……谁不说俺家乡好……”很多同学一定听过这首优美的歌曲,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那么让人眷恋。请结合所学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写一篇300-500字的短文,在全班交流。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内容不能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 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地球环境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沙漠 B.热带雨林 C.大草原 D.农田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6.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列各类动物之首,它们能够成功生存是因为
A.节肢动物能够保持稳定的体温,所以可以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B.节肢动物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幼虫变为成虫,因此增加存活的机会
C.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极为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D.节肢动物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
7.最近市场上出现一种水蜜桃鸭梨,味甜又多汁,而且不会像原来本地鸭梨那样吃多了口腔黏膜会破损。现在本地所有的种植户都有意改种这种鸭梨,那么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增加了打入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B.鸭梨的生物潜能变大
C.若未来有病虫害危害这种鸭梨,则病虫害将不可收拾
D.可增加本地鸭梨品种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8.将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图解填充完整,并加上一个你容易记住的标题。
9.下图显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请你说说是哪三个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10.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比较容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D 4.B 5.C 6.C 7.C
二、
8.A.基因的多样性 B.间接的价值 C.森林中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 D.我国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 E.药用
9.图中的A项显示了在一个兔子群体内不同性状个体的不同的遗传基因,表示了基因的多样性;具有不同基因库的兔子与草地上的其他生物组成了草地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图中的B项);草地生态系统与其他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一起组成了某一个区域景观,显示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图中的C项)。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保护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这是因为南方的马尾松林常常是山林经砍伐后种植的人工林,其基因多样性流失,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林与其它树种形成混交林,则能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1.略
第二章 认识生物多样性
一、选择题
1.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海带 B.肾蕨
C.松树 D.榕树
2.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3.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4.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
A. 中国? ? B. 美国??
C. 瑞士?? D. 澳大利亚
5.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7.下列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在灭绝边缘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蟒 D.白鳍豚
8.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9.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出原地保护
B.建立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D.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和买卖珍稀动、植物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不同因素对哺乳动物和鸟类威胁大小的条形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写出两条保护动物的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材料二:水稻丛矮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三: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良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 。
(2)材料二说明了: 。
(3)材料三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 和 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保护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C 6.A 7.D 8.D 9.C
二、非选择题
1.(1)偷猎 栖息地的丧失
(2)栖处地的丧失
(3)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不乱砍乱伐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1)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2)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种类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物的栖息地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章的学习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之上,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时要不仅仅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还要认识到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能够认识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的学习最好采取图表的形式来进行,注重对有关生物多样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学习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工程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资料搜集能力。
3、通过认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   ,还包括    和    。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 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
4、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有   、    、   、   、   、   。 
5、       ,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导入新课
随着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包括 、 、 三个层次。
(2)世界上,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最丰富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

(3)我国被称为“ 的故乡”,我国动物中,脊椎动物 、 和 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
(5)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 、 、 、 、 、 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2、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一种生物是一个基因库?
(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是怎样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的?
(3)某种生物突然消失将会产生哪种后果?
四、拓展创新
1、资料收集:我省许多地方有名优农产品。小组间合作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思考这与基因多样性的关系?
2、才艺展示:请你根据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歌颂家乡美景的小短文,看谁在文章中写到的生物种类多。
五、网络构建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
你这节课的困惑是:
六、达标检测
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 )
A、环境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 )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中国
4、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
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5、我国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并获得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6、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巴西 哥伦比亚 中国 (3)裸子植物 鱼类 鸟类 哺乳类
(4)基因的多样性 (5)森林 草原 荒漠 湿地 湖泊 海洋
2、(1)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细胞内有成千上万对基因。由于不同种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即使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2)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3)略
拓展创新

达标检测
1、C 2、A 3、D 4、B
5、野生水稻 普通栽培水稻   水稻之父
6、植物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 第三位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在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过程中锻炼分析、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广泛出现的名词,但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都包含哪些层次学生并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尽可能使用更多的可以理解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了解三个层次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基因的多样性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从具体事例入手,以美国引进我国野生大豆杂交的事例,使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进而使学生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上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三条主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以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知识上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应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有效的根本保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建议
1、用多媒体的形式介绍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因多样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说明基因多样性的内容是:种类基因多样性和种间基因多样性,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3、基因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和重点。也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
教学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2
分钟
引言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命形式。而今,这种生物的多样性正遭受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迫在眉睫。要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必须首先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方面内容,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板书: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进入新情景
12
分钟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们首先来认识第一部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实际存在500万到1亿种之间,已识别约175万种。我国生物种类是否丰富呢?请同学来看资料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
1) 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2) 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3) 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4) 怎么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我国在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所以,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而列表中我国其它动植物资源也都位于世界的前列。我国也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
1、物种丰富。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
经济物种丰富。
播放视频: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学生看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发言、补充。
学生从真实的数据中感受到我国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视频: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3
分钟
基因的多样性
从上述学习中,我们发现,我国生物种类是极其丰富的。那么,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来决定的。或者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本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呢?
