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9 12: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下列属于这种“不同”的是( )
①出现了新的社会制度 ②出现了新的帝国
③出现了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出现了新的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2.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道了以下消息“八日伦敦电:俄国公报云: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据此判断当时报道的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作战状况 B.二月革命后俄国内部发生分裂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国各界对十月革命的反应
3.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据此判断当时的情境是( )
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夺取政权 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成立
③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把持政权 ④该记者对俄国革命基本持肯定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右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5.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农奴制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D.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6.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为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他公司也蜂拥而上。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 )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7.1921—1927年称为“退却的年代”,当时苏俄的经济退却包括( )
①取消余粮收集制 ②发展集体农庄,走计划经济模式
③恢复自由贸易 ④将中小企业租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世纪20年代早期,苏联进口了成千上万台拖拉机,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福特公司和国际收割机公司。就连斯大林也说:俄国革命加上美国的效率,这就是列宁主义的本质。据材料,这里“美国的效率”是( )
A.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B.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C.允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D.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
9.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
①先在大城市用暴力夺取政权 ②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是( )
①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正确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评价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
14.“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
A.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15.一位西方学者批评苏联的灭亡是“因为它内部组织的古怪器官已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了”。材料中的“古怪器官”指的是( )
A.苏维埃政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6.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是( )
①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 ②有严重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 ④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世纪印度兴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起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殖民政府的高压政策 B.一战中英国力量遭到消弱
C.世界各地反殖民斗争的影响 D.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
18.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19.右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
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20.从1925年至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1年,先后有25个国家将进口税率提高60%至100%。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法西斯上台执政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世界大战的爆发
21.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22.在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这些措施的特点是( )
A.通过立法干预经济 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全力发展重工业
2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24.有人说,“危机”是危难,也隐藏了机遇。因此,历史学家对于那场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曾这样评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既是一场大灾难,也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这里的“机遇”主要是指( )
A.各国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发展经济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与指导,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称霸世界
25.我国学者费孝通在《20世纪的危机与罗斯福》中写道:“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代价最小”是指(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B.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危机面前激励人民信心 D.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2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2分)简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请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2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27.(13分)马克思主义能与各民族的特点相融合,能与时俱进、与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正在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材料二:

图1 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 图2 199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材料三: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给各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启迪,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必将给科学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更加明媚的春天!
—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苏俄政府在“尝试”失败后,于1921年实行了哪一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政策的特点和意义。(3分)
(2)从图1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2分)
(3)图2中1992~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2分)
(4)“苏联模式”的特征如何?中国是怎样“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的?中国的成功探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5)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5 DCCCB 6—10 ACAAD 11—15 BCDBD
16—20 BABCC 21—25 BABCB
[第1题分析]一战摧毁了奥匈帝国,诞生了一些新国家,同时社会主义也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开创了新的现代模式,故①③④正确,一战后并未出现新的帝国,故②不正确。选D。
[第3题分析]②③易排除,从报道用词还是可以看出该记者对十月革命是持肯定态度的。
[第10、11题分析]注意区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不同概念。
[第12题分析]“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指的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根据这一时间判断,苏联当时正在进行一五二五计划建设。
[第15题分析]“古怪器官”是指斯大林模式,D正是它的特征。
[第25题分析]注意本题不能选A,题目问的是“代价最小”是指在没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渡过了经济危机,如果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那罗斯福新政不能称为“新政”,而是“革命”了,故“代价最小”。选B。
二、综合题
26.(1)变化: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得2分。)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得2分。)
(2)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2分)影响: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走出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避免法西斯上台,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得3分。)
(3)相同点: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答到其中1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不同社会制度对人类的进步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分。答到其中1点即可得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醒悟给分。)
27.(1)新经济政策;(1分)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1分)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分)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1分)
(3)持续增长;(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1分,符合题意即可)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社会主义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4分)
(5)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科学的理论需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