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8 17: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时训练题1
一、选择题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在这个宣言的指引下由北京学生率先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3.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C )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
B.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C.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是( D )
A.该运动与以往的运动不同?
B.因为是由学生参与的运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D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6.《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三十日发无线电云,二十八日下午三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之邑云云,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 D )
A.日本同意了我国的主张
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会议作出了有利于中国的决议
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
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上述材料说明( D )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
B.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
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D.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8.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B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10.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B )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答:(1)工人阶级。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3)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仅《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救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答:(1)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北洋政府。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爱国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2)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二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答案:(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学生示威游行、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