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耳和听觉)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18 18: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耳与听觉6.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耳,参照课本P47 图,了解耳朵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哪些功能?一、耳的结构与功能外耳内耳中耳耳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____、_______。耳廓外耳道耳廓:______声波;
外耳道:_____声波。收集传送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鼓膜鼓室听小骨鼓膜锤骨砧骨镫骨鼓室咽鼓管听小骨由鼓室通向咽 鼓膜:把声波转换为______;
听小骨:将振动放大并传导到内耳;
鼓室:内有空气;
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张
嘴能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
外空气压力保持 ____,从而
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振动平衡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耳蜗前庭半规管耳蜗前庭半规管 耳蜗:充满液体,内有____感受器。液体也会随着振动,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把振动转换为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形成听觉。
前庭、半规管:内耳中有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_____感受器,晕车、晕船、航空病都是由于此感受器过于_____。听觉听觉中枢位觉敏感听觉是怎么形成的呢?点击图片打开“视觉的形成”听神经传导冲动振动转变成冲动传递振动声波转变成振动传入声波收集声波二、听觉的形成声 波耳 廓外耳道鼓 膜听小骨耳 蜗产生听觉听觉中枢外 耳 集 音
中 耳 传 音
内 耳 感 音耳在参与听觉
形成中的作用耳耳廓
外耳道鼓膜
听小骨
鼓室前庭
半规管
耳蜗外耳中耳内耳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产生振动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含听觉感受器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容纳听小骨,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有咽鼓管通到咽部)小结:1、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鼓膜??? B.鼓室? ?? C.听小骨? ?? D.耳蜗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人的听觉形成于(??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4、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DBDB考考你1.(山东德州)右图为耳的结构,下列有关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B.晕车与【4】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是【6】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C解析:【2】是鼓膜,能够把声波转化为振动,如果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伤害,晕、晕船是与【4】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有关,人的听觉感受器是【6】耳蜗,听觉形成的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发炎真题达标测试2.(山东济宁)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②⑤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答案:B真题达标测试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者掩耳闭口,这是为了保护 。解析:鼓膜是传导声波,外界可以通过外耳道和咽鼓管与鼓膜内外相通,所以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者掩耳闭口,这是为了保护鼓膜
答案:鼓膜真题达标测试这是2005年春节晚会中最出彩的一个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很难想象,这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他们是怎样知道音乐节奏的呢? 考考你演出时,四位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成了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聋哑舞者便在“节奏”中舞出神奇而曼妙的姿态。 音乐响的时候,他们把手和脸放在音箱上,通过音箱的“振动”来感受音乐的节拍 。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邰丽华送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