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老人与海鸥 课件(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8 21: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老人与海鸥邓启耀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褪色、应声”等词语。学习目标1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及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海鸥:海鸥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体
长38~44厘米,翼展106~125厘米,体重300~500克,寿命24年。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
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
知识链接 会写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模mú:模具 装模作样
mó:模范 模凌两可旋xuán:凯旋 天旋地转
xuàn:旋风 打旋词语学习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造句:老人舍不得换下已褪色的衣服,却舍得花钱买食物喂海鸥。
应声:随着声音。
造句: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造句:走进大自然,你会看到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卷。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造句:他抑扬顿挫的演讲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
词语理解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造句:林中的鸟儿一点不怕人,竟歇落在我们脚边觅食。
瞻仰:恭敬地看。
造句: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守灵:守在灵床或灵位的旁边。
造句:海鸥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旋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文中指海鸥成群飞翔时形成了螺旋形。
造句:我们好不容易才从鸽群飞动的灰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近义词领地——(领土)  亲昵——(亲热) 
企盼——(盼望) 盘旋——(环绕) 
注视——(凝视)  情义——(情意、情谊)
有声有色——(绘声绘色) 反义词普通——(特殊)  生动——(呆板) 
吉祥——(凶险) 急速——(缓慢) 
有声有色——(索然寡味)
抑扬顿挫——(平铺直叙)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文章的中心。整体感知 课文描述了一位老人生前无私地爱着海鸥的感人故事,以及老人去世后,海鸥在他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的悲壮画面,表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如同亲人般的感情,赞颂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2)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真挚的爱。
第二部分(第14~18自然段):通过写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的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情意。
1.读第1~1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2段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课文解读 这是一个生活十分俭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段简洁的描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真诚地爱着海鸥的老人形象。
(2)从第4段中一个个朴实的名字里,可以感受到老人怎样的情感? 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
自己的儿女。 (3)怎样理解第7段中的“相同”“飞快闪过”? “相同”一词强调了海鸥的外形极其相似;“飞快闪过”写出了海鸥飞行速度极快,增加了辨认的难度。 (4)怎样理解第9段的内容? 本段在结构上照应第8段,说明老人唤来的两只海鸥正是“老沙”和“独脚”。“应声跃起”体现了老人所言非虚,人鸟之间的确默契。从边喂边聊天的情景中可见老人视海鸥如亲人一般,进一步表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 (5)第11段中引用了一句诗,试着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这句诗出自宋代俞桂的《七绝·过湖》,讲的是白鸥飞过给诗人带来吟诗的雅兴。文中老人引用这句诗,体现了他与海鸥相伴的
幸福、快乐——海鸥来,福
气来,表达了老人对海鸥的
关注与深爱。 (6)你从第12段老人的话语和眼神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惜我去不了”,这句简短的话表现了老人因不能与海鸥朝夕相处而心生遗憾。“企盼”的眼神,写出了老人希望能和海鸥永远在一起的心情。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再次表明老人
对海鸥真挚的爱。 2.读第14~18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15段中“意想不到的”是什么?从这“意想不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意想不到的”是“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一开始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喂食了,于是没等老人呼唤它们就“突然飞来”了;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了,于是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曾与它们亲密相处的老人和往常不一样了。从这“意想不到”中,我体会到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和感动的情意。 (2)你从第16段最后两句中读懂了什么? 把海鸥比作白翼天使,说明海鸥似乎也有着和人一样的情感。它们急速翻飞后,“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仿佛受着某种无声的指挥,动作一致,又是那么的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3)怎样理解第17段最后一句话? 句中的“白色旋涡”指成群盘旋飞翔的海鸥。当“我们”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的举动是那么让人吃惊,“大声鸣叫”“扑得那样近”写出海鸥舍不得老人离开,它们用这种方
式表达着自己的悲伤与眷
恋。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
3.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佳句积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双重否定句、比喻)(拟人) 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指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本文中“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一句,就用了几个连续的动作,展示了老人的动作之娴熟,形象地表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写法借鉴 运用动作描写时要注意:
(1)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
(2)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动作要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生动性指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是怎样做的。典型性则指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1.形容声音的词语。
抑扬顿挫  穿云裂石  
声情并茂 声如洪钟  
铿锵有力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响彻云霄  
珠圆玉润 余音绕梁  
人声鼎沸  余音袅袅
拓展延伸2.描写鸟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3.诗文诵习。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走进老人与海鸥的美好世界,我们也收获了一份久违的感动。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与大自然做朋友,珍爱生
命,热爱生活。课堂小结结构图示老人 与海鸥老人与海鸥相伴海鸥与老人吊唁美好情感
和谐共处喂食海鸥呼唤海鸥亲切说话翻飞盘旋无私的爱肃立鸣叫震撼的情白色旋涡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亲昵”是 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老人视海鸥为 ,表达了他对海鸥的 。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白色旋涡中脱了身来。
好不容易是 的意思反映了 。 当堂测试十分亲密儿女一片深情费了很大力气海鸥舍不得离开老人,对老人十分留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课后习题 2.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意想不到的事情”指“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盘旋翻飞”“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因为老人生前给予了海鸥无私的爱,他坚持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常常与海鸥亲切地说话,对海鸥如同“儿女”,所以海鸥也对老人产生了亲密、眷念、不舍之情。 从句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3.读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划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
(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从中可以体会到海鸥是那么舍不得老人离开,它们是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