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实验探究(一):现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
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氯化钠。详细实验方案如下:(同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取少量粗食盐放入烧杯中,慢慢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2、用漏斗、滤纸、铁架台、铁圈、烧杯等组装过滤装置。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过滤,若发现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直至澄清。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静置沉降。4、向3)中所得混合物的上层清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纳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5、向4)中所得混合物的上层清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
6、将5)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如稍过量的盐酸,不再产生气体,调节PH值为77、把6)中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再把蒸发皿放在高度适宜的铁圈上,加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颗粒暴溅,当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温将水分蒸干,得纯净的氯化钠。
1、分离: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达到几乎纯净的过程。
提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四原则、三必须:四原则:
一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二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三易分离(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三必须:
一是除杂试剂须过量
二是过量试剂须除尽
三是除杂途径须最佳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根据物质自身的性质可用物理的方法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离或提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铁架台 铁圈
玻璃棒 滤纸
漏斗 烧杯 一贴二低三接触;
必要时洗涤沉淀;过滤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1)原理: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的过程2)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铁圈、玻璃棒、 酒精灯3)注意:
a、蒸发皿中的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
b、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c、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根据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现有K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50g其中KCl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 在较高温度(如90 0C左右)的适量热水中,加入固体混合物,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静置、冷却,降低温度(如30 0C左右)析出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实验方案:实验探究(二):3、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1)过滤:一种难溶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2)蒸发:一种可溶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3)结晶:两种溶解度有明显差异的固体物质溶
于水中组成的溶液,为了提高分离的效果,还可
以进行重结晶巩固练习: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 ③加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2、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方法是( )
A KNO3和HCl B H2O和酒精
C 铁和铜 D 碳酸钙和氯化钠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