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
组成生态系统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左图中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有鸟吃草籽儿,草长不好,为什么把鸟挡在外面,草还是长不好呢?2、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问题?阅读课本19页“想一想,议一议”以及第一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举例: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等 生态系统的概念B一试身手 1.左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细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树桩最终被真菌和细菌分解消失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真菌、细菌:分解者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 生态系统的组成
阅读教材第20页的“资料分析”以及三个自然段,完成相关问题——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把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 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
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
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1、食物链的概念:2、举例:兔吃草,狐吃兔3、食物链的写法:(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生产者(绿色植物);最高消费者(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甲→乙→丙……(4)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草→兔→狐我能行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鹰→蛇→鸟→草
B、草→蝗虫→食虫鸟→蛇→鹰
C、阳光→草→食草籽鸟→鹰
D、蘑菇→野兔→狐B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
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草鼠兔11条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草→鼠→蛇→鹰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蛇→鹰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蛇→鹰↓↓↑↓↓↓↓↓↓↓↓↑↑↑↑(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草 田鼠 鹰 1.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3.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
4.生产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消费者的数目。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4)食物网的概念:(a)能量流动: (b)物质流动: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被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会中毒阅读课本23页资料分析,完成相关问题:日本 水俣病事件 水俣病: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最终调查结果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有机品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水。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类和贝类内体内富集。100多人吃了这种鱼导致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食物链:草→兔→狐(1)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数量急剧增加,兔的数量会无限增加吗?不会,随着天敌数量的增加与食物的缺乏,兔的数量会相应的减少,兔的数量减少又导致狐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增多……如此循环下去,兔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3)在草原上适度的放牧,草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
基本维持原状。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原会发生什么
变化呢?草原会被破坏,最后可能变成沙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小资料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收获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统一的整体。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瓶水中的微生物
B.一块石头上的所有生物
C.一块农田
D.一块馒头上的霉菌
C2.下列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关系
正确的是( )
A.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B.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C.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D3.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
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
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
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补充( )部分和( )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非生物分解4植物→鼠→蛇→鹰准时的列车,不会迁就姗姗来迟的旅客;时代的巨轮,不会等待虚度年华的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