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四节自然灾害(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四节自然灾害(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19 16: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
A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 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C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D楼上广告怕被一阵大风刮落,正好砸到两辆汽车上。
评价园地

不是
不是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
3.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D
C
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C.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D. 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5.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C
A
合作探究提示图
南方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
地势第二阶梯
或(山区)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
至消失。
  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
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
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
合作探究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泥石流、滑坡
华北春旱严重: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人口众多,工农业集中,需水量大。
补充拓展
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受影响小。
冷空气源地
补充拓展
1、自然环境发生异变除了会产生自然灾害,还会不会有对人类活动有益的一面?(寒潮、台风、火山……)
2、人类活动是否会加重大自然灾害呢?(洪涝、雾霾…… )
3.准格尔旗出现过哪些自然灾害,如何预防这些自然灾害?(拓展延伸)
常考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分布及灾害预防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例1 2017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台风、洪涝 B.火山、地震
C.雾霾、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
例2 [日照中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D
A
例3 [滨州中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回答
(1)~(2)题。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
B.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2)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
B.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D.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A
第四节 自然灾害
A
例4 [济南中考] 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




例5“2015 年 8 月 30 日,秦岭山区天降暴雨,秦岭山脚下的小峪河突发山洪,把在小峪河河道上游玩的9名游客全部冲走。”为了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以下方法最不可取的是( )
A.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
B.突发山洪时,迅速跑到附近高地上
C.突发山洪时,迅速顺河道向下游跑
D.游玩时,提前收听当地天气预报
C
第四节 自然灾害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