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9 12: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
A.斯大林模式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美国学者大卫·科兹在分析苏联解体说:“苏共上层精英中,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据此分析,大卫·科兹的主要观点是( )
A.资本主义模式优于社会主义模式 B.苏联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
C.苏共上层精英的思想蜕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导致了苏联解体
3.2016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的世界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区域集团化 D.生活方式多元化
4.张华同学喜欢通过整理大事年表学习历史知识。通过以下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欧共体成立
欧洲联盟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①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②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
③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④政治多极化局面已形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北约、华约对峙
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九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探讨有关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时,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
B.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它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C.作为“一超”的美国,不愿与“多强”进行合作,不需要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为所欲为
D.“一超多强”指美国及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7.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
8.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9.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 )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明多元化 D.技术信息化
10.“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1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20 世纪 50 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可见影响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的军事力量 B.国际形势的变化 C.国家经济实力 D.国家的自信
12.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相同点是( )
①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③合作与对抗并存 ④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有人评论冷战时期的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可见,他认为联合国( )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C.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D.促进了美苏两国的联合
14.2009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家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将终结,一个多级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
A.联合国地位的提高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国力衰退
15.某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图1 亚投行 图2 欧盟 图3 世界贸易组织
A.欧洲联盟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性金融机构
16.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一带一路”这一倡导能够赢得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是因为( )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7.截止2017年5月,加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已达77个,并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计划加入。这反映出( )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德国学者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单独)生存。这表明了( )
A.经济全球化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C.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D.抵制经济全球化才能拯救民族大企业的命运
19.2017年5月27日,目前世界围棋等级分最高棋手柯洁以0:3完败人工智能AlphaGo。这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说明( )
A.人工智能已战胜人类智力 B.科技正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C.人工智能可以控制人类 D.人类智力无法超越人工智能
20.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B.使大量的工人失业
C.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1.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三次科技革命
重要发明成果
主要发明国
第一次
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联动式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
英国、美国
第二次
发电机、内燃机、电灯、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德国、美国
第三次
火箭、导弹、海底光缆、深海探测器、激光武器、卫星、飞行器、空间实验室、高铁、新能源汽车、电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手机智能终端
美国、欧洲国家、 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
A.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 B.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C.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2.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生活
23.二战后,西欧对美国的态度不断变化;在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1973年,西欧不支持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2003年,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4.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已经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彻底结束
25.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演讲时说:“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的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从中最能体现的是( )
A.中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B.中美政治领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25分)。
26.(13分)世界历史上,大国关系错综复杂,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的不可避免。
—“修昔底德陷阱”的含义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合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的形成》
材料四:2017年11月8日至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京举行会晤。中美元首会谈为双边未来做出顶层设计,两国签署创纪录的经贸合作大单,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合作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和共识,……2018年4月4日,短短一天,中美双方围绕贸易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4日凌晨,美国政府根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对原产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当日下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样涉及美国对中国的500亿美元的出口额。
—摘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昔底德陷阱”在19世纪初20世纪末的欧洲得到印证的史实。(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萧条和危机”,“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合约”指的是什么?(2分)而美国是如何有效反应?(1分)
(3)材料三体现了当时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1分)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现今世界格局演变情况。(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突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关系变化的着力点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时期下应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2分)
27.(1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辞,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质交流外,带给原住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国,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效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洲联盟……自愿来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具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2)材料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1分)根据材料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一带一略”(英文: 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国内承担更多的贵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城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及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间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依据材料说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我国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分)
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力量!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2分)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5 DCADB 6—10 CCBBC 11—15 CCACB
16—20 ADCBA 21—25 CDDBD
[第12题分析]前两次世界格局分别在一战、二战后形成,而多极化趋势是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并未经过世界大战。故选C。
[第14题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经济中心的多极化。
二、综合题
26.(1)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崛起,为了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导致一战爆发。(2分)
(2)德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走上法西斯道路)(1分);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1分);格局:两极格局(1 分)。
(3)分析: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利益合作,也存在摩擦分歧。(2分)
(4)变化:合作共识到针锋相对。(2分)着力点:国家利益(1分)。
(5)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国应该增加互信,控制危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2分)
27.(1)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1点1分,共2分)
(2)欧元。(1分)原因: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的加深)。(2分)
(3)目的: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2分)措施: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1分)(1点1分,共2分)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世界大同,天下一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