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复习 第30课 能量及能量的相互转化
一、知识梳理
(一)、各种形式的能
(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
1.水利资源的开发一般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些电能最终来源于( )
A.水的势能 B.水的动能 C.太阳能 D.水本身具有的能量
2.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
A.热能 B.贮存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3.地球像一个庞大的“热锅炉”,不断地向外散发热量。地球内部具有的热能称为( )
A. 核能 B.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的能量 C.地热能 D.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
4.2009年8月23日,台湾省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遭泥石流侵袭,全村近600人被埋。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泥石流具有的能量主要是( )
A.地热能 B.化学能 C.电磁能 D.机械能
5.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6.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骑车匀速下坡,机械能不变
B.从空中射向球门的足球,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C.加速升空的运载火箭,机械能不断增大
D.带动钟表转动的发条,将动能转化为势能
7.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8.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都要用力蹬几下踏板,这是为了( )
A.减小阻力 B.增大动能 C.增大冲力 D.增大惯性
9.如图所示,图中速度V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对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下面关于机械能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A.球出手时动能最大? B.球出手时势能最大?
C.球落地时机械能最大? D.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2018·绍兴·15]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1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
A.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12.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
C.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13.[2018·宁波·4]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14.由于国际原煤价格上涨,少数不法商人把一种黑色石头掺在优质煤中高价出售,客户为了不上当受骗,辨别煤中是否掺杂的最恰当方法是检测下面哪一个物理量(?? )
A.热值 B.内能 C.温度 D.比热容
15.人民网北京1月15日讯:国防科工委组织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今天在京进行了200秒热试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将为我国今后发展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发挥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
A.较高的燃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沸点 D.较大的热值
16.[2017·杭州·17]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7.大兴安岭发生火灾,灭火飞机满载着灭火剂飞临火场上空,投下灭火剂后,灭火飞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与投下灭火剂之前相比,飞机的(?? )
A.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18.普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有90%因发热而损失,而新型的LED灯(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几乎不发热,从而减小了电能的损失,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下面有关普通白炽灯和LED灯工作过程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B.LED灯的发光原理是由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C.普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D.LED灯提高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有利于节约能源
19.关于放射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裂变、聚变均有放射线产生
B.利用放射线时,必须注意进行有效的防护和防止污染
C.人不需要离开放射污染区,只要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D.利用放射线可以使种子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20.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21.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实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放射性产生的核能 B.原子核的裂变产生的核能
C.原子核的聚变产生的核能 D.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
B.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可以使其发生裂变获取核能
C.核电站里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原子弹发生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也是可以控制的
23.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叫原子能,简称核能。获取核能的方法有核裂变和核聚变,分别如下图中的 和 。“链式反应”发生在 (填序号)。
A.核裂变时 B.氢弹爆炸时
C.核聚变时 D.铀自发放出射线时
24.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又形象地反映了这两条大河蕴藏着大量的 能。兴建三峡大坝的目的是利用这一能量转化为为人类服务的 能。
25.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有 ,只具有重力势能的有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有 。(填序号)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②空中悬停着的直升机;③被起重机举起的集装箱;④被运动员掷出在空中飞行的铅球;⑤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车;⑥从枪膛里被射出的子弹。
26.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当卫星在近地点时, 能最小, 能最大;在远地点时, 能最大, 能最小。
2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从 传递到 ,或者从同一物体的 传递到 。
28.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 ,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内的铀核发生 时所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聚变”或“裂变”)
29.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 两图来进行实验。
(4)比较图(a)和图(b),得出的结论是: 。
30.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 。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1
20
5
0.5
4
10
10
0.5
2
20
10
1.0
5
30
10
1.5
3
20
15
1.5
6
40
10
2.0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 米。
31.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实验序号
弹簧
弹簧长度/厘米
弹簧材料
压缩量/厘米
小球在斜面A上高度/米
小球在斜面B上高度/米
1
甲
20
合金1
2
0.18
0.18
2
甲
20
合金1
3
0.40
0.40
3
乙
20
合金2
2
0.22
0.22
4
丙
30
合金1
2
0.12
0.12
5
丁
30
合金2
2
0.15
0.15
(1)本实验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终转化为小球的 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 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3)比较 (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
(4)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 有关。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C
7.B
8.B
9.D
10.C
11.D
12.D
13.A
14.A
15.D
16.A
17.B
18.C
19.C
20.B
21.C
22.D
23.乙;甲;乙
24.机械能;电能。
25.①⑤;③;②④⑥
26.重力势能;动;重力势能;动
27.做功;热传递;等效;高温物体;低温物体;高温部分;低温部分。
28.聚变;裂变。
29.
(1)(a)(c); 纸盒子被推动距离;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3)(a)(b)
(4)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0.
(1)刻度尺、温度计
(2)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散热)(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20
31.
(1)重力势能
(2)小球到达斜面的高度;
(3)1、2;
(4)长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