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2.3 欧姆定律 恒定电流 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既然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控制电路 :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一、连接电路:测量电路:测量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方法(1)直接观察(2)图像法0.2电压(V)电流(A)电流(A) B导体 A二、数据处理:结论: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I-U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三、确定常数k: 对于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之比是一个常数,与电流、电压无关。不同的导体比值不同。 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k越大的导体电流越大。说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弱。1.为什么说常数k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2.常数 k反映了导体的什么性质?3.用常数k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方便吗?三、确定常数k:4.怎样改进才能方便地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1/k即用U/I比值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强弱比较方便。2、度量方式:4、矢量标量:标量3、决定因素: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1、引入目的: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5、单位换算:6、测量方法:伏安法等。比值法。测量式。R与U、I无关。Ω(SI) 1Ω=1V/A 1M Ω =103 kΩ =106 Ω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欧姆定律2、理论和实验依据:3、三种表述:1、研究内容:4、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等纯电阻导电。
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及含电动机、电解槽电器不适用欧姆最早通过实验证明。(1)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表述。(3)图像表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系。I-U图线U-I图线两个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I-U图像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
U-I图像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1.什么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2. 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两个图像的异同,并确定出在这两个图像中如何求电阻?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U-I图像和I-U图像都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导体A的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电阻在研究过程中保持不变;导体B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过原点的直线(割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电阻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变化。1.什么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1)线性元件与纯电阻元件是不同的概念.
(2)线性元件一定是纯电阻元件,而纯电阻元件不一定是线性元件(小灯泡是纯电阻,但它的伏案特性曲线是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
当反向电压很大时,二极管击穿,反向电流很大。
表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例1、 若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对欧姆定律理解的角度不同,求解的方法也不相同.
本题可以有三种解法:依题意和欧姆定律得: 解答一:所以 I0=1.0 A又因为 所以 I2= 2I0= 2.0 A 解答二:由得 I0=1.0 A又所以画出导体的I—U图像,如图所示,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I0.解答三:当U' =2U0时,电流为I2由图知 所以 I0=1.0 AI2=2I0=2.0 A 变式训练 某电压表的量程是0~15 V,一导体两端电压为1.6 V时,通过的电流为2 mA.现在给此导体通过20 mA电流时,能否用这个电压表去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答案:不能A组能力训练题11.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
B.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
C.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
D.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BA组能力训练题22.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
C.由R=U/I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与I成反比
D.对给定的电阻,比值U/I是一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D A组能力训练题33.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B的电流IA和IB的关系是 ( )
A.IA=2IB B. IA=IB
C.IA=IB/2 D. IA=IB/4 DA组能力训练题44.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3时,导体总的电流就减小0.6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将变为( )
A. 0.6A
B. 1.2A
C. 0.9A
D. 1.8A DA组能力训练题55.在一个电阻两端加1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40mA,当通过它的电流是1.8A时,它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5090A组能力训练题66.某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电阻为20Ω时,其电流为0.3A,电阻增加到30Ω时,其电路中的电流要减小______A,电路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0.16A组能力训练题77.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Ω,已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50mA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不能自主摆脱电源,试求安全电压。答:小于40VA组能力训练题83.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 )
C解: 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图像的斜率应越来越大。C正确。B组能力训练题11.一个电阻器,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加0.2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增加2mA,则该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答:适用条件:定值电阻。基本方程:国际单位制的应用B组能力训练题22.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在30 s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此电阻为多大?30 s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解:由题意知U=16 V,t=30 s,q=48 C,电阻中的电流 I=q/t=1.6 A据欧姆定律得n=q/e=3.0×1020个故此电阻为10Ω,30 s内有3.0×1020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B组能力训练题33、某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时,其电流为0.2A,当电压为2V时,其电流为0.3A,那么电压为1.5V时,则( )
A. 其电流一定为0.25A
B. 其电流一定大于0.225A而小于0.3A
C. 其电流一定大于0.2A而小于0.25A
D. 以上说法均不对5Ω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
PQ为U轴的垂线,PM为I 轴
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C 如图2-3-8 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
(1)电阻关系为R1∶R2为多少?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多少?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
(不为零)时,电流之比I1∶I2
为多少?图2-3-8【思路点拨】 首先利用I-U图象求出R1和R2,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之比和电流之比.【答案】 (1)3∶1 (2)3∶1 (3)1∶3变式训练2 如图2-3-9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R1>R2
B.R1C.R1、R2串联后作为一个新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Ⅰ区
D.R1、R2串联后作为一个新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Ⅱ区图2-3-9解析:选AC.斜率k表示电阻倒数,R1>R2,A正确;R1、R2串联后电阻值变大,因此在Ⅰ区,C正确. 2、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
A.1∶3 B.3∶1
C.1∶ D、 :1练习:3、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线,图中α=450,由此得出: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电阻R=0.5Ω
C、因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Ω
D、在R两端加6.0V电压后,
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
荷量是3.0 C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