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2′
1.了解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总结改革的时代背景。
2.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在日本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6′
(一)幕府的统治危机
1.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 ,掌握日本的实权。
2.背景:(1)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德川幕府对内实行封建的 ,对外实行 。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日本 。(2)民族矛盾激发(外患):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外扩展, 成为侵略的目标。1854年, 国海军准将 率领舰队首先来到日本,迫使 与 签订了不平等《 》,日本的大门被侵略者打开。
(二)推翻幕府统治
1.欧美列强的入侵,使日本面临沦为 的危险,反 、反 的斗争此起彼伏。
2. 、 、 、新兴地主形成改革力量,打着恢复天皇的旗号,进行 。
3.1866年,幕府军与倒幕军在 、 发生激战,幕府军失败,
后来,德川幕府被推翻。
(三)富国强兵的举措
1.明治维新的时间: 年,2.领导人: ,3.目的: 。
4.性质: 。
5.内容:(1)政治上①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 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殖产兴业,允许 。
(3)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实行 ,提倡 。
(4)军事上,实行 ,建立 。
6.明治维新的影响:积极:使日本迈入了 ,走上了 。
消极:也走上 ,成为 。
【知识积累】2 ′
明治维新的时间、领导者、性质、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1868年,明治天皇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废除 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殖产兴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3)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实行 强制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
(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影响:1、日本迈入近代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也走上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知识链接】 1、
2、善于学习的日本
我国的近邻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其发展道路引人注目。日本国土狭小,国内资源匮乏,生存环境差。日本之所以能够在弹丸之地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千百年
来不断地学习。7世纪时,日本效法中国的唐朝进行了一次改革,即大化改新,过渡到了封建
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面对内忧外患,日
本实行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崩溃,但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日本先是向中国
学习,后又转向学习西方,可以说,日本正是通过不断学习他围的长处面发展起来的。
阅读小贴士:纵观日本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一小
有生命力的国家,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会怎样呢?
课堂检测:(满分19分,时间10分钟)
一、选择题(总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2.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在明治维新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全国统一征收地税C.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日本国于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50-70年代两次崛起,其相同的因素是 ( )
A.都有美国的经济援助 B.都注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
C.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D.都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6. 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
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的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毁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在个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一、二中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构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