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辅导[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辅导[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6-06 07: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2张PPT。考 前 辅 导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三、考试的技巧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答题要规范1、元素符号、分子式、反应条件、有机
结构式、电子式书写要规范。2、有关计算题的有效数字,一般以质量
数据、物质的量浓度作判断。3、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如溶解度、摩尔
质量、体积、密度,而相对质量无单位。4、注意书写字体要工整,要注意答题的
位置。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二)审题要细致1、审清题干的条件和要求,如:正确与
错误、从大到小与从小到大(类似的 “由
强到弱”,“由高到低”,)、限制条件等2、注意题目的要求,特别是要注意括号的内容(一般是题目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分子式不能写成名称,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化学方程式,电子式不能写成结构式等等。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 .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二)审题要细致4、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思路要严谨1、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2、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3、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 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 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4、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化学试卷的结构包括十九个选择题(九个
单选十个多选)和实验、无机、有机和计算
四个板块的八个题目。试卷的难度分布一般以板块为基础,由易而难一般情况下有机和计算的难度较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一)选择题1、注意选择题的几个热点:主要有(1)化学与社会、环境和科学
(2)离子方程式的判断(3)离子反应
(4)阿佛加德罗常数(5)热化学方程式
(6)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
的比较(7)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
(8)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9)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
(10)化学平衡 的形成标志和等效平衡
(11)弱电解质和溶液的pH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一)选择题(11)电化学知识(注意燃料电池、电解)
(12)周期表中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13)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
(14)Cl、S、N、C、O、Si、Na、Mg、Al、Fe、Cu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5)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6)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17)物质的净化、分离和鉴别
(18)无机信息题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一)选择题2、多选题的几种可能情况:(1)概念的辨析(2)物质的性质
(3)过量的计算(4)变价问题
(5)两性问题(6)实验问题
通常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或错误的最可能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一)选择题知识点1:环境化学 (主要围绕酸雨、臭氧、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出题为主)
1、重庆市天原化工厂今年4月16日发生特大氯气泄漏和三氯化氮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已知三氯化氮分子结构与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消除储气罐上空泄漏出的高浓度氯气,可喷洒碱液
发生氯气泄漏时,附近人员可用浸有碳酸钠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孔进行自我保护
氯气能腐蚀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这种腐蚀主要属于电化腐蚀
三氯化氮分子是极性分子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2:氧化还原(以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守恒法计算为重点)
2、有一不纯的铝样品中含有硅和铁两种杂质,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等质量的气体。已知在常温下,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则此不纯的铝样品中含铁和硅的质量之比为
A.4:1
B.2:1 C.3:1 D.1:1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3: NA的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及阿氏定律的理解,联系电解质溶液知识,以及物质结构知识)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18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C.常温常压下,20 g D2O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5 NA
D.常温常压下,3l 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6NA
E. 在25℃时,1 L纯水中含H+的个数为10-7NA?
F.500mLl.0mol/L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5NA
G.1 molFeCl3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的粒子数为NA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4:离子共存 (注意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 ; 离子方程式判断 (注意量的制约)
4、某无色溶液中存在SiO32-,若向其中加入NH4Cl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若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各组离子能在该溶液中共存的是
A、F-、C17H35COO-、Na+、NO3-
B、AlO2- 、NH4+、ClO-、CO32-
C、CO32-、NH4+、Ag+、MnO4- D、Na2+、Ca2+、C2O42-、Cl-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5:热化学的考查 (重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燃烧热的定义与计算)
5、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H=-197 kJ/mol 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SO3气体放热98.5 kJ
B.在上述条件下每摩该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C.Q1=2Q2=2Q3=197
D.2Q2=2Q36、科学家预言超级原子的发现将会重建周期表,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A1的超原子结构A113和A114,并在质谱仪检测到稳定的Al13I—等。A113、A114的性质很象现行周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已知这类超原子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l4与ⅡA族元素性质相似
B.A113与卤素性质类似
C.A113在气相中与HI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A113+HI=HAl13I
D.A113超原子中A1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7:周期律 (判断未知元素可能性质); 周期表(X、Y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位构性三者关系)
7、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是一种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固体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8:分子结构 (以键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形状、是否满足8e结构展开出题)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O2分子内含有极性键,所以CO2分子是极性分子
