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初中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4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会考复习】初中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考点4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19 14:33:57

文档简介

考点四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了解我国的农业概况、工业概况、交通的发展、历史的文化及当代文化的发展是分析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3.农业的分布
(1)农业的分布及东西部差异
东西部
农业部门
农业分布地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
林业
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我国最大天然林),西南林区(天然林),东南林区(人工林)
渔业
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
海洋渔业——东部、南部沿海地区
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畜牧业
天然草场广布,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伊犁马、细毛羊)、青海牧区(牦牛)、西藏牧区(藏绵羊、藏山羊、牦牛)
种植业
分布在地势较低,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青藏地区)、绿洲(西北地区)
(2)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耕地类型
熟制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气候
北方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降水较少,纬度高热量较低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
水田
一年两熟
或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条件好
4.农业的发展建设
(1)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2)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水分等
社会条件—市场、技术、政策等
(3)农业发展:走“科技兴农”之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业。
二、我国的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工业的空间分布
(1)总特点:东部工业中心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
(2)沿铁路分布(如:京沪、京广、哈大线等)
(3)沿江分布
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以上海、南京、武汉、 重庆等为中心
(4)沿海分布
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唐山)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广州、深圳、珠海)
3.高新技术产业(依附于科技力量)
(1)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2)产业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重大;成本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所占比例大;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
(3)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
(4)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5)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拓展】工业的分类
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为主。如:采矿、冶金、机械等
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食品、玩具等
三、我国的交通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门口到门口)、航空、水运、管道,其中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主要铁路干线及枢纽
铁路干线
起止点
东西向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北疆线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南昆线
南宁—昆明
南北向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香港)九龙
京哈线—京广线
哈尔滨—北京—广州
太焦—焦柳线
太原—焦作—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青藏线
西宁—拉萨(海拔最高)
【注】经过省会城市(5个 )最多的铁路干线——京广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
4.交通运输网的分布
东部地区铁路网:密度密集
西部地区铁路网:密度稀疏
5.我国高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方,京广高铁(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高铁(京津唐—沪宁杭工业基地)、京哈高铁、沪昆高铁(我国东西距离最长高铁)等。
6.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方式
优点
不足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
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运速慢、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需专门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仅限于石油、天然气的运输
7.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根据运输性质
运距:近—公路,远---航空、铁路、水运
运量:小—航空,大---铁路、水运
运费:较高—铁路,较低—水运
(2)根据运输物体的性质
大而笨重货物,长途运输——铁路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装卸灵活,短程——公路
大量气体或液体运输——管道
大宗、笨重、远距离、不易变质的货物——水运
运距远、量小、贵重、急需的货物——航空
四、我国的文化
1.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地区
南方
北方
西北
气候特征
湿热、降水丰沛
干燥、寒冷
降水少
建设风格
尖顶房、屋顶坡度较陡(瓦房)
墙体厚、窗户小,坐北朝南
屋顶较缓(平顶房)
目的
排泄雨水、通风散热
保暖作用
晾晒
(2)对饮食的影响
①北面南米: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②北咸南甜:北方喜咸,南方好甜。
(3)对服饰的影响
青藏高原
“藏袍”(“不对称”的大袍),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气温昼夜温差大
西北地区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内蒙古地区的牧民
以羊毛,皮革为原料
2.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地方特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2)特色民族文化: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等。
(3)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3.我国的文物——《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山东泰山、安徽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皖南古村落、苏州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和丽江古城。
1.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A、C两工业区都有钢铁工业分布,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的基础条件   ,C工业区建立的基础条件 。
(3)D工业区是我国著名的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发展
    型经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图中A为辽中南工业基地,B为京津唐工业基地,C为沪宁杭工业基地,D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沪宁杭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广大的消费市场及便利的交通;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①接近港澳地区,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交通便利,海外市场广阔;③科技先进等。
【答案】(1)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丰富的矿产资源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利的交通 (3)轻 外向 毗邻港澳、吸引外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经验、海外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
2.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发展种植业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 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④是秦岭—淮河线,从图中的信息可知这条线以北粮食作物以???为主,这条线以南居民主食以???为主,这条线以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基地,这条线以南矿产资源的优势是??? ,这条线以南电力工业以???为主,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2)①、②、③点中降水最少的是??,②是???牧区,③所在省(区)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是??????。(填地形区) (3)⑤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因此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区。 (4)⑥所在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各区域的农业及工业发展特点。(1)秦岭-淮河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南方由于降水丰富,气温高,是亚热带湿润区,适合水稻的生长,而北方降水更少,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的生长,所以北方粮食以小麦为主,南方粮食以水稻为主,北方由于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早,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而南方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南方能源较少,但河流多,水量大,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发达,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出现了与其他三个地区不同的独特因素。(2)①、②、③地是自东向西分布,因东部临海,水汽较多,而越往西降水越少,所以降水最少的就是西北内陆的③,②是处于内蒙古高原的内蒙古牧区,是温带草原牧区,而③所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工业发达。(3)⑤所在地区为青藏高原,此处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发展条件苛刻,而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较高,同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农业。(4)⑥所处地区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但不足之处就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少,加上我国受季风影响显著,经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答案】(1)小麦?米饭(大米)辽中南工业 有色金属 水电 地形 (2)③ 内蒙古 塔里木盆地(3)河谷(4)⑥所在地区是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发
1.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推测黑、吉两省的粮库储备的主要粮食为( )
①稻谷 ②青稞 ③小麦 ④玉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青稞
3.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B.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
