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练】第4章 代谢与平衡(4-5)

文档属性

名称 【习题精练】第4章 代谢与平衡(4-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0 15: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代谢与平衡(4-5)
一、选择题
1. 科学家建议不宜在早餐前空腹喝牛奶,其原因是空腹喝牛奶时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用于( )
A、氧化分解 B、合成新的蛋白质 C、合成新的葡萄糖 D、合成新的脂肪
2.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许多科学认知是人类经过长期观察与实验获得的,下列认知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人的体重变化是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共同的结果
B、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等量的蛋白质和糖类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比脂肪高的多
4. 2017年11月26日,中国?田园半程马拉松在松阳县举行,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了比赛。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
A、酒精和二氧化碳 B、乳酸 C、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和水
5. (2018·湖州)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能量
6.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
C.③的作用是滤过 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C、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D、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右心房、左心室
8.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右图为血液透析装置的原理图,利用透析膜的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使体内各种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则图中透析膜的功能相当于(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小体
9.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某些物质会发生变化。下列图像能合理表示这些物质的变化的是( )

10.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
B 、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
C 、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
D 、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11.(2018·金华)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12.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健康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的含量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C、血液流经脑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体内白细胞数量变化
13.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箭头表示其血流方向。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肾小球,则a为动脉
D.若X为心脏,则a为静脉
14.小科利用糯米、甜酒曲(主要成分是一种真菌:根霉)和水制作甜酒酿。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沥干蒸熟,冷却后加入甜酒曲拌匀,装入搪瓷碗加盖置于室温环境中,36小时后可制得甜酒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糯米制成甜酒酿属于物理变化 B.根霉用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
C.洗净蒸熟可以杀死糯米中的大部分杂菌 D.糯米中的淀粉在根霉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15. 右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二、填空题
16.(2018·绍兴)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___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选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17.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过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A 器官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C和B相比,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A、尿素 B、尿酸 C、红细胞 D、大分子蛋白质
18.(2018·衢州)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图所示。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__________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__________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物质,序号①②表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1)图中甲细胞表示血细胞中的_______细胞。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
(3)如果C表示葡萄糖,则其进入乙细胞后通过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需要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物质参与。
20.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主要是_______。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
(3)血液中甲细胞不能进入到肾小囊内,是由于肾小球的_______作用。
21.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七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而直
接进行过程②的物质有? ?  ;
(2)③过程是? ?  ;
(3)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
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 ?  分泌不足。
三、实验探究题
22.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甲乙两锥形瓶中各加入100ml温水,甲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瓶内只加入与甲瓶等量的蔗糖。然后将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瓶口,放在35℃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二:甲乙两锥形瓶中各加入100ml温水,甲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瓶内只加入与甲瓶等量的干酵母。然后将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瓶口,放在35℃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 。理由是 。
(2)预期合理方案的实验现象: 。

23.“温州青年”动漫发布会上,卡通版瓯柑被采纳为温州青年动漫形象,取名“瓯悦”;引喻“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的温州精神。
(1)用无毒防腐涂料经浸泡或涂抹瓯柑表面,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运用物质与能量的转换知识解释瓯柑用防腐涂料保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探究瓯柑更好的储存条件,实验中获得如下数据:

(+多少表示水果烂果率的高低,+号越多表示烂果率越高)
请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帮果农提出储存瓯柑最合理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

24.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条件。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一定量质量分数为2%的经灭菌处理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排尽装置中的氧气,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下表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

(1)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有利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温度约为     ℃,在该温度条件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验,发现有色液滴右移的速度会逐渐变慢,其原因主要是     。
(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四、简答题
25.检测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各成分含量,得到下表数据。
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水 90 99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03 2.00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A、B、C三种液体中属于尿液的是________液。
(2) A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而B液和C液中不含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在食用大量咸鱼后,其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6.如图甲表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相关的三种液体,乙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③④⑥表示结构,②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表中的X、Y、Z三种液体取自乙图中的不同部位,分析三种液体的成分含量,其中X液体取自乙图中 结构;
(2)下列有关尿液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的作用是滤过 B、⑤的作用是重吸收 C、⑥中流的液体是尿液
(3)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可能是乙图中的 结构病变。
27.(2018·湖州)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28.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2018年1月19日,俄罗斯特维尔地区,普京在严寒中进入冰水中沐浴,庆贺主显节。那他入水后是如何维持体温恒定的呢?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下列信息,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D B D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C D
二、填空题
16.(1)动脉 (2)大分子蛋白质
17.(1)吸收 (2)肺 (3)AB
18.(1)肾小球 (2)尿素或尿酸 (3)器官
19.(1)红 (2)小肠 (3)呼吸 B
20.(1)CO2 (2)小肠 (3)滤过
21. (1)水、无机盐、维生素 (2)肾小管的重吸收 (3)胰岛素
三、实验探究题
22.(1)方案一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变量是有无酵母
(2) 甲组气球体积膨胀变大,乙组气球体积无明显变化
23.(1)薄膜隔绝了空气,抑制了瓯柑的呼吸作用,减缓了有机物的消耗
(2)保持3℃的温度和85%的湿度
24.(1) 25 ℃   葡萄糖被不断的分解,导致葡萄糖溶液浓度逐渐减小
(2)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气体和能量,使瓶内压强增大
四、简答题
25.(1)C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增大
26.(1)④肾小囊 (2)AB (3)①肾小球
27.(1)因为心脏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2)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胞”)、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氧气含量减少、含氮废物减少
28.低温环境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给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使效应器工作,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
与此同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体呼吸、心跳加快,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血液运输氧气速度提高,为细胞提供了更多的氧气;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为细胞提供了更多的葡萄糖,在几种激素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运输到人的体细胞中,细胞呼吸作用加快,产热增加。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人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体温保持恒定。










a

X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