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平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平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7-16 15: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平衡
(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
一,高考考试大纲对化学平衡的要求:
(1)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3) 让学生了解高考,怎样去参与高考。
2,过程与方法
(1) 分析.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
(2) 发散.对比.提升应试能力
(3) 启发.探究挖掘题设隐含条件,领悟解题技巧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高考典型试题系统复习的体验,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在高考中怎么考,怎么去考;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考试技巧。懂得怎样复习.怎样考试。
三,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
四,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及计算
五,教学过程:
化学平衡一直是高考的重点。浏览高考试题,琳琳种种,有选择题﹑填空题,有简答题﹑计算题,有原理的分析,也有图像的分析。仔细分析,试题只有两大类:一是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二是对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化学平衡状态的五大特征﹙逆,等,动,定,变﹚,便是解决一切化学平衡问题的源头活水。今天我们只讨论前面的四大特征。首先请看高考中在选择题里是怎样出题的:
探究(一):选择题
例1 (2001,全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g)+Y2 (g) 2Z(g) 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B)
A Z为0.3mol/L B Y2为0.35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学生选择答案,说明理由,小结解题要点。
解题关键:化学平衡讨论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例2(03 天津)当可逆反应 2SO2 (g)+O2 (g) 2SO3 (g) 达到平衡后,通入18O2,
再次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C)
A SO2 O2 中 B SO2 SO3中
C SO2 SO3 O2中 D SO3 O2中
学生选择答案,说明理由,小结解题要点。
解题关键: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反应并未停止。
例3(03 上海卷)可逆反应 N2+3H2 2NH3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 )
A 3υ正(N2)=υ正(H2) B υ正(N2)=υ逆(NH3)
C 2υ正(H2)=3υ逆(NH3) D υ正(N2)=3υ逆(NH3)
解题关键:同一物质的υ正= υ逆 ,即反应达到平衡。
学生选择答案,说明理由,小结解题要点。
例4(02 河南卷)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B )
A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浓度比为1∶2∶2
D 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学生选择答案,说明理由,小结解题要点。
解题关键: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
探究(二):非选择题
再看高考中在填空题里是怎样出题的:
例5 (2004全国 29)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 (g)+3H2 (g) 2NH3 (g)
(1) 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 n1 (N2)=13mol, nt(NH3)=6mol,计算a的值。
(2) 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写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4) 原混合气体中,a∶b== ——————————————————。
(5) 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 ∶α(H2) = ——————————————————。
(6) 平衡混合气体中,n(N2) ∶n(H2) ∶n(NH3) = ——————————————————。
例6  (96,全国)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个可以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C均为4.0mol,D为6.5mol,F为2.0mol,设E为x 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A(g)+B(g) 2C(g) →D(g)+2E(g) 2F(g)
可移动隔板
(1) 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
(2) 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
学生讨论完成,分析解题过程,小结解题要点。
解题要点
1 学会并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格式和方法。
2 认真分析反应特点,挖掘隐含条件。
3 将化学计算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与化学平衡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高考中对化学平衡概念理解的试题。其目的是让大家了解高考中对这个知识点怎样出题,我们怎样去解题。我们了解了高考,才知道怎样去高考。关于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问题,下节课再讨论。
[练习] 1 在一定条件下,在2SO2(g)+O2(g) 2SO3(g)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SO2 2.0mol/L, O2 0.8mol/L, SO3 2.4mol/L则氧气在起始时的浓度可能是()
A 0~0.8mol/L B 0~2mol/L
C 0.8mol/L~2mol/L D 无法确定
2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8500C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 CO2+H2 CO+H2O,已知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O,那么当H2改为9mol时,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 1.2mol B 1.5mol C 1.8mol D 2.5mol
3 已知HF气体中存在下列平衡:2(HF)3 3(HF)2 (HF)2 2HF若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g/mol,则(HF)3的体积分数为()
A <10% B =10% C >10% D ≥10%
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的A2,同时生成 n mol AB
B 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 n mol 的B2
D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的A2同时生成 n mol的B2
5 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1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2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3 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4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5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6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6 合成氨工厂常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氮的转化率,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N2,H2混合气体密度为0.5536g/L(标准状况),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0.693g/L,求该合成氨厂N2的转化率。
PAGE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