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屈辱的历史《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救亡图存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戊戌变法——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制度)(器物)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民国初期的火柴盒展厅一 新旧冲突 1913年6月,袁世凯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孔学博大”,次年,又发“祭圣告令”,通告全国举行“祀孔典礼”,9月28日,孔子生日这一天,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率文武百官来到孔庙,朝拜孔子。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上教材54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一次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仍在中国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京版《历史》八上教材57页 思考: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谈一谈新文化运动前中国社会 "新旧冲突“的表现。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73页补充说明: 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
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自主学习—新文化运动概况《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时间:1915至1923年前期:1915至1919年后期:1919至1923年展厅二 新意盎然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搬到北京。北京大学蔡元培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辜鸿铭北大钟声展厅三 除旧布新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法则。 “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 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民主是叫人去投票,叫人知道对于政治有很大责任,然后自然养成一种政治人才。”
——陈独秀 《实行民治的基础》 思考: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要提倡 “民主”? “扶乩(一种迷信活动)的风气,遍于南北,鬼的字, 鬼的画, 鬼的文章,鬼的相片,无其不有。”
——陈独秀 《克林德碑》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胡适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要高扬 “科学”大旗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我从青年时期跟随老师学习以来,就喜欢读古人的著作。每次浏览文中的意思,对其起源发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经常探究其中的要点。至于分析文章言辞的精致巧妙的内含,分辨字句的细微差别 ,这正是我所缺乏的。 余束发就学时辄喜读古人书传每纵观大意于源流得失之故亦尝探其要领若乃析义理于精妙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此衷盖阙如也。 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报以外,看书, 看《新 青年》; 谈话,谈 《新 青年》; 思考, 也思考 《新 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周世钊 《湘江的怒吼》 l9l9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指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他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展厅四 万象更新 “《新青年》杂志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了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杨振声l9l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
l9l8年,他受 《新青年》影响,创办 《新潮》杂志。
l9l9年开始,他发表了短篇小说《渔家》、《贞女》、《磨面的老王》等,反映社会现实,描写民间疾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他后来致力于教育,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l9l9年,邓春兰上书北大校长蔡元培,她在信中称:妇女与男子应职业、政权一切平等,应以男女教育平等为基础,国立大学增设女生席。
——《春兰上蔡校长书》 北京大学于l920年2月开始招收女学生,邓春兰便是其中之一。至此,沿袭多年的 “男女有别”的封建戒律 “大学女禁”被打破了。当时,北京多家报刊报道并热烈称赞这是教育改革和妇女解放运动取得的重大胜利。(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一本激情洋溢的杂志,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春雷;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转动了思想解放的时代;
一所激情四射的学校,掀起了思想解放的争鸣;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载思想解放的史册。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燕园情》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器 物制 度文化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练习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2.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3.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BD4.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5.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6.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BAC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