例1、大豆的品种在我国就有2万种之多,而人类只喜欢其中的30到40种,其他的品种还需要保护吗?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假如美国没有找到能抗病的基因大豆,美国大豆的命运将是什么样的?
例2、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他的贡献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被国家授予最高科技奖。
播放视频: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思考、回答(基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体会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多样性
视频: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6
分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面我们来讨论决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外在因素-环境。我国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种类的生态系统,才使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有了保证。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如牧场沙漠化,许多牧羊、牧马、牧牛便会出现食物短缺现象,导致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可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回想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增强“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的意识。
12
分钟
小结:
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含义?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吗?
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那么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请同学们查找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
讨论、回答
直接价值——食物、药材、木材、燃料;
生态价值——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科研教学价值——野外实习的基地;
美学价值——观赏、休闲。
板书设计: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基因的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让学生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理解基因多样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收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
学生准备:
收集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材料
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物种类多样性
1.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认真倾听产生学习兴趣,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涵义。
方案一:阅读课本提供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质疑、通过计算表中所列我国生物类群占世界的总百分比,忍痛我国生物资源丰富。
方案二:生物小组的同学将收集到的材料以各种媒体形式展示,使全体同学感到我们的国家资源丰富。
讲述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事例,引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情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组织引导。
2.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方案一:各小组派代表叙述课前收集的关于无脊椎动物的情况以及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类群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完成第一个讨论题。
方案二:观看生物多样性的录像片。完成讨论题3并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组织交流、评价。
播放录像片并介绍世界生物资源情况。
鼓励学生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基因的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分析案例并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能够得出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
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
2.基因多样性减少造成的危害。
小组成员分析原因,讨论、质疑、达成共识,原因是近亲繁殖,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列举事例: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头小虎,眼睛都是瞎的。
3.每种生物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性是基因的多样性。
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特征并初步理解不同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是不同的。
分析物种个体数量与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理解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关系。
引导分析事例使学生明白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型不同。进一步明白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4.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了解有关事例,产生民族自豪感。
生动遗传事例介绍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概念
方案一: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方案二:分析某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明确生物之间的关系。
提问生态系统概念
展示食物链、食物网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并举出所知道部分相关生物。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根本保证。
4.三个层次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方案一:看书、讨论、回答,海洋、森林、荒漠、湿地、草原、湖泊、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及树、草、狼、鸟、鱼等生物。
方案二:部分学生列举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的材料。
分析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明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在讨论的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每种生物的个体组成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种类减少会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提出生态系统的类型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材料并与课本内容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组织引导,评价纠正。讲解难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课堂知识小结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引导总结,评价纠正。使知识升华。
引导、评价,达到共识。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修改意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课:
同学们,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同时也构筑了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生活美景。经科学家不完全统计,不发达国家80%的药物来自于生物。就是西医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有20%以上的药物直接来自生物,根据以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生物。
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本节我们来学习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进入新课,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人类越来越重视,应该说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本节课我们主要从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第一个问题: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板书: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到底有多少种,现在谁也说不清楚,目前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就有175万种,这足以证明生物种类是丰富多样的。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并分组讨论三个讨论题。
(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质疑,形成小组一致意见)
通过阅读和讨论,请同学们先回答讨论题2 ,在上表中我国哪一种类的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比较少?
裸子植物最高;爬行动物最少!
