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八下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梳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的历史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清康熙年间——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1895——《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1945——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1949——中国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
1950——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解放台湾
2.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不容他国干涉)
香港、澳门问题:外国侵略,属主权问题。
3.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转变
①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③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邓小平——一国两制
江泽民——八项主张
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4.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告台湾同胞书》;倡议两岸实现三通
1983年——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契机——华航事件)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1992年——“九二共识”海基会与海协会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
1993年——“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原因: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表现:两岸人员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注: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③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试图分裂祖国;
②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注: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③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
④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注:青少年怎么做?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
※※注: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部编历史八下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知识点
对台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确立了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1月
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两岸关系变化事件: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意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事件: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意义: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事件: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以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事件: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意义: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事件:2008年11月两岸达成“三通”,并同时启动“三通”仪式。意义: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事件:2015年11月,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意义: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部编历史八下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自测题
1、2009年12月12日,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2、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3、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①②B、②③C、①③
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D.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的提出
5、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6、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调整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④开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
A.民间交往B.两岸“三通”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8、“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9、2015年11月7日下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这表达了海峡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请回答: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3)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参考答案:
1-9 D A B B B A CA C
10、(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交流基金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台独分子的阻挠、美国的干涉等
(5)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经济交流;增加高层的对话;我们要大力的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让台独分子清楚的认识到独立和阻挠独立的是最终失败的,统一是唯一的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