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
专家点评
本课的教学案例设计中,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老师就安排自主去保存网页文件,然后再通过打开不同的类型文件,让学生从中观察他们之间的区别。虽然可能在实际教学中比较费时,但是能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也才会更加牢固。
本文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学生掌握也很容易。但是本课案例通过特意设置一问题:介绍北京天坛公园。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上网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非常投入到这个练习中去,从而达到了熟悉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
从这个课例中我得到一点启示:虽然我们信息课是面对的是情感的计算机的知识与语言,学习练习的也是枯燥的操作步骤,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深挖教材,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人性化。
第十三课 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
【教材分析】本文编排了“网页保存实验”“网页中图片和部分文字的保存”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既掌握了保存网页的方法,同时又认识到保存为不同类型的文件的区别;再深入掌握网页中文字与图片内容的获取方法。此外课文告诉学生遇到特殊不能保存的加密网页,又应该如何处理的技巧。
反复审阅课文,发现在两个地方需要修改:(1)82页第11行“第四步,删除文件夹里的‘首页1’文件(或者将它改名)”我以为应该是“第四步,删除‘网页保存’文件夹里的‘首页1_files’文件夹(或者将它改名)”(2)83页“想一想,说一说”中的第2个问题中“必须依靠‘首页1’文件”也应该改成“必须依靠‘首页1_files’文件夹”。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保存网页,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保存的格式。初步认识到所保存的几种格式的异同。
2、使学生能够在上网的时候,把网页中的图片文字,根据自己需要保存下来。
3、使生能够针对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网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获取网页上所需要的图片与文字资源。
(二)情感价值观目标:
4、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领悟互联网的神奇魅力,体会到上网查询有益信息的快乐,抵制不良游戏对学生的诱惑。
5、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通过健康上网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网页中的图片通过“图片另存为”选项保存下来,把网页中的文字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保存在文档中。
教学难点:针对互联网上一些特殊处理的加密网页,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获取上面需要的图片与文字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网的时候是不是会发现网页上面有许多美丽的图片与优美动人的文字呢?那我们如何把它们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吗?
许多学生会想到运用学习过知识想到把网站收藏在“收藏夹”中。
一部学生或许已经了解到了如何复制文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从文中了解保存网页的步骤、所要保存的类型。
2、在学生读完第一部分后,老师出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示:
第一步:在D盘上新建一个名为“网页保存”的文件夹。
第二步:打开网站“中国旅游网”网址:www.51yala.com。
第三步:点击浏览器菜单栏“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选项,在“保存网页”对话框中查看“保存类型”将四种类型名称记下来。
第四步:将打开的网页分别以“网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文本文件”三种类型保存在“网页保存”文件夹中。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一步一步地出示探究提示,学生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操作)
3、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操作,教师相机指导。
4、先双击刚才保存的文件名,完成第一栏,然后修改“首页1_files”文件夹名称,再完成课文中的表格第二栏的填写。
5、通过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课件出示表格应该填写的结果。
6、引导学生完成“想一想,说一说”。
7、通过设置问题进行小结。如果需要保存这个网页,我们最好保存为哪种格式的呢?简单说说理由。
三、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完成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网页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源,下面我们一起尝试如何从网页中把图片和文字保存到电脑中。
1、教师示范打开网页
http://sichuan.51yala.com/Html/20061013152546-1.html将几幅美丽的风光图片保存在“网页保存”文件夹中。将文件名改成自己想要的名字。
2、打开本地电脑上的“网页保存”文件夹,预览刚才保存的图片。
3、演示如何选定、保存网页中的部分文字,边演示边归纳步骤:
第一步:选定想要的文字,右键点击复制。
第二步:打开word或者“记事本、写字板”,点击粘贴,再保存文件,注意修改保存文件的路途与名字,以便下次使用。
提示:如果直接使用word粘贴的时候,会发现粘贴的的文字格式仍然保留网页格式,不便于我们编辑。所以最好用选择性粘贴,粘贴成无格式文本。
4、设置问题来让学生练习图片与网页的保存
设置问题:请同学们在网上搜集资料,用图片与文字的形式来介绍北京天坛公园,并把它们整理成一篇文档用word来保存。
(1)学生开始从网页上寻找相关图片与文字介绍,并把它们保存在一个WORD文档中,
(2)学生汇报讨论搜索到的信息。
5、现在有些网站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图片与文字资源进行了加密处理,我们不能通过“另存为”或者“复制”来获取,遇到这样的网站又怎么办呢?
(1)、可以通过“另存为”文本文件方式。
(2)、还有就是截取屏幕上的画面的方法,按“Pr Scrn” 或者通过QQ聊天对话框上的截屏工具都可以。
四、教师总结。
师:今天处在一个互联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网络成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想获取网页上的资源,我们可以把整个网页保存下来,我们还可以只把需要的图片、文字保存下来为我所用。希望同学们经常使用这些方式到网页上去收集资料、学习知识。
五、课后拓展练习
1、完成课文后的“做一做”
2、课后搜集北京的旅游景点图片与文字介绍。
课件17张PPT。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 网页内容的获得和使用网页保存实验步骤打开网页实验打开D盘的“网页保存”文件夹打开网页实验打开网页实验打开网页实验打开网页实验结果把“首页1_files”文件夹改名字如果直接删除文件夹,会发现“首页1”文件也一块被删除了,因此我们随便改一个名字。再次打开网页实验再次打开网页实验再次打开网页实验打开网页实验结果对比想一想,说一说1、所保存的三个文件中,从图标看,是网页文件的有( ),是文本文件的有( )。2、你发现( )文件的启动必须依靠“首页1_files”文件夹;可以独立使用的文件是( )。“首页3”是在什么窗口中打开的?3、双击打开“首页1”文件和通过网址:“http://www.51yala.com打开这个网站,在地址栏中显示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道理?首页1、首页2首页3首页1首页2获取网页中的图片1、右键点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选项。2、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为文件命名。提示:选择好保存路径哟,不然保存后可
能找不图片在哪里!
获取网页中的文字1、选定需要的文字,点击右键进行复制。2、在word或者“写字板”粘贴和保存。提示:在word中粘贴从网页中复制的文字,最好用“选择性粘贴”成无格式文本哟。否则网页格式的文本不便于编辑。小窍门 遇到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网站,它的文字不能选定,在图片上点击右键也没有“图片另存为”选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整个网页保存为“文本格式”。再用word等文字编辑软件打开它,把不需要的文字删除就可以了,图片那就只能用截取屏幕的办法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