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检测题(二)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21 09: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检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
A. 平津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华东地区
2.如下图是北平学生同反动军警搏斗的场景,他们高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一事实表明( )
A. 国民政府不抵抗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C. 九一八事变爆发 D. 华北危机空前严重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抵抗
B. 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抗日
C.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 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以军事抵抗为主、外交斡旋为辅的方针
4.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 发生时间 B. 发动者 C. 解决过程 D. 历史影响
5.西安事变纪念馆有“历史的转折”五个字。“历史的转折”是指( )
A.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6.20世纪30年代,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佟麟阁激励将士:“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此情景发生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7.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9.一位网友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一帖,又一次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帖子一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半个月,就引来了百万浏览量,许多网友纷纷声援,希望接英雄遗骸回家。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值得后人去纪念
②在此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③此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④此会战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而共产党的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10.1937年7月7日,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屈辱与悲愤、血性与荣光的日子!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烽火》曾特意选择于7月7日举行首映式,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应首选( )
A. 柳条湖 B. 北大营 C. 宛平 D. 南京
11.“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了多次大的战役,如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这些战役规模大,地域覆盖广,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主要说明1938—1940年间( )
A.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 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 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12.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是指( )
A. 第一次长沙会战 B. 第二次长沙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第四次长沙会战
13.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 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 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14.下图显示了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以下关于该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5.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彻底破产的标志是(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16.根据国共双方的协议,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接受改编后立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淞沪会战期间,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东北部全歼板垣师团一部的将领是( )
A. 李宗仁 B. 朱德 C. 林彪 D. 彭德怀
17.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 )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④发展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题干中称赞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19.《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淮海战役 D. 百团大战
20.“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 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 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 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21.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A. 5月6日 B. 8月15日 C. 9月2日 D. 9月9日
22.大会通过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大会是( )
A. 党的“一大” B. 遵义会议 C. 党的“二大” D. 党的“七大”
23.“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由此可见,中共七大意义在于( )
A.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D. 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步伐
24.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豫湘桂战役
25.丽丽同学以“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为主题搜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料。在她搜集的史料中,有两条信息是这样评价某一历史事件的: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余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抗日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战略相持:1938年10月一1945年8月;战略反攻:1945年8月一抗战胜利(全面反攻)。
材料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分)
(2)在战略防御、相持阶段,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共领导的军队组织了哪些著名战役来打击日军?(3分)
(3)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分)
(4)小明同学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网页上发现了以下一些具体时间:1945年8月15日、2014年12月13日,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些时间都发生了哪些事件。(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桂林日报》
材料二:如下图《西北文化日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指的是什么?(4分)
(2)该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3分)
(3)“兵谏”的结果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时间从1931年开始的依据。(3分)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3分)
材料三: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你认为今天中日两国友好相处的最大障碍是什么?(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少年宫举办以“铭记历史”为主题的爱国影片展播。根据海报,你可选择观看下列影片(将代表影片的字母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
( A B C D
材料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二战中,为应对这一威胁,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阅后请回答:
(1)日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分)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日军在六周之内屠杀三十多万中国军民。(3分)
(3)我国每年都在这一天鸣响防空警报。东北三省沦陷。(3分)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3分)
(5)2015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3分)
(6)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3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D
C
D
D
C
B
D
D
C
B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C
C
C
B
D
B
B
D
C
D
B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1)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
(2)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4)依次是: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7.(1)西安事变。情况:东北三省沦亡,日军进逼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进行局部抗战。
(2)政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3)国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大障碍:日本不能深刻反省侵华罪行,美化侵华战争的史实,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暴行
29.(1)C。
(2)D。
(3)A。
(4)百团大战。
(5)70周年。
(6)当代青年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