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点电荷q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将如何运动?
2.能否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动能的增加?
一、静电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W
=
F·|AB|
cosθ
=
q
E·|AM|
1.将电荷q从A沿直线移至B:
2.将电荷q从A沿折线移至B:
对AM:
W1
=
q
E
·|AM|
对MB:
W2
=
0
对全程:
W
=
W1
+
W2=
q
E·|AM|
3.将电荷q从A沿曲线移至B:
W
=
W1
+
W2
+
W3
+…
=
q
E·|AM|
W1
=
q
E
·x1
W2
=
q
E
·x2
W3
=
q
E
·x3
…
…
…
…
x1
+
x2
+
x3
+…=?
X1
x2
4.将电荷q从A沿其它曲线移至B,静电力做功?
5.
如果移动负电荷,1—4结论又如何?
E
6.
静电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
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
终止位置有关
与初、末两点在电场线上的距离有关
7.
这个结论适合于其它电场吗?
二、回顾重力做功的特点是什么?
A
B
C
1.在这三次情况下
重力做功关系?
2.WG
=
m
g
h
3.可以引进重力势
能的概念
三、电势能
1.
因为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
路径无关,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有电势能(Ep)
讨论:下列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静电力做什么功?
电荷的电势能如何变化?
若在电场中移动的是负电荷呢?
三、电势能
1.
因为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
路径无关,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有电势能(Ep)
2.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负功)
WF
=
EP1
-
EP2
=
-ΔEP
(增加)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荷q=+1c从A移动到B,AB相距L=1m,静电力做功为
多少?电势能如何变化?若规定EPA=0,则EPB=?
若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那么:
?
三、电势能
1.因为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
路径无关,所以电荷在电场中有电势能(EP)
2.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负功)
WF
=
EP1
-
EP2
=
-ΔEP
(增加)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3.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
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通常把离场源无限远处或大地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EPA
=
q
E
L
COSθ
讨论:
2.若取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1.若在AB两点间分别移动正、负电荷,请比较电荷电势能的变化
3.点电荷的电量为2q、
3q、
4.分析EPA/q一定吗?
EPA
/
q
=
E
L
COSθ
5.点电荷的电量为-q、-2q、
-3q、…
则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
则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电势能与电量的比值为多少?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
1
V
=
1
J/C
四、电势
1.
定义:
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
公式:
3.
单位:
伏特(V)
(计算时要代入正负号)
例2.
试探电荷q1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势能为E(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A点的电势为________,若把试探电荷q1换成试探电荷q2放在电场中的A点,A点的电势为___________
(仍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
1.
电势具有相对性,确定电势,应先规定电场中某处的电势为零.(通常规定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解:
点评:计算电势首先要规定零电势处,且电势可以为负.
2.
电势是标量,有正负,数值取决于零电势的选取.(负电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1.
电势具有相对性,确定电势,应先规定电场中某处的电势为零.(通常规定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将怎样变化?
3.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1.电势具有相对性,确定电势,应先规定电场中某处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2.
电势是标量,有正负,数值取决于零电势的选取.(负电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小结:
作业:
P22
1
,
2
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是多少?
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又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