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二6.3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二6.3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1-18 11: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6.3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与技能01过程与方法0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三维目标重难点突破重点月-地检验的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公式;
万有引力的简单应用;难点从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作用力过渡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1、G是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无关。
2、引力的方向:沿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月—地检验猜想:将一物体放到月球所在轨道处,则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应为它在地表受到的地球引力的1/602,故它在月球所在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应为它在地球表面的加速度(g)的1/602: 月—地检验验证:当时可以测量的数据: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9.8m/s2
地球半径:R = 6400×103m
月亮绕地球的公转周期: T = 27.3天≈2.36×106s
月亮绕地球的轨道半径: r ≈ 60RA内容及公式C简单练习B适用条件万有引力定律 课堂小结万有引力定律:
1表述:
2公式表示:
3适用条件:
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 r是指两球心间距离。
4、引力常量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知道重物下落和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4)理解万有引力常量G的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卡文迪许实验室过程与方法(1)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猜想与论证的重要性
(2)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使用范围的探究,再次让学生体会“理想模型”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简化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发展历程
(1)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2)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内容及公式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G——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与太阳、行星均无关。 适用条件 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万有引力的计算。

(1)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
★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个球心间的距离。
(2)当研究物体不能看作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每个质点受到的引力,然后求合力。 简单练习 例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实验测得的,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C、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两物体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D、r是两物体最近的距离AC 简单练习 例2、如图6—1所示,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分别为m1、m2, 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
A.Gm1m2 /r2
B.Gm1m2 /r12
C.Gm1m2 /(r1+r2)2
D.Gm1m2 /(r+r1+r2)2D 简单练习 例3、地球的质量是月球的81倍,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S,一飞行器运动到地球与月球连线的某位置时,地球对它吸引力大小是月球对它吸引力大小的4倍,则此飞行器离地心的距离是:( )
A.3S/4 B.4S/9
C.9S/11 D.16S/81 C引力常量1、意义:两个质量均为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吸引力。2、测量:卡文迪许扭秤实验(1)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2)“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
(3)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可测定远离地球的一些天体的质量、平均密度等.如根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测定地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