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部分[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部分[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0-22 17: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要求: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能正确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
考点内容:
一、物质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状态、 、 、 、 、 、 、
、 、 、 、 等。
2. 化学性质:
(1)定义: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
可燃性、 、 、 、 、 、 。
3、常见的有色物质
[Fe(SCN)n]3-n Cu2O Fe2O3 红磷 液溴 Fe(OH)3
溴的CCl4 碘的CCl4 MnO Cu 氧化的苯酚
溴水 碘水 AgI AgBr Na2O2 S FeS2
久置浓硝酸 工业盐酸 Fe3+(aq) Fe2+(aq) Cl2
F2 Cu2+(aq) 碘与淀粉混合物 KMnO4 I2
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
Fe(OH)2、AgOH、CuSO4、Na2O、AgCl、BaSO4、CaSO3、Mg(OH)2、Al(OH)3 三溴苯酚、MgO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物质 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 发生变化, 新物质生成。如“三态”变化、 、 、 、 、
、 、 、 等都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的 、 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重合,有 生成。如燃烧、 、 、 、 、
、 、 、 、 、 、
、 、 、 、 、 、
、 等都是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
讨论: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⑴溶解 ⑵水解 ⑶电解 ⑷潮解 ⑸风化 ⑹裂化 ⑺老化 ⑻熔化
⑼钝化 ⑽炭化 ⑾干馏 ⑿蒸馏 ⒀盐析 ⒁渗析 ⒂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⒃电泳 ⒄油脂硬化 ⒅蛋白质变性
三、无机反应的类型
(一)分类
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按形式分) 、 、 、 。
2. 按是否有电子转移 、 。
3. 按反应热效应分 、 。
4. 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分 、 。
5. 按反应进行程度分 、 。
(二)特例
1、酸碱不是中和反应 。
2、酸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
3、酸盐间的化合反应 。
4、酸酸间的反应 。
5、碱碱间的络合反应 。
6、盐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
7、盐盐间的互相促进水解反应 。
8、盐盐间的化合反应 。例题1、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
A.石油裂解 B.加热氯化铵固体 C.干冰气化 D.氯化氢溶于水
2、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 )
A.FeO粉尘 B.P2O5粉尘 C.Fe2O3粉尘 D.SiO2粉尘
4、有人在研究FeSO4受热分解时,作了两种假设:
⑴ 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
⑵ 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
⑶ 事实上,由于FeO易被氧化,FeSO4的分解产物(分解温度约500℃)是Fe2O3、SO2和SO3,反应方程式是 。

5、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Cu2(OH)2CO3],试解释其生成过程?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新制的铜试剂[Cu(OH)2]与葡萄糖反应会生成红色沉淀,因此该试剂可用于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葡萄糖(GCHO)的含量,试写出GCHO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
参考答案
一1、(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2)颜色、味道、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和导电性等。
2、(1)化学变化 (2)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酸碱性
3、红色、红色、红棕色、红棕色、深红棕色、红褐色、红棕色、紫红色、紫色、紫红色、粉红色、橙色、黄色、黄色、浅黄色、淡黄色、黄色、黄色、黄色、黄色、黄色、浅绿色、黄绿色、淡黄绿色、蓝色、蓝色、紫黑色、紫黑色、黑色、白色。
二、1、物质分子间隔 没有 没有 蒸发、升华、盐析、渗析、吸附、电离、金属导电、焊接
2、组成、结构 新物质 金属腐蚀、干馏、裂化、重整、变性、老化、硫化、炭化、油脂硬化、硬水软化、水泥硬化、气割、溶解、结晶、风化、潮解、电解质溶液导电、多数同素异型体间的互变
3、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
讨论1 答:⑻ ⑿⒀⒁ ⒂⒃ ⑴⑵⑶ ⑷ ⑸⑹ ⑺⑼ ⑽⑾⒄⒅
三、(一)1、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3、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4、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5、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二)1、Fe(OH)2+HNO3 2、FeCl3+H2S 3、Ca3(PO4)2+H2SO4 4、H2S+H2SO3
5、AgOH+NH3·H2O 6、FeCl3+KI 7、AlCl3+NaAlO2、 8、Na3PO4+NaH2PO4
例题1、C 2、D 3、C
4 ⑴ FeSO4 ====FeS+2O2↑ ⑵ FeSO4 ====FeO+2SO3↑
⑶ 2FeSO4==== Fe2O3+SO2↑+SO3↑
5 (1)CuSO4 + Fe === Cu + FeSO4
(2)阳极:2Cu — 4e- == 2Cu2+ 阴极:O2 + 2H2O + 4e- === 4OH-
2Cu2+ + 4OH- + CO2 === Cu2(OH)2CO3 + H2O
Cu2(OH)2CO3 + 4HCl === 2CuCl2 + CO2 + 3H2O
(3)GCHO + 2Cu(OH)2 → GCOOH + Cu2O + 2H2O
(4)铜不易被氧气氧化,且熔点低,容易铸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