表中几种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并根据数字估计我国生物资源的情况。
占14.96%,比较丰富。
不是比较丰富,而是很丰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还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同时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等都位于世界的前列。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我们生活多姿多彩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赐予我们的美丽世界,像爱我们自己一样爱护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像我们这样幸福,现在请部分同学列举收集到的生物匮乏国家的情况。
科威特的人均收入很高,但他们的生物资源却相当匮乏,拥有的绿色植物的数量面积一直是一个象征贫富的重要标志,近 几十年来,科威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绿地建设,为科威特人民创造好的生活环境。
这位同学的事例很生动,世界上像这样的国家不在少数,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对于人类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继续举例。
举例(略)
除课本上列举的事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1: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2.除动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类群。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物的种类在自然界中非常丰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
我们要爱护生物并大力宣传,让周围的人参与到爱护生物行动中。
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生物没有发现。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总结的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种类已经很多,另外还有未发现的生物种类估计在500万种以上,希望我们同学勇于探索,去发现他们,更可贵的是我们同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生物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已经有了保护生物的意识。
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基因的多样性。(板书,基因的多样性)我们先分析两个事例。
基因的多样性的好例子!
事例一: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大豆患萎黄病,症状是生长受阻,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严重时根系腐烂,全株死亡。这种病害使美国的大豆的产量急剧下降,出现大豆危机,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野生大豆,引进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萎黄病的优良大豆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业,使美国由一个大豆进口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水稻和大豆的原有品种,野生品种通过杂交产生的新品种产量不同,基因组成均不相同。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通过杂交产生新品种,这说明新品种的基因是通过原有品种和野生品种杂交得来的。
科学家利用同一种生物基因的不同进行改良,把优点集中在新品种上。
事例二: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来的杂交稻新品种,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每年增产的水稻足够三个澳大利亚国家的人口吃一年。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两个事例分析原因。
(提示:生物的各种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分析的非常好,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的基因,生物的特征就是由基因控制的,即使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的组成也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形势改变生物的特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让两种不同基因的生物进行杂交,再通过选择,将人类需要的基因品种选出来,最终培育成新的品种,但是科学家要完成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
必须有丰富的基因资源供科学家选择。
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科学家没有丰富的物种和基因资源也无法完成品种的选择和培育,下面分析另一个事例。我国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的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请同学们分析这与基因多样性有什么关系?
这些华南虎的亲缘关系已经相当接近,因此,一些致病基因就容易碰到一起,这两只华南虎就是同时接受了父母的眼病的基因而患病的。
主要原因是华南虎的数量减少,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使虎的后代继承有害的基因的可能性增大。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于基因的认识也比较准确,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基因的多样性,可以说明种类的多样性实质就是基因的多样性。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熊猫的种群数量少,导致大熊猫寻求配偶的机会少,近亲繁殖多。加上繁殖和哺育的艰难,幼崽成活率很低。遗传的多样性的丧失,导致大熊猫在适应环境、繁殖、何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益低下。
从以上资分析可以看出基因的多样性的重要性,我国是设街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等,这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在39.33万亿元。下面我们转入第三个问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板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什么?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联系吗?
不仅有联系,而且联系密切,一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另一种或几种生物。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它会受到破坏而发生剧烈变化吗?
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会,当外界因素的破坏超出它的自动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生物种类和数量严重减少。
阅读课本地球上部分生态系统示意图,告诉大家,你了解哪些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草原、湿地、湖泊、城、农田生态系统呈现多样性。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分析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物种多样性是外在表现,基因多样性是内在表现,物种多样性就是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破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丢失。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大家分析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列举搜集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事例。
全国海洋生态调查和检测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竭,海水养殖品种种质严重退化。
我国典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滨海湿地,据初步统计,累计丧失面积已占滨海湿地面积的50%。我国红树林总面积已不足1.5万公顷,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3%;我国珊瑚礁分布面积减少80%;海南岛亚龙湾的整体海草床呈老化和退化趋势。
听了以上事例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我国的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的危机,我们国人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需要增强,另外,我国也应该出台更多的保护环境的法律,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惩罚。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去爱护我们周围的生物,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去影响我们周围的人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作为教师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从回答情况来看大家的收获是很大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的观点落实到今后行动中。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
归纳本节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沙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减少农药的使用
B.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C.多进行无性繁殖,保护濒临绝种的生物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哪三类植物居世界第三( )
A.藻类、苔藓和蕨类 B.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
C.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D.藻类、苔藓和被子植物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6.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 动物、 植物和
野生 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 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7.判断: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
8.判断:所有的狗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生物种类 基因 生态系统
6.家养 栽培 亲缘种 遗传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