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特色说明
6
说课流程
4
教学过程分析
2
教学背景分析
3
教学目标说明
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演讲词。我们学习演讲词时要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
二、教学背景分析
2、分析教材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的精品,同时又是一篇口语表达的杰作。作者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了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二、教学背景分析
60%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
20%有一定的基础和自学能力。
15%爱学无方法。
5%有惰性。
3.学情分析
二、教学背景分析
4.教学重点:
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及斗争精神。
二、教学背景分析
5.教学难点: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法:
1、朗读法
2、情感体验法
3、自学--互学--展学的方法学法:
1.圈点勾画法
2.朗读品味法
3.合作交流法
4.体验学习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确定依据]增大知识信息容量,使内容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技术准备: ppt课件
三、教学目标说明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引导学生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及斗争精神。
3、让学生通过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学 习 目 标
拓 展 作业
活 动 展 学
激 情 导 入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及斗争精神。
3、学会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有目标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
(用时1分钟)
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短片,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引入本课的学习(用时3分钟)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播放视频
活动一:倾听爱国心
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后,试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方式:
1.自学:独立完成
2.展学:个体展示
(3分钟后回答 )
设计意图:
1、引领学生认真朗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的能力。
2、实现目标一、二和教学重难点。
(用时6分钟)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活动二:品析爱国情
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思考, 从闻一多的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李公朴、昆明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分别是怎样的感情?
学习方式:
1.互学:同桌讨论
2.展学:个体展示
(5分钟后回答 )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达的情感。
2、解决教学重点,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二。
(用时10分钟)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活动三:赏析爱国语
闻一多先生强烈爱憎情感和坚决的斗争决心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
(提示:从词语的感彩、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语气语调、人称等角度思考。)
学习方式:
1.互学:小组讨论,圈点勾画批注
2.展学:个体展示
(5分钟后回答 )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2、实现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三。
(用时15分)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活动四:表达爱国言
模拟演讲(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加以模仿)
学习方式:
1.自学:独立完成
2.展学:个体展示
设计意图: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
(用时3分钟)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作业: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已经完成,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在当今形势下, 仍然出现了日本侵犯我国的领土—— ——钓鱼岛的事件, 身为炎黄子孙, 你能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仗义执言吗?
学习方式:
1.自学:独立完成
2.展学:个体展示
设计意图:
1、一是文道统一,二是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学以致用,领悟其精神内涵,学习其演讲特点。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爱 憎
最后一次讲演
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与环节
李公朴
昆明人民
国民党
反动派
设计意图:
板书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缩影,又突出了本课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精华所在。
1、本课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展评,从而让学生在朗读、听读、思读课文时抓住演讲稿的主要特征,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展学-互学的学习方法来品味语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再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学-互学-展学”的方法,来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情感,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品味演讲词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表达爱国言”这一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六、教学特色说明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