B、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AsH3
D、某非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9、晶体结构 (重在判断各类晶体与性质的内在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干冰晶体中,与一个CO2分子相邻且等距离的CO2分子共有12个
B、在SiO2晶体中,若含有1mol Si原子,则Si-O键数为4NA
C、在金刚石晶体中,一个碳原子被12个六元碳环所共用,一个C-C键最多可形成6个六元环,、一个六元环实际拥有一个碳原子。
D、mg石墨中,正六边形数目为mNA/24,每个环拥有碳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2:3。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0、速率平衡 (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等常考常新)
10、、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X和3 mol 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X (g) + 3Y (g) 2Z(g) ,到达平衡后,Y的转化率为a %, 然后再向容器中通入2 molZ,保持在恒温恒压下反应,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b%。 则a与b的关系是
A.a = b
B.a > b C.a < b D.不能确定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1、pH值计算 (以强酸、强碱稀释类、混和类为主)
11、在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K+)
B、c(H+)=c(OH-)< c(K+) <c(A-)
C、V后≥20mL
D、V后≤20mL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以典型溶液为主;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为难点)
12、某二元酸H2A在水中发生电离:H2A == H++HA—和HA— H+ + A2—,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NaHA:c(Na+)>c(HA—)>c(OH—)>c(H+)
B.NaHA:c(Na+) = c(A2—)+c(HA—)
C.Na2A:c(Na+)>c(A2—)>c(OH—)>c(H+) D.H2A:c(H+) = c(HA—) + 2c(A2—) +c(OH—)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3、电化学 (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实用电池分析)
13、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Cu+2H+===Cu2++H2↑,则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D.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4、元素性质 (突出半径、熔沸点、密度大小比较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递变规律)
14、“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5、有机化学 (原子线、面分析、异构体数判断、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关系、反应类型是热点)
15、K粉,医学上称氯胺酮,属于静脉全麻药品,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因其物理形状通常为白色粉末,故称“K”粉。目前,该药物已被我国药检部门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粉的化学式为C13H10NOCl2
B.1mol“K”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K”粉分子中至少有7个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K”粉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6、基本操作 (围绕药品保存、仪器选用、仪器清洗、鉴别、分离、实验误差等问题考查)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选用碳酸铵溶液作鉴别试剂
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
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17. 计算(守恒法、终态法、差量法、极端法、关系式法、公式法、规律法)
下列各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性气体G(甲烷和乙烷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G),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可能正确反映了n(O2)和n(G)之间关系的是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二)实验题实验题回答要点:
全面理解题意;
明确实验目标;
抓住重点;
答案条理清楚;
简约, 但不引起歧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二)实验题1、综合实验题答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
(2)理解实验原理
(3)根据实验原理寻找实验装置
(4)装置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回答问题的几种模式:
(1)除去××,防止××(仪器的作用)
(2)取样,操作,现象,结论(检验)
(3)解释问题应该包括原理(方程式)、
结论(文字表达)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3、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1)加热法:
a、关闭活塞(仅留一个)
b、用胶管连接玻璃管
c、玻璃管放入带有
水的水槽中
d、加热管口有气泡
e、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
端水柱。
f、说明装置不漏气。(2)加水法:a、关闭活塞
b、向长颈漏斗
中加水
c、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
d、说明装
置不漏气。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限定仪器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例4:以“喷泉实验”原理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和装置设计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4、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气密性后加药品
(2)收集气体时,先排空气后收集
(3)点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后点燃
(4)有机物水解产物的检验,先中和后检验
(5)制备乙酸乙酯时,先醇后硫再加醋
(6)制备硝基苯时,先硝后硫再加苯
(7)配制易氧化的溶液时,先煮沸再溶解
(8)配制易水解的溶液时,先溶于酸再加水
(9)试纸检验气体时,先湿后查
(10)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后硼酸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5、实验评价的一般方法:
(1)原理
(2)成本
(3)环保6、注意实验安全知识:
(1)操作中注意防倒吸、防暴沸、防爆炸
防中毒的方法;
(2)防火灾事故(酒精、Na、P、电器)
(3)意外事故的处理(玻
璃割伤、酸、碱、液溴、汞、苯酚)
(4)常用的急救方法(吸入有毒气体、误服毒物、
有毒物质落到皮肤上)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防倒吸装置集锦与欣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实验基本操作
18-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
A.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至充分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滴~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热蒸发滤液即可得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蓬松脱脂棉放入试管,滴入少量浓硫酸搅拌,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即可。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知识点:实验设计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1)甲装置常常浸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3)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4)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
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______、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中。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答案⑴使生成乙醇蒸汽的速率加快(3)放热 2CH3CH2OH+O2 2CH3CHO+H2O (4)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5) b a 冰水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三)无机题:主要内容
