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练习
一、根据拼音选字组词,在被选字上面打“√”。
仿fú(沸 拂 弗 佛) chóu躇(愁 筹 踌)
dǒu然(徒 陡 徙) mó挲(摸 磨 摩)
zì情(恣 姿 咨)
二、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
统都知道了一样。
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来源:Zxxk.Com]
三、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来源:Zxxk.Com]
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
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四、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自已.(停止) B.和煦.(晴朗)
C.解.到南昌(押送) D.寻觅.(寻找)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一面》的作者是 一位卖票工人阿累,本文是许多回忆鲁迅
文章中颇具特色的一篇。( )
2.《一面》通过记叙作者偶然与鲁迅见过一面的事,热情赞颂了
鲁迅热爱劳苦大众和对进步青年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决心踏着鲁迅先
生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意志。 ( )
3.文中三次外貌描写,其特点是由远及近,由粗到细,从形到
神,层层深入。 ( )
4.《一面》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情节简单,如诉家常,
感人至深,主要是因为作者的词藻华丽。
5.“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出来。”表现了作者已认出面前
的人就是鲁迅,但由于过分的激动,一下子说不出来了。( )
六、课内语段阅读。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
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
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
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
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字。[来源:Zxxk.Com]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
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
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
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
体的担心
C.衬托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鲁迅先生的生命已
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 。
4.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从中可以
看出鲁迅是一位
的人。
参考答案
一、佛 踌 陡 摩 恣
二、C 三、C 四、B
五、1.√ 2.√ 3.√ 4.× 5.×
六、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
地观察(或说特写)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
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 痛恨反动派,意志顽
强
《少年闰土》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闰.土(rùn yùn) 祭祀.(sì shì)
颈.项(jǐnɡ jìnɡ) 獾.猪(huān ɡuàn)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ào zhù chú fánɡ cì wei
( ) ( ) ( )
táo cuàn niǔ shēn kuà ɡǔ
( ) ( ) ( )
三、给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1.快到正(zhènɡ zhēnɡ)月了,家家户户正(zhènɡ zhēn
ɡ)在准备充足的食物。
2.奶奶仿佛(fó fú)在佛(fó fú)像前自言自语。
3.这些供(ɡōnɡ ɡònɡ)品都是张家庄的人提供(ɡōnɡ ɡò
nɡ)的。
四、给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新鲜:A.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B.(空气)经常
流通,不含杂类气体。C.新奇;稀罕。D.(事物)出现不久。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2.清晨,田野的空气很新鲜..。( )
3.营养专家呼吁人们要多吃新鲜..的蔬菜。( )
4.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闰土会捕鸟。 闰土会刺猹。(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2.那鸟雀什么都有 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
七、用“____”画出句子中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再写句子。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
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写一个表示人物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
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
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
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
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
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高兴 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冒 涌)出:角鸡,跳鱼儿,
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 堵)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
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用“√”表示。
2.“角鸡,跳鱼儿,贝壳,猹”分别是指《少年闰土》中的( ),
( ),( ),( )四件事。
3.这几段文字从( )、( )、( )、( )、( )
五方面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4.中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九、小练笔。
闰土给“我”讲述的那些事件件有趣,不禁勾起了我们对童年趣
事的回忆。请从你的童年的记忆中选择最有趣的一件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rùn sì jǐnɡ huān
二、套住 厨房 刺猬 逃窜 扭身 胯骨
三、1.zhēnɡ zhènɡ 2.fú fó 3.ɡònɡ ɡōnɡ
四、1.C 2.B 3.A 4.D
五、1.闰土不仅会捕鸟,还会刺猹。 2.天空中挂着月。 3.闰
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他们那里是不算偷的。
六、1.: ; , 。 2.: , , , ……
七、扫 支 撒 看 拉 罩 小豆豆把蝴蝶结小心地戴在头
上,又站在镜子前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转了一个圈后满意地拿起书包
走到门口,弯下腰摸了摸小猎犬的脑袋,这才蹦蹦跳跳地出门。(答
案不唯一)
八、1.兴奋 涌 挡 2.雪地捕鸟 看跳鱼儿 海边拾贝 看瓜
刺猹 3.身材 脸色 眼睛 衣着 手 4.生活困苦,劳动艰辛。 5.
再见闰土(中年闰土)
九、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练习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冠
.
李戴(ɡuàn) 追悼
.
(dào)
B.敷
.
药(fú) 水浒
.