C.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
D.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4.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对农业促进作用不大
B.新能源、新材料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C.中、西部地区基本没有高新技术产业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5.关于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多沿河沿湖分布  B.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D.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区
6.小明周末和父母从昆明市到富民县采摘杨梅,他们选择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河运  D.航空
7.能够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
8.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9、(2018北京市海淀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
A.高原和盆地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
(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布局的原因有( )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 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 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京津唐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
(2)A工业区以钢铁、机械、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与A、B工业区相比,C、D工业区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缺乏原材料 。
(4)我国四大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D 。
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D工业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生态农业模式称为基塘农业生产方式。
11.(2016云南)读“中国国家级城市群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 ,它与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任举一例 。
(2)新疆 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其输送到能源缺乏的长三角城市群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
(3)图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群是 ,该城市群分布有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部分地区。
(4)长江流域是城市群集中分布区,其中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①便利的航运②丰富的石 油资源 ③充足的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考点四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了解我国的农业概况、工业概况、交通的发展、历史的文化及当代文化的发展,是分析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3.农业的分布
(1)农业的分布及东西部差异
东西部
农业部门
农业分布地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
林业
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我国最大天然林),西南林区(天然林),东南林区(人工林)
渔业
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地区
海洋渔业——东部、南部沿海地区
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
西部
畜牧业
天然草场广布,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伊犁马、细毛羊)、青海牧区(牦牛)、西藏牧区(藏绵羊、藏山羊、牦牛)
种植业
分布在地势较低,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青藏地区)、绿洲(西北地区)
(2)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耕地类型
熟制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气候
北方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降水较少,纬度高热量较低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南方
水田
一年两熟
或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条件好
4.农业的发展建设
(1)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2)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水分等
社会条件—市场、技术、政策等
(3)农业发展:走“科技兴农”之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业。
二、我国的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工业的空间分布
(1)总特点:东部工业中心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
(2)沿铁路分布(如:京沪、京广、哈大线等)
(3)沿江分布
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以上海、南京、武汉、 重庆等为中心
(4)沿海分布
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唐山)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广州、深圳、珠海)
3.高新技术产业(依附于科技力量)
(1)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2)产业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重大;成本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所占比例大;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
(3)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
(4)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5)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拓展】工业的分类
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为主。如:采矿、冶金、机械等
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食品、玩具等
三、我国的交通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门口到门口)、航空、水运、管道,其中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主要铁路干线及枢纽
铁路干线
起止点
东西向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北疆线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
南昆线
南宁—昆明
南北向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香港)九龙
京哈线—京广线
哈尔滨—北京—广州
太焦—焦柳线
太原—焦作—柳州
宝成—成昆线
宝鸡—成都—昆明
青藏线
西宁—拉萨(海拔最高)
【注】经过省会城市(5个 )最多的铁路干线——京广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
4.交通运输网的分布
东部地区铁路网:密度密集
西部地区铁路网:密度稀疏
5.我国高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方,京广高铁(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沪高铁(京津唐—沪宁杭工业基地)、京哈高铁、沪昆高铁(我国东西距离最长高铁)等。
6.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方式
优点
不足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
水路
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运速慢、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需专门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仅限于石油、天然气的运输
7.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根据运输性质
运距:近—公路,远---航空、铁路、水运
运量:小—航空,大---铁路、水运
运费:较高—铁路,较低—水运
(2)根据运输物体的性质
大而笨重货物,长途运输——铁路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装卸灵活,短程——公路
大量气体或液体运输——管道
大宗、笨重、远距离、不易变质的货物——水运
运距远、量小、贵重、急需的货物——航空
四、我国的文化
1.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地区
南方
北方
西北
气候特征
湿热、降水丰沛
干燥、寒冷
降水少
建设风格
尖顶房、屋顶坡度较陡(瓦房)
墙体厚、窗户小,坐北朝南
屋顶较缓(平顶房)
目的
排泄雨水、通风散热
保暖作用
晾晒
(2)对饮食的影响
①北面南米: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②北咸南甜:北方喜咸,南方好甜。
(3)对服饰的影响
青藏高原
“藏袍”(“不对称”的大袍),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气温昼夜温差大
西北地区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内蒙古地区的牧民
以羊毛,皮革为原料
2.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地方特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2)特色民族文化: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等。
(3)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3.我国的文物——《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山东泰山、安徽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皖南古村落、苏州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和丽江古城。
1.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A、C两工业区都有钢铁工业分布,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的基础条件   ,C工业区建立的基础条件 。
(3)D工业区是我国著名的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发展
    型经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图中A为辽中南工业基地,B为京津唐工业基地,C为沪宁杭工业基地,D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沪宁杭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广大的消费市场及便利的交通;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①接近港澳地区,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交通便利,海外市场广阔;③科技先进等。
【答案】(1)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丰富的矿产资源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便利的交通 (3)轻 外向 毗邻港澳、吸引外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经验、海外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
2.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发展种植业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 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解析】本题结合实际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地形崎岖,水土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的地形平坦,草原广阔,牧草丰富,宜发展畜牧业;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热量较欠缺,不宜种植甘蔗,该区的糖料作物是甜菜;新疆由于降水稀少,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宜发展绿洲农业,另外由于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所以盛产的瓜果特别甜。
