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十五讲 二氧化硫 硫酸[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得胜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十五讲 二氧化硫 硫酸[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8-07-16 15: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讲 二氧化硫 硫酸
丁占华设计(2006年12月)
(一)高考考点
一、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⑴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⑵具有弱氧化性:
⑶还原性:
⑷漂白性
【漂白原理的比较】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三类:
⑴氧化型:即漂白剂本身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将有机色质内部的“生
色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原子团)破坏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这
种漂白是彻底的、不可逆的。此类物质有: HCl0、Ca ( ClO )2、Na202、
HN03、H202 等强氧化性物质。
⑵加合型:即漂白剂与有机色质内部的“生色团”发生加成反应,使有机
色质失去原有的颜色,但是如果有受热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漂白剂从
有机色质中脱离,使之又恢复原有的颜色,这种漂白是可逆的、不彻底的,
如S0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原有的颜色(S02不漂白酸碱指示剂)。
⑶吸附型:有些物质的固体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一
些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来的颜色。如活性炭、胶体等。要特别注意的是:
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使无机色质(如 KMnO4、
CuSO4·5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也不能称漂白作用(如
SO2使 KMnO4溶液褪色)。
3、制法
⑴实验室制法
原理:
注意事项:





⑵工业制法:
4、SO2对大气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



二、亚硫酸的性质:
1、弱酸性:
2、还原性:
3、弱氧化性:
三、三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四、硫酸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⑴稀硫酸
⑵浓硫酸




五、硫酸盐
1、SO32-和SO42-的检验
⑴SO32-的检验


⑵SO42-的检验


2、重要的硫酸盐
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的异同
1、相同点


2、不同点



七、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
八、、用硫酸制备的气体
利用浓硫酸和稀硫酸,在实验室中可制备多种气体。
(二)典型例题
例题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的量,下业上将生石灰和
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物进人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式题1】某校学生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接触室
中的反应,并测定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装置D锥形瓶
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装置E中的溶液褪色
⑴实验过程中,当V2O5表面红热后,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继续加
热,其原因是 ;
⑵反应停止后,要通过装置D锥形瓶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量测定已被
氧化的二氧化硫的量,在滤出沉淀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简
述过程) ;
D中锥形瓶内盛放的溶液可以是(选序号)
A、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足量的小苏打
C、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D、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⑶弱从锥形瓶中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量为Wg,要测定该条件下二氧化
硫的转化率,实验时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
A、装置F增加的质量ag B、装置A中亚硫酸钠减少的质量bg
C、装置B增加的质量cg D、装置E增加的质量dg
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 。
例题2、
【变式题2】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
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1 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
2 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3 加人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 BaCl2溶液。
4 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5 加热干燥沉淀物。
6 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7 重复 ⑤、⑥ 操作直至合格,最后得到bg固体。回答下面问题:
⑴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
⑵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
⑶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例题3、为确定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
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变式题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加人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加人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
例题4、测定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
1 研磨;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③加热;④冷却;
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为止;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 。
⑵该实验中哪一步需要使用干燥器?使用干燥器的目的是什么?
答:
⑶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
⑷若操作正确而实验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其原因可
能有(填人选项的编号) 。
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D、加热前所用的增涡未完全干燥
【变式题4】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配制5%的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C、测定未知 NaOH 溶液的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 2~3 次
D、配制 0.1mol / L 的 H2 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人容量瓶中加水 稀释
例题5、下列试剂中,可以确定某无色混合气体中一定含SO2和CO2的操作次
序是( ) ① 澄清石灰水 ② 品红试液 ③溴水 ④ KMnO4酸性溶液 A、④① B、③① C、 ①② D、②④①
例题6、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 200 mol H2SO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A、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 B、产生的SO2为 0.100 mol
C、产生的SO2少于0.100 mol D、除SO2外还会有H2产生
【变式题6】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硫酸的混合液
B、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人少许碎瓷片
C、温度计插人反应液液面下,控制温度为 140 ℃
D、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三)基础题型
1、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
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2 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氧化为SO3 ④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 燃煤中加人石灰后使用:
A、全部 B、 ①②⑤ C、①③⑤ D、 ①③④
2、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
B、向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氨气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3、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 pH下降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 B、氢硫酸溶液 C、碘化钾溶液 D、亚硫酸钠溶液
4、把 SO2通人Fe(NO3 )2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
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
程中,氧化剂是
A、SO2 B、SO42- C、Fe3+ D、 HNO3
5、常温下,向 0.1 mol/ L的硫酸溶液中逐
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
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
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 分
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
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 a<b<c < d
B、溶液的导电能力:a>b > c > d
C、a、b溶液呈酸性
D、c、d 溶液呈酸性
6、为确定某复盐的化学式,经定性测定知此复盐含有:K+、Fe2+和SO42-
并含有结晶水。再经定量测定,称取复盐样品 8.68g,将其溶于水制成
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的沉淀经洗净、
烘干后称量,质量为4.66g;另一份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物质的量浓
度为0.04 mol / L)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50.00ml,已知此反应中
MnO4-被还原为Mn2+。
⑴请写出高锰酸钾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确定该复盐的化学式。
7、在BaC12 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12 溶液分盛于两
支试管中,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SO2气体,
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C、SO2有还原性和酸性 D、升高pH可使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8、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
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
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
9、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
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 I2 发生的反应为(N2 、02 不与I2 反应) :
SO2 + I2 + 2 H2O = H2SO4+2HI。
⑴混合气体进人反应管后,量气管
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
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⑵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
时停止通气,则测得SO2 的含
量 (选填“偏高”、
“偏低”或“不受影响”)。
⑶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
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⑷若碘溶液体积为Va ml,浓度为cmol/L , N2与02的体积为Vbml(已折
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体积百分含量为 。
10、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生石膏的组成(CaSO4·xH20 ),即测定x值,
做如下实验:将生石膏放在柑涡中加热,加热前后都进行称量。随着实
验次数增加,加热时间不断延长,最后整理加热前后固体质量数据如下
表(图为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
实验顺序 加热前(g) 加热后(g)
1 3.44 3.26
2 3.44 3.12
3 3.44 2.90
4 3.44 2.90
5 3.44 2.80
6 3.44 2.78
7 3.44 2.72
8 3.44 2.72
⑴利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推断生石膏的化学式。
⑵通过计算解释图像中产生AB 段的原因。
⑶若将所得的固体残渣继续升温灼烧,发
现质量还会减轻,简述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除尽 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
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
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 ;② 。
白色
沉淀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
BaCl2溶液
稀硝酸
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
PAGE
6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