(1)无机信息题
(2)无机物推断
(3)化学理论(周期表、平衡、电解质溶液)(4)化工生产注意问题(1)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2)注意名称与符号(要求)
(3)方程式要注意条件和配平
(4)解释问题要注意原理和语言的配合
(5)推断题要注意颜色、转化、条件、数据、特征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1.1932年,美国化学化学家Linus Pauling 提出电负性(用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 假定F(氟)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某些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⑴你认为Linus Pauling 提出电负性的概念是确定化合物中原子   (填“失电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
⑵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⑶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短周期元素的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   变化规律。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⑷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对其中的S-N键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   原子。
⑸经验规律告诉人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   。
⑹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   (放射性元素除外)。 ⑴得电子 ⑵0.93 ⑸共价键 ⑹第六周期第IA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2、将NaBH4放入冷水中,可释放A气体,其化学式是① 。每克NaBH4可产生② L A气体(标准状况,Na—23,B—10.8,H—1)。开始时该反应释放A气体很快,经过一段时间慢下来,其原因是③
当需要用NaBH4作为A气体的发生剂时,常加入一些促进剂制成药丸,将药丸一 投入水中即可快速地释放出A气体,下列物质可能成为促进剂的是④ :A、草酸,B、氯化铝,C、醋酸钠,D、氨水。试说明你选择促进剂的依据是⑤ 。
当需要用NaBH4在水溶液中作为与其它物质反应的还原剂时,你应该选择上述物质中的⑥ (填字母),其选择的原因是⑦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答案①H2 ②2.37L ③由于NaBO2是强碱弱酸盐,随着NaBH4与水反应量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使c(H+)降低而阻碍反应的进行 ④A或B ⑤能提供H+,加速H2的放出 ⑥C或D ⑦ 让NaBH4做还原剂,要阻止反应(NaBH4 + 2H2O = NaBO2 + 4H2↑)的发生,因此选择碱性物质。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四)有机题:主要内容(1)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2)有机推断题
(3)有机合成(信息)注意问题(1)注意信息条件,找出规律
(2)官能团必须写出(双键、三键等)
(3)反应条件必须写出来
(4)不要漏掉生成物中的小分子(水)
(5)反应类型中取代反应太多,最好细化
(6)注意原子的连接方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利用芳香烃X和链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AD结构简式为:

BAD的合成路线如下: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Y D 。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数字序号) 。
(3)1molBAD最多可与含 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4)写出方程式反应④
B+G→H 。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答案:
CH3CH=CH2 ;2、①②⑤
3、6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二、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五)计算题主要内容(1)混合物计算(2)多步计算
(3)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注意问题(1)注意有效数值(质量、浓度)
(2)注意分析方法(图解分析)
(3)注意步骤(每步的得分点是物质的量)
(4)注意单位(体积、质量)
(5)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出(得分点)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某种发动机燃料由A、B两种物质混合而成,A、B两种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已知常温下A、B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A、B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燃料91.2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与混合燃料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x的关系如右图。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1)相对分子质量:
A为   ,
B为   。
(2)73g由A、B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料,在160 LO2中完全燃烧,得到104L气体,通过碱石灰充分吸收后,剩余3.2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由此可推得混
合物中N(C):N(H):N(O)=   ,A分子式为     ,B分子式为       。
(3)1mol由A、B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燃料,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2895.1kJ,则反应中生成CO     mol。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1)A 32  ,B   114   ,
(2) 9:22:1 ,  CH4O  , C8H18 ,
(3)  0.8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某复盐的组成可表示为:, R为-2价含氧酸根.为了确定该盐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准确称取4.02 g样品加热到失去全部结晶水,冷却后称量,质量为2.94 g.
  (2)将剩余固体溶于适量水,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将沉淀烘干,称质量为4.66 g.
  (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将沉淀烘干,称质量为0.58g,再将固体高温灼烧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是0.40 g.
  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R的化学式__________.
  (2)求x、y、z的值. x=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_.
  (3)确定A是什么元素. 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该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要确定某化合物是否含A元素,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1)由于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R必定是硫酸根;R的化学
式为  (2)4.02 g样品中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  4.02 g样品中含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      b+34      18   18
  0.58 g     (0.58-0.40)g
  解得 b=24,∴  B是镁元素
  4.02 g样品中含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  4.02 g样品中含另一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0.01 mol=0.01 mol
  x∶y∶z=0.01∶0.01∶0.06=l∶1∶6
  ∴  x=1;y=1;z=6
  (3)A的原子量为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 A是钾元素
  A元素的名称是钾
  (4)复盐的化学式为  (5)焰色反应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三、考试的技巧1、考前五分钟,当拿到试卷后,首先
浏览试卷,明确试题的难度。2、学会掌握时间,一般选择题要在四十
分钟内完成。3、要学会灵活,不提倡钻研精神4、化学试卷按坂块内容,从易到难,合理
选择答题顺序。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再见!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祝愿同学们高考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