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入门
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
→1.发现提出问题(为什么?)
→2.建立假设猜想(可能)
→3.设计实验方案(制定计划:对比试验)
→4.收集事实与证据(观察和实验)
→5.检验与评价
→6.得出结论
→7.合作与交流
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____、多_____、多_____
(科学学习方法)
自然现象
观察
实验
思考
3、工具的用途是_______ _ 、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
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__________.
观察和实验
做出准确的判断
进行测量
扩大观察的范围
4、测量:是一个将_________与公认的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
待测的量
标准量
2.观察:
(1)国际单位:
一、长度单位
(符号m)
米
km、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常用单位:
m、
μm
dm、
cm、
mm、
nm
二、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A、零刻度线
B、量程:
C、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
选正确
放正确
看正确
读正确:
三、特殊的测量方法
累积法
组合法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1米=___分米=___厘米=____毫米=
______微米 =__________纳米
10
100
1000
1000000
1000000000
大家记得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写出换算过程:
180米= =18000厘米
180×100厘米
长度的估计。在下面数字后面填上单位。
1、头发丝的直径为70_____
2、课桌桌面的长是12.2_____
3、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_
4、北京至杭州的空中距离约1100____
5、一个热水瓶的长度约为30_____;一个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__.
um
dm
m
km
cm
mm
会选:根据需要选择
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会放:
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1)刻度尺要放正;
(2)“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边缘;
(3)刻度线尽量靠近被测物体.
最小刻度
—每小格所代表的值
量程
—测量的最大值
(分度值)
准确值:
估计值:
测量值:
6.7cm
0.00cm
6.70cm
最小刻度值:0.1cm
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长方形两边的长度,其中,精确程度较高的是刻度尺____,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刻度尺____,用该尺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 .
甲
乙
2.7厘米
1. 木尺受潮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B
2.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____决定( )
A.最小刻度 B.准确值
C.估计值 D.量程
A
3、隔壁王师傅家的玻璃窗坏了,要你给他配玻璃,你所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 A )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D.1微米
4.用方格法测形状不规则物体面积时,对小方格的要求是 (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小随便 D.相对被测物体较小即可
1.你能用刻度尺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
2.怎样测量地图上公路的长度?
3.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来测量路程吗?
4.怎样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特殊测量方法:
某课本除封面、插页、扉页外, 总页码为500页, 厚度为20.0毫米, 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___。
0.08毫米
(80微米)
1、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多少
2、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利用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体积的单位
(1)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2)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1米3=103分米3 =106厘米3
升(L)、毫升(ml)
1m3 =1000 L 1L=1000 ml
1L=1dm3 1ml=1cm3
量筒的使用方法
a、观察单位、最小刻度和量程
b、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c、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测量值偏大
仰视—测量值偏小
体积的测量方法:
液体
形状规则固体
形状不规则固体
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用刻度尺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排水法
物体要完全浸没在水中
特殊测量(排水法等)
如何测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如何测木块(乒乓球)的体积
如何测体积较大(如鸡蛋)等物体的体积
注意材料、方法、步骤
V木=V3-V2=
(1)针压法
(2)沉锤法
请为下列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铅笔盒体积为200______
2、芳芳书包的体积为5_____
3、标准集装箱的体积为32.69______
4、光明纯牛奶0.25______
cm3
m3
dm3
L
实验课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测量出40毫升水,明明同学站着俯视量筒测出的40毫升水实际是 ( )
A.少于40毫升 B.多于40毫升 C.刚好40毫升
A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碰到容器的壁、底。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
拿出来。
(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
平。
请你记录图示两温度计的示数,并读出
甲:记作 ;
读作 。
乙:记作 ;
读作 。
-11°C
三十摄氏度
30°C
零下十一摄氏度
1.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温标,它的低温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定为0℃,高温点是 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摄氏度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2.-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D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体温计液泡容积大,内径比一般温度计细得多,所以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玻璃泡上方有一根特别细的弯管,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体温计的特点:
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3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7.7℃,用酒精棉消毒体温计后再分别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是38.5 ℃ ,
那么,用体温计测乙、丙的体温时,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
37.7℃, 38.5 ℃
3、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__, 用两支准确完好的体温表同时测同一病人的体温,一支读数为38℃,另一支读数为39.2℃, 只有一支是准确的,该病人的体温应该是__________, 造成两支温度计读数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7℃
38℃
使用前未甩
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如果实际温度是40度,那么这个不准的温度计上面显示多少度?
下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若气温降低时
A.液体收缩,液面上升 B.液面收缩,液面下降
C.气体收缩,液面上升 D.气体收缩,液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