【答案】D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④是秦岭—淮河线,从图中的信息可知这条线以北粮食作物以???为主,这条线以南居民主食以???为主,这条线以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基地,这条线以南矿产资源的优势是??? ,这条线以南电力工业以???为主,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2)①、②、③点中降水最少的是??,②是???牧区,③所在省(区)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是??????。(填地形区) (3)⑤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因此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区。 (4)⑥所在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各区域的农业及工业发展特点。(1)秦岭-淮河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南方由于降水丰富,气温高,是亚热带湿润区,适合水稻的生长,而北方降水更少,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的生长,所以北方粮食以小麦为主,南方粮食以水稻为主,北方由于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早,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而南方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南方能源较少,但河流多,水量大,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发达,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出现了与其他三个地区不同的独特因素。(2)①、②、③地是自东向西分布,因东部临海,水汽较多,而越往西降水越少,所以降水最少的就是西北内陆的③,②是处于内蒙古高原的内蒙古牧区,是温带草原牧区,而③所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工业发达。(3)⑤所在地区为青藏高原,此处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发展条件苛刻,而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较高,同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农业。(4)⑥所处地区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但不足之处就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少,加上我国受季风影响显著,经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答案】(1)小麦?米饭(大米)辽中南工业 有色金属 水电 地形 (2)③ 内蒙古 塔里木盆地(3)河谷(4)⑥所在地区是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发
1.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推测黑、吉两省的粮库储备的主要粮食为( )
①稻谷 ②青稞 ③小麦 ④玉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答案】C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青稞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长江沿江地区的相关知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被称 作“鱼米之乡”。该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喜水的水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3.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B.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
C.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
D.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农业。A项,以我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以西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为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域。故A项正确。B项,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故B项错误。C项,我国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故C项错误。D项,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4.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对农业促进作用不大
B.新能源、新材料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C.中、西部地区基本没有高新技术产业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工业的相关知识。D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人才众多,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密集。故D项正确。A项,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新能源、新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B项错误。C项,我国中部、西部也有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如西安。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5.关于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多沿河沿湖分布  B.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D.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区
【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答案】D
6.小明周末和父母从昆明市到富民县采摘杨梅,他们选择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河运  D.航空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方式的选择的相关知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适中,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小,适合短距离运输,因而从市区到县城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7.能够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运
【解析】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公路运输往往成为地方运输的“主力军”。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A
8.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等文化的影响。A项,西藏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光照强烈,夜晚热量散失快,故气温日较差大,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是藏袍,方便穿.上和脱下。故A项说法正确。B项,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酥油茶是藏族的特色饮品。故B项说法错误。C项,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通风又利于排水的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建筑。故C项说法错误。?D项,内蒙古地区地势平坦,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赛龙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故D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9.(2018北京市海淀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
A.高原和盆地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D.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
(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布局的原因有( )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 ②东部经济发达,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西部地区的发展不需要高铁运输 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目前,铁路正向高速化、现代化发展。
(1)由图可知,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在平原上;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南北向居多,故选C。
(2)影响我国高铁线路布局的原因有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东部经济发达,的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高铁运输,故选C。
【答案】(1)C(2)C
10.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京津唐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
(2)A工业区以钢铁、机械、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与A、B工业区相比,C、D工业区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缺乏原材料 。
(4)我国四大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D 。
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D工业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生态农业模式称为基塘农业生产方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1) 京沪高铁连接了北京和上海。北京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上海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故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2) A位于辽宁省,是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区之一”。(3) A、B工业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而C、D工业区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缺乏,缺少工业原料。(4) A、B、C、D四大工业区所在地区都有便利的交通,而且有国家政策支持,但C、D区域当地缺乏原料与能源,这是其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故本题应选择③④,正确答案为D。(5) D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 南海等市。鱼塘的塘基.上种桑树、甘蔗、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答案】(1)京津唐 沪宁杭 (2)辽中南 (3)原材料 (4)D (5)基塘
11.(16云南)读“中国国家级城市群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 ,它与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任举一例 。
(2)新疆 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其输送到能源缺乏的长三角城市群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运输。
(3)图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群是 ,该城市群分布有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部分地区。
(4)长江流域是城市群集中分布区,其中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①便利的航运②丰富的石 油资源 ③充足的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答案】 (1)秦岭 南方与北方/湿润与半湿润/亚热带与暖温带 (2)塔里木 管道 (3)环渤海城市群 辽中南 (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