传(hǔ)
C.匆
.
匆忙忙(cōnɡ) 爱抚
.
(fǔ)
D.北风怒号
.
(hào) 数
.
不清(shǔ)
二、看拼音,写词语。
duān xiánɡ ké sou wén zhānɡ
( ) ( ) ( )
shì sh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三、查字典填空。
“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挽”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拉。②追悼死人。③设法使局
势好转或恢复原状。在下面的词语中,“挽”应选哪种解释?选一
选。
挽联( ) 挽救( ) 挽弓( )
四、补充词语,并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 )然( )悟 ( )( )风霜
( )声( )哭 ( )( )忙忙
三( )半( ) ( )( )楚楚
1. 伯 父 逝 世 了 , 我 们 因 悲 痛 过 度 而 哽 咽 , 哭 不 出 声 来 。
( )
2.这位老人真是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
3.经过大家的提示,我一下子明白了。( )
五、选词填空。
深奥 深刻
1.老师总能把( )的道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2.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十分( )。
惊异 惊叹
3.这些精巧的工艺品令人( )不已。
4.那时候我有点( )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
戴?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伯父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风呼呼地刮着。(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改成比喻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
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
2. 有 一 天 黄 昏 , 呼 呼 的 北 风 怒 号 着 , 天 色 十 分 阴 暗 。
( )
3.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
来。( )
八、课外阅读。
鲁迅在 30 年间,写作和翻译了 600 多万字的作品。大家都说鲁
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
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
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
命。”
鲁迅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他常常白天做另外的工作,晚上
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
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大
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的耗费别人
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两样。”
1.请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3.鲁迅珍惜时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在原文中摘抄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再写一句你曾经学
过的惜时警句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小练笔。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那个拉车的人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
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用“这个车夫才三十来岁……”
开头。
参考答案
一、C
二、端详 咳嗽 文章 逝世 囫囵吞枣
三、扌 7 ② ③ ①
四、恍 大 饱经 失 痛 匆匆 更 夜 清清 1.失声痛
哭 2.饱经风霜 3.恍然大悟
五、1.深奥 2.深刻 3.惊叹 4.惊异
六、1.伯父说:“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北风吹着
口哨,一路咆哮着。
3.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滴地往下
掉。 4.行人回家。
七、1.语言描写 2.环境描写 3.动作描写
八、1.不仅 也 2.C 3.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
情。4.略 5.文章最后一句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九、略
《有的人》练习
一、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俯
.
下(fǔ fú) 不朽
.
(xiǔ qiǔ)
摔
.
垮(shuāi suāi) 当
.
牛马(dānɡ dànɡ)
二、选择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下场:A.演员或运动员退场。B.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1.比赛结束,运动员们依次下场
..
。( )
2.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
..
可以看到。( )
骄傲: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B.自豪。
3.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 )
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
..
使人落后。( )
三、正确判断下面“活”的意思,并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
里。
A.躯体活着 B.精神永驻
1.他活了八十岁,还是一无所获。( )
2.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
3.像他这样危害社会的人,活着还不如死了。( )
4.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四、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即使……也…… 不但……而且……
1.( )你骑在人民的头上,( )人民把你摔垮。
2.( )你骑在人民的头上,人民( )把你摔垮。
3.( )你骑在人民的头上,你( )不会得意太久。
五、课内阅读。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和两个“死”分别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第二节中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动词,并分析这样用词
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所表明的态度是
( )。(多项选择)
A.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B.对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C.盼望旧社会彻底灭亡
D.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六、课外阅读。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
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
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 年 4 月
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
割。
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马”象征了旧社会中____________的人。
七、小练笔。
读了《有的人》这首诗歌,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和教育?请以
“我要做一个________的人”为题写几句话,然后跟老师和同学交
流。
参考答案
一、fú qiǔ suāi dànɡ
二、1.A 2.B 3.B 4.A
三、1.A 2.B 3.A 4.B
四、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即使……也……
五、1.第一个“活”指躯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永驻;
第一个“死”指生命毫无价值,第二个“死”指生命不存在了。 2.
骑、俯。“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
质;“俯”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刻画
了鲁迅先生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3.ABCD
六、1.C 2.这一句把老马不甘心受欺凌却又无力反抗,只能继
续在悲惨的生活中挣扎的那种无奈而又悲凉的感觉形象地描写出
来,同时也激起人们对老马不幸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命运的义愤。 3.
广大的与牛